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抗战大刀记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我国在事实上就已经开始了对日本的反侵略斗争。但由于当时的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家,而日本早早的就实现了工业化踏入世界列强行列。所以当时中国与日本存在在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武器上的差距,比如刺刀。
▲日俄战争中上刺刀冲击的日本步兵图画
现代刺刀看上去好像并不难造,所以会有很多人纳闷为什么二战时期中国的刺刀这么少呢?其实现代刺刀对国家工业是有要求的。首先就是材料,它需要很高的钢产量保证材料需求,还需要高品质的钢才能保证其质量。而因为刺刀身狭体长,如果质量得不到保证,其在对拼的时候很容易损坏。除了上述的钢材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机器操作了。因为刺刀是需要安装在枪口上的,所以刺刀卡环的制作就有很高的精度要求。人工打造的话,速度慢不说,还无法保证误差不超过0.3mm。所以只有采用机器操作流水线生产的模式,才能有效保证规模愈发庞大的近现代军队需求。
▲日军侵华宣传画中,抗战大刀、德式钢盔成为了中国军队的标志性装备
非常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只是一个农业国家。从清末到民国,中国的钢产量每年从没超过10万吨。最高的时候还是清末北洋时期的5万~7万吨,民国时期则下降到2、3万吨的可怜地步。再加上中国工业底子薄弱,全国也没几家机械化的兵工厂,因此导致了中国军事刺刀稀少的局面。
▲中国军人在养护大刀,从其腰部的弹匣可以看出他是当时中国军队的精锐——手枪队的成员
虽然底子薄,但火力贫弱的中国军队对肉搏型冷兵器需求更高。于是作为中国传统冷兵器的大刀就进入了国人视野。虽然从刀型上看,抗战大刀是从宋代的手刀、朴刀一脉相承而来,但这个时期的大刀普遍材料差、制作不规范。基本上拿一块铁找个乡下铁匠铺子就能打一把大刀出来,很多大刀甚至砍几下木头就会崩刃。所以虽说刀型继承传统,但要说质量还真比不上祖宗们。但也正是因为大刀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这种被外国人称为“中国宽剑”的劣质刀具才受到了当时混战一团的苦哈哈军阀们的青睐。之后甚至成为了很多杂牌部队的重要兵器,并被大量制造成为刺刀的替代品,装备于与日寇搏战的各条战线。这种被日本人称作“青龙刀”的抗战大刀和德制m35钢盔一起,也成为了二战中国军队的标志。
在与日军的对峙中,一名战士摆出蔑视敌人的姿势
笔者先来说说这砍刀型的大刀。
如前面所说,砍刀型的大刀其形制可以追溯到宋代的手刀和朴刀,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国内各部队之间所装备的大刀都不一样,或者刀身长短不一,或者刀柄和护手形式不同,质量也有高有低,很难一概而论。在此以最具代表性的29军大刀队所使用的大刀为代表进行说明。由于29军装备的大刀大部分都是在北平的兵工厂生产的,所以相比较其他部队使用的大刀更加规范和统一,质量也最好。
▲现存的砍刀型抗战大刀
这种大刀也是由刀身、刀柄、护手三大部分组成,全长在900mm上下,全重约1.6公斤。大刀刀身又分为刀尖、刀刃、刀背三部分,刀刃长595mm,刀面越往前越宽,属于前宽后窄,最宽处57mm,最窄处38mm;刀背长540mm,脊厚达到5~6mm的厚度。大刀的护手则是常见的中国传统形制的元宝形,材质分为铜、铁两种,护手高度约为90mm,一般厚12mm,宽25mm。大刀的刀柄长215mm,刀柄尾部链接的环首直径在76mm上下。
▲从刀柄可以看出抗战大刀是典型的“双手刀”
总的来看,砍刀型的大刀主要是以劈砍为主要作战手段,虽然刀尖也开刃翘起具有捅戳的作用,但刀头太宽是十分不利于击刺的。一般来说,大刀会在刀身靠近刀背的地方,挖出1~2条浅浅的血槽,以减重,并保证刀身的强度。还有一些大刀会在刀背上开锯齿,或者穿几个铁环,也就是俗称的“连环刀”或“大环刀”,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在战斗时刀背受到磕撞损坏。大刀的刀柄和刀身大多是一体打造的,刀柄多出来的一部分就锻成环首,也就是大刀的刀环。刀环除了可以防止大刀意外脱手,还可以系上红绸布增加美观。为了防止大刀在战斗时因为出汗或者沾染血液而打滑脱手,使用者一般都会在刀柄处用棉线或者麻布绳一圈一圈的缠绕牢固,有些还会一直缠绕到刀环。
▲现代工艺仿造的中国大刀
另外,大刀的护手除了传统型的固定在刀身上的元宝形护手,也有少部分腰刀式可分离的圆盘形护手,到后期又出现了一种反“s”形状的护手。这种护手比元宝形护手要大一些,可以更好地格挡对方顺着刀背削砍下来的攻击。
▲热河抗战中国军队使用的马刀形大刀
不过,抗战大刀其实形制也不统一,并非都是现在人们印象里的大砍刀类型,还有数量不少的细长刀身的马刀型的大刀。马刀型的大刀从刀型上看,更像明代的骑兵用腰刀,刀身细长略微弯曲,刀尖锋利即利于刺杀也利于砍削,大多数长度在1米左右,功用上要比砍刀型大刀更好一些。
▲29军将士在演示大刀术
抗战时期国内各种大刀的制作材料来源不一,制造工艺全凭打造者手艺,既不统一也不规范。甚至大多数民间制作者都是按照打菜刀的手艺来打造大刀。他们主要用熟铁打成刀身然后在刃口处镶嵌钢条,但钢刃在长时间使用磨损后,熟铁刀身也无法保持功用,往往就废弃了。在行军的时候,由于大刀体型宽大所以无法斜跨在腰上,少部分人会使用皮质刀鞘,刀鞘上配有皮带,这样就可以像步枪一样挎在身上。但大多数中国军人是没有钱给自己的大刀办一个皮质刀鞘的,所以往往会用麻绳一头系在刀头上的圆孔内,一头系在刀柄或刀环上,这样可以挂在身上继续行军。这种携带方法虽然简陋,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手持大刀的中国军人,从其装束上来看,同样为“手枪队”精锐
总之,当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机械落后,全国也没几家现代化的钢铁、机械厂家,杯水是救不了烈火的。所以虽然当时的大刀质量很尴尬,既比不上几百年前的古人,更比不上现代,但只要价格低廉、能够砍人就行了,这也算是身为工业弱国的无奈之举吧。
▲不幸落入日寇手中的抗战大刀
抗战大刀一战成名应该是在1933年3月9日开始的,西北军第29军为抵抗日军而进行的长城抗战。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以大刀敢死队进行的所谓”喜峰口大捷”。
▲大刀成为了抗战期间国人的一种精神象征
1933年3月9号,日军进攻喜峰口。当时驻扎在遵化的29军宋哲元部接到战报后迅速带领部队前往长城救援,并成功与守军会合进行抵抗。但由于当时西北军属于被国民党政府收编的杂牌军,因此在武器装备的配给上多有不公,乃至于长城抗战时29军将士“有兵无枪,有枪无弹”,“只有大刀一把,手榴弹六枚”,武器装备相当低劣。但是在这种情况下,29军将士依然凭借着爱国赤诚与日军殊死搏斗,拉锯战进行两日,但毕竟劣势太大而伤亡惨重。
▲影视作品中手持大刀的八路军战士
在这种情况下29军决定速战速决,109旅旅长赵登禹亲自挑选了500名官兵作为大刀敢死队。11日夜,他自己亲自率领这支敢死队趁着夜色从日军两翼直插进入敌后营地,袭击日军的炮兵与辎重部队。结果在接敌运动中就被敌哨兵发觉了,双方陷入混战。中日两军便开始了正面的短兵相接,肉搏十余次。日军的机枪和刺刀对大刀队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大刀队边打边撤至12日下午2时战斗结束撤回,我军500名大刀队员只有三十余人生还,可谓悲壮之至。
▲抗战大刀中的另类——长柄大刀
至于此次大刀奇袭的战果,因为抗战宣传的需要,从杀伤几百日寇宣传到了到上千,最后传成了砍死了三千日寇。其实当时喜峰口的日军为27联队第一大队的松尾野先遣队和28联队第二大队的米山先遣队。即使这两个大队全灭,也凑不齐3000。而即使杀伤几百日寇,以当时的兵力对比,奇袭的大刀队也不至于要撤出战斗。根据日军的记载,12日夜袭,日军乘马讨伐队阵亡军曹一人,一等兵两人,负伤十余人,山炮中队阵亡11人,负伤17人。
▲29军所使用的大刀的形制与说明
虽然这次喜峰口夜袭远远算不上大捷,但西北军作为杂牌军,在士兵素质、武器装备都处在极大劣势的情况下,仍凭借着爱国热枕与日寇浴血奋战的爱国热情仍是不可磨灭的。虽然之后长城抗战仍然失败,长城沿线失守中日签订《塘沽协议》,但29军大刀队的顽强作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当时正在上海的孙默心就以29军大刀队为启发创作出了经典抗战音乐作品《大刀进行曲》,使“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响彻中华大地。
▲影视作品中,八路军战士用大刀斩杀日本侵略者
自此之后,大刀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寇的象征,除了在军中装备数量依然庞大外,从文学作品到民间宣传,大刀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物件,并一步步被推上了神坛。每次有大学生或爱国人士到军营慰问时军队表演大刀术也成了默认的固定节目,让人们感觉到有大刀在日军就不可怕,逐渐成为心理依托。而进入新中国后大刀虽然不在装备军队,但它的形象一直出现在影视作品当中,像这些年大火的《亮剑》,李云龙手拿大刀跟日军军官比拼剑道;再比如连奕名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大刀》,中日两军组建小部队进行纯冷兵器对抗,大刀在剧中已然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武器,使得现在人们一提起抗战,就会想起大刀。
总之,抗战大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脱离的武器的范畴,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不屈象征,由武器到象征,不知是大刀的幸运还是不幸。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王龙润。任何媒体或者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铸剑师老郑的私人号:lqzjsz ☜长按左边字母复制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lbqyjs ☜长按左边字母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