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抗战胜利前夕,毛主席做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五大战略布局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至此之后,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一致将枪口对向了日本侵略者。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中国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标志着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而在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之前,日本侵略者已经暴露出即将失败的迹象。

1945年6月,毛泽东预计日本的彻底投降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当然,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进军无疑加快了日本投降的进程。1945年8月10日,在日本正式投降之前,毛泽东根据当时的敌我形势,做出了以下五大战略布局:

一、制定由兵力分散向兵力集中的战略布局

自从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了有效打击日本侵略者,采取了兵力分散的方式。对此,毛泽东要求八路军和新四军改变过去的游击斗争状态,保持主力部队的集结统一,为内战发生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制定由制止内战向坚决反击内战的战略布局

在毛泽东看来,一旦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必然会打响内战的第一枪。为了避免内战的发生,毛主席要求各个地区的中共部队做好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心理准备。倘若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攻击的话,我们必须尽快武装群众,提升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紧接着,毛主席再一次强调,对于蒋介石的任何挑起内战行为,各个解放区必须寸土必争。

三、制定由分散占领向重点占领的战略布局

毛泽东指示华中中共军队应当夺取日伪的武装,及早占领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动好当地的群众。至于江南的新四军,同样是尽快进驻广大县城和农村地区。与此同时,毛主席还要求王震积极创建新的根据地,快速扩大共产党的武装力量。

四、制定由拒绝原地待命向迅速缴械日伪武装的战略布局

1935年8月10日,蒋介石妄图命令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而这无疑遭到了毛泽东、朱德等人的坚决反对。次日,中共中央命令各个解放区的军队通过武力来迫使日本侵略者投降。1945年8月15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直接命令日本军队停留在原地,等待中共军队来接受投降。

五、制定由配合苏军作战向东北直接进军的战略布局

在苏联正式对日本宣战的第二天,毛主席立即要求中共华北地区的军队向东北地区进军。1945年8月12日,毛泽东要求中共在东北的部队配合苏联军队的作战行动,并指示我东北军队立即开往东北。简而言之,正是因为毛主席的紧急部署,为东北地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自1945年8月10日到1945年8月15日,毛主席虽然没想到日本侵略者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就正式投降,但是,为了规划好整个中共部队的战略方向,为今后的解放战争打下良好基础。毛主席在这几天可以说是保持着夜以继日的工作状态,正是毛主席等中共领导的不眠不休,才帮助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共部队指明了战略方向。

文/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