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靠百万小推车推出来的,那么辽沈战役是靠什么?
淮海战役结束后,陈老总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这话确实不假。众所周知,打仗离不开后勤,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你就算再能打,又能支撑几天?
那么,在淮海战役中,帮华东野战军推“小推车”的人民群众有多少呢?
(图: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
据统计,华东军区共动员了543万民工,大小车辆88.1万辆,挑子30.5万副,共向前线运送弹药1460万斤,粮食9.6亿斤,并向后方转运伤员11万余人。到了战役第三阶段,支前民工与参战兵力的比例达到了9:1,远远超过了战役初期预计的3:1。
因此可以说,正是这543万民工的小推车,才推出了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那么,在两个月前进行的辽沈战役中,却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样壮观的场面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日本人的功劳。
先别急着反驳,咱慢慢道来。
在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出动的兵力达70万,不比淮海战役出动的兵力少,那么,辽沈战役的后勤是靠什么来解决的呢?
当时,东北野战军跟华东野战军相比,多了一个特殊的纵队——铁道纵队。到辽沈战役打响前,这个纵队的兵力达17104人,下辖四个支队。
(图:东北野战军的铁道纵队)
这个纵队是干什么的呢?当然是修铁路。在辽沈战役中,铁道纵队有一句同样豪情万丈的口号,叫“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正是因为有了铁道纵队,有了更加便利、运输能力更加强大的铁路,辽沈战役才能保证那么庞大的战争所需要的后勤。
因此,辽沈战役之所以没有出现百万民工推小车的壮观景象,并不是因为不需要后勤,而是因为他们有更加强大的运输工具。
下面,就开始谈到日本人了。
首先,我们对日本人的侵略肯定是谴责、痛恨,这不需要怀疑,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14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在我国东北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工作,在二战后期,日本遭到美国狂轰滥炸后,甚至还想过要搬到东北来复国。
据当时的资料统计,在1943年时,东北地区生产了占全国49.4%的煤,87.7%的生铁,93%的钢材,93.3%的电,69%的硫酸,60%的苏打灰,66%的水泥,95%的机械……
到1945年,东北地区的工业规模已经超过了日本本土,雄踞亚洲第一。1945年时,全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东北地区占了85%,台湾占10%,其余地区包括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总共只占5%。
(图:民国时期的哈尔滨是远东第二大城市)
尤其是交通设施,据资料显示,在1943年的时候,东北地区的公路总里程为60000公里,铁路总里程为11479公里。如果对这个数字没感觉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比较:1949年时,中国的公路总里程为80000公里,铁路总里程为22000公里,请注意,这两个数字都包含了东北。
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会把东北地区作为必争之地!
有了如此丰富的资源,和如此便利的交通条件,辽沈战役自然不需要再动员那么多的民工来推小推车。而铁道纵队的成立,也正是建立在这些已有的铁路之上的。
当然,日本人在东北的这些成就,实际上都是东北的人民用血汗打造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似乎也没必要去感谢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