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他是为中国海军而生的美国人,为什么临死都心系中国?

早在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中国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各朝各代的历史变迁,但唯一不变的是中华民族强悍的地位。我们拥有悠远绵长的文化、人文风情各异的习俗、以及幅员辽阔的大好山河。但是随着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封建闭塞的环境中将近一百年,直接拉开了我们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距离。落后就要挨打,所以即便是泱泱大国的清王朝,在面对日本这一个小小岛国的海战中,也输的一败涂地。

在甲午中日战争之中,作为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北洋水师,自然成为了主力军。而这北洋水师,就与我们今天说到的主人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就是美国人菲里奥·诺顿·马吉芬。虽然随着1840年英国的炮轰将中国的大门打开了,但是当时的清王朝对于这些洋人还是没什么好感的。不过当时还是涌现了一批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积极学习西方文化,就连北洋水师也是那时候建立的。所以马吉芬当时就在李鸿章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教书。

甲午战争时中日双方激烈的海战

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的马吉芬,是一位十分博学的海军。在他教学的那几年中,他是唯一能同时教授船舶驾驶和枪炮使用的人,并且他还负责了领航和航海天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传授。但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由他教过的那些中国海军们也终于要直面敌人的炮火了。马吉芬当时作为“镇远”号的大副,也参与了这场战争。正因如此,他也亲眼看到了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全过程。虽然他侥幸逃过一劫,但他却也全身不同程度的受伤,被送回美国医治。但是当时美国民众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认识是片面的,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大国怎么可能打不过日本这一介小国,肯定是大部分中国海军都临阵脱逃了。面对美国舆论的这番理解,马吉芬表达了强烈的反对,他亲眼看到了中国海军们与敌人的奋死拼搏,他们才不是临阵脱逃的懦夫。但是一个人的言论是脆弱的,况且还是一个重伤的病人。

身受重伤的马吉芬

虽然后来马吉芬也曾尝试过四处奔波为北洋水师正名,但最后效果甚微。最后,他在丁汝昌刘公岛自杀的2周年纪念日愤恨自杀。而就在他下葬时,都身穿北洋水师的军服,身披双旗,而黄龙旗是在美国旗的上面。这个为了中国海军而生的男人,临死都还惦记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