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在解放战争中,他跟粟裕并驾齐驱,却未授军衔

提起第三野战军,人们都会脱口而出陈毅、粟裕的名字,接下来还会提起许世友、叶飞、张爱萍、韦国清、宋时轮、王建安、陶勇等等名将,但对“谭震林”的名字却比较陌生。

实际上,谭震林在三野的地位仅次于陈毅,跟粟裕并驾齐驱,更在许世友等名将之上。因为三野的司令与政委都是陈毅一人兼任,副司令为粟裕,副政委则是谭震林。

淮海战役时,三野与二野联手克敌,设立了“总前委”,由谭震林与陈毅、粟裕、刘伯承、邓小平五人组成,足见其地位之高。

(图:淮海战役总前委,最右边为谭震林)

1955年授衔时,以谭震林的资历与功勋,授予大将绰绰有余。但因为谭震林建国后就离开了军队,转到地方,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按照毛主席的提议,离开军队的一律不授军衔,因此谭震林与大将军衔失之交臂。

谭震林生得一副朴实憨厚的相貌,但批评起人来,却从不留情面,往往让人下不来台。

有一次,谭震林下基层开会。参加会议的干部发言时,都是拿着稿子念,有的还念得很不通顺,磕磕绊绊的,谭震林越听越窝火,到一个干部念稿的时候,终于受不了了,大声问:“你的稿子是你写的吗?”

那个干部说,是秘书写的。谭震林又问:“那今天是你发言,还是秘书发言?”那人不敢说话了。

谭震林又从兜里掏出来几张纸,说:“我的稿子就是我自己写的,只要是我要说的,就从来不用秘书代笔!现在的官真是越当越懒,连讲话稿都让秘书代笔,群众要你们这样的官还有什么用!”

谭震林越说越生气,最后一拍桌子,说:“散会!明天要是谁还敢不自己写,我让他好看!”

还有一次,谭震林工作过的老区来了几个人看望他,给他带了一桶油和一袋米。临走时,谭震林指着油和米,问:“这些东西是你们用自己的钱买的吗?”

几个人说:“这是老区人民的一点心意。”

谭震林说:“不是我批评你们,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这不是老区人民的心意,这是他们的血汗啊!”

几个人都有点难为情,谭震林又接着说:“如果是你们自己买的,那我接受,可你们这是拿国家的东西来当人情,还算什么共产党员?把我谭震林当成什么了?”

就这样,谭震林硬是逼着他们把油和米拿了回去。

因为谭震林爱批评人,所以很多人都怕他,连他的夫人都劝他:“你能不能脾气小点,别管那么多闲事?”

谭震林说:“怎么是闲事?该管的,就是要管。这种事情,只要别叫我碰上,碰上了就别怪我不客气!”

不过,还是他的老领导陈毅了解他,说:“他若朝你发脾气,你可能受不了。可是一转身呢,他又在说你的好处了。”想想陈老总也真是不简单,左有粟裕,右有谭震林,都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拗脾气,也只有长袖善舞的陈老总能管得了他们。

正如陈老总说的,谭震林虽然爱批评人,但从来不是出于私心,批评完了也从来不会记仇,反而对下属非常包容。

淮海战役时,有一次谭震林主持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有什么困难。

这时,卫生部长李蓝炎站了起来,说:“你们有些领导同志,只会说有问题找卫生部。可你们帮我们解决了多少问题呢?好像我们是孙悟空,摇身一变,就能变出多少药品,变出多少医疗器械,变出多少人力物力……”

李蓝炎可能是憋得太久了,越说越激动,“听说马上就要打大仗了,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到底谁给解决?我把丑话说在前面,出了问题,是你们领导的,不要来找我们卫生部!……”李蓝炎足足说了有一个钟头,可能是说得嘴有点干,就出去喝水去了。

当时,因条件所限,医疗物资奇缺,这谁都知道,而且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得了的。因此,当李蓝炎出去后,有位领导对谭震林说:“这个李蓝炎真不像话,实际情况他也都清楚,还在这发牢骚,您别介意。”

谭震林笑道:“发发牢骚有什么?这个李蓝炎确实也是有困难,肚子里有气,你让他跟谁发去?跟下面的同志发,肯定会让同志们有情绪,工作更不好干。现在他朝着我们发出来,心里就好受了。”

这就是谭震林的度量。他曾说过:“对来自上头的批评,你要敢揽起来;对来自下级的批评,你要能听下去,要当下级干部的‘出气筒’。”这样的领导,才是合格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