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冒名参考进黄埔一期的抗日名将,解放后毛主席亲设家宴招待他

孙立人,廖耀湘,范汉杰等抗日名将皆是他手下,他是从1933年 就开始长城抗战的最早的中央军指挥官之一。在长达十三年的抗日战场上,歼敌无数,名扬海内外,但却无一次受伤 ,堪称奇迹!

他也是黄埔军校史上绝无仅有的冒名顶替生。他就是郑洞国,国军陆军中将,与日寇作战半辈子的民族英雄。
郑洞国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一个拥有30亩地,10多间房,五个兄弟姐妹的地主家里,排行老幺。童年生活富足,但家道中落,读中学时连换季衣服也没有,生活艰苦,却拥有一颗报国心。五四运动时,在石门参与抵制日货。此后,决心从军,以武救国。
郑洞国和王尔琢,贺声洋,黄鳌是同乡兼小学同学,当听说他崇敬已久的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开办黄埔军校后,便去约王尔琢与其同去。但不巧的是王已先走,急切之下,借了60块大洋,追到了广州,找到了王尔琢和也投考黄埔的贺声洋,黄鳌。更不巧的是,报名及第一次考试已过,他无缘再考。见其他三人在第一次考试中已被录取,他却连名都报不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无巧不成书,黄鳌怕一次考不上,就报了两次名,结果一考便中。留下了一个空名。于是郑洞国就以黄鳌的名字参考,顶了这个名,也考上了。还分在了同一个班,一点黄鳌,两人就同时出列,搞得他很不安。后去找校方把名给改了,校方也没再追究。这样,他就成了黄埔一期生了。

1926年北伐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八团第一营营长。由于剿灭军阀的战斗中英勇作战,战功卓著,年仅24岁即升任第1军第3师8团团长。由于北伐的胜利进军,引起了英国的紧张,英军炮轰南京下关和栖霞山,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下关惨案,适逢郑部驻守栖霞山,他下令炮兵,坚决还击,决不退让。中原大战结束后,军阀混战暂告结束,郑洞国调任第21师独立旅旅长,后又任第4旅旅长,驻防洛阳。
九一八之后,已占据东北三省的日军徐图华北,进攻长城各口,长城抗战由此开始。蒋介石下令抽调中央军第2,25,83师组成第17军开赴长城古北口对日作战。郑洞国4旅坚守南天门,与日军西义一师团死战。在奉命撤往后方休整的行军途中突闻83师阵地被突破,师长刘戡因此自杀未遂。郑立马赶回前线,向敌反扑,身先士卒,提枪上阵,硬生生把日军赶出了阵地。1935年任第2师师长,次年便获授陆军少将。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率先率第2师参加保定会战,坚守漕河,予敌重创。在军长关麟征撒退后陷入日骑兵包围,仍然与敌血战一昼夜。后得裴会昌47师冒死相救,杀出重围。在退出保定后,率部到林县,出敌不意,派突击队乔装日军,袭击日军安阳机场。其顽强作风如此,堪称一时。
在1938年奉命赶赴徐州参与徐州会战。在日军已攻下滕县,敌人扑向枣庄时,立即改变作战计划,灵活指挥,攻占运河北岸,与敌隔河交战,下炮兵营十二门炮阵列齐射,打得日军屁滚尿留,放弃渡河,转攻台儿庄。之后又与第二集团军主力一起,在杨楼,底阁一线击溃日军板本支队4000余人。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台儿庄大捷后又在峄县城外大刘庄一线与敌鏖战20余日,阵地从未失守,直至奉命撤退。后因与关麟征在人事任免上产生矛盾,坚辞第52军副军长之职,离开部队回长沙。
同年,应杜聿明邀请出任由抗战伤愈的官兵组成的荣誉第1师师长,并很快整顿理顺了这支部队,训练成了一支令敌闻风丧胆的抗日劲旅。次年率该师担任昆仑关战役主攻,并在友军支援下一举拿下昆仑关。战后,第一师先扩编为11军,后改为第8军,郑洞国出任军长,在枣宜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凭借其高超的指挥艺术,从未失手,沉重打击了敌人。
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率部与日军拥有“丛林之王"的第18师团激战于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及密支那,并取得胜利,打通了滇缅路。次年,升任驻印军副总指挥(总指挥由美国人史迪威担任),在新六军奉调回国的情况下,指挥新一军收复缅甸和滇西,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于1945年2月晋升陆军中将。
回国后受昆明各界欢迎,冯玉祥亲率各界迎接,蒋介石,何应钦设宴招待,并授青天白曰勋章。参与冈村宁次的投降签字仪式。
解放战争爆发后,出任东北保安副司令,代理总司令,其灵活与精湛的指挥使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吃了不少苦头,不得不放弃四平等大量解放区。后陈诚入主东北后,架空了他的权力,东北国军随即陷入被功,林彪转入反攻。在1948年9月开始的辽沈战役中,郑奉命守长春。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其下60军曾泽生起义,新七军投降,直属队也挟持他放下了武器,成了我军俘虏。
解放后,毛泽东主席亲自设家宴招待他,并赞扬他的抗日功绩。郑洞国将军后来担任黄埔同学会副会长,为两岸统一不断努力。

在1991年88岁高龄去世,成为海峡两岸都为其开追悼会的两个人之一。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威老师讲历史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