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皇帝也是冤大头:他打败了日本的倾国进攻却被评价为又懒又贪

文/红枫未名

清朝虽然结束了上百年,但由于他是最近的封建王朝,因此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还是最深的,其中一个影响,就是我们对明朝的印象。很多传统史书上对明朝的印象,今天不断的在新的研究前被推翻,比如对明朝皇帝的看法。今天就和传统时代有很大不同。

今天要讲的是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这位皇帝呢,党政时间最长,45年,处在明朝的鼎盛时期,他的任上,发生了不少大事,比如张居正的改革,和三次大型战争,但后世,却有人说,明朝的灭亡,开始于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远的就不说了,咱们说近的。

金庸小说可以说家喻户晓,但其实金庸在写《碧血剑》时,也在书后附录了一本《袁崇焕评传》,影响甚远,里面批评要为明朝灭亡负责的第一个皇帝,就是万历。

他批评了什么呢?

一,批评万历皇帝“不可思议的贪婪”

还说他这性格是出于母系的遗传。他母亲是一个小农的女儿。

比如他说:“神宗所加的税不收入国库,而是收入自己的“内帑”。他加紧征收商税,那是本来有的,除了书籍与农具免税之外,一切商品交易都收税百分之三。他另外又发明了一种“矿税”......天下骚动,激起了数不尽的民变......单在万历二十七年的五天之内,就搜括了矿税商税二百万两。这还是缴入皇帝内库的数目,太监和随从吞没的钱财,又比这数字大得多。据当时吏部尚书李戴的估计,缴入内库的只十分之一、太监克扣的是十分之二、随从瓜分的是十分之三、流氓棍徒乘机向良民勒索的是十分之四。”

二,批评万历皇帝“不可思议的懒惰”

万历四十二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中,现在只剩下一部有尚书了,全国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神宗除了专心搜括之外,对其他政务始终是绝对的置之度外。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御史翟凤羽中的奏章中说:皇上不见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

大多数读者看到这里,不禁会冷笑一声“这样的皇帝,真是奇葩!”

可历史真是这样吗?确实,大多数文人士大夫对万历皇帝的主流看法就是如此,又懒又贪,而他们的意见又影响了后世史学的意见,所以金庸这么写并非个体现象,很多传统史学家都这么看。

但现代历史学家,讲的是客观和全面看待历史,不光要看当时文人官员说的话,还得看平民百姓的的,不同时代的说法,还有当时外国人的评价等等, 最重要的,还有数据和证据。

第一个问题,万历时代真的是在皇帝的搜刮下民不聊生么?

还好我们有当时亲身经历者留下的证言,万历之后几十年的清朝,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中,不少当时的人留下的诗文和作品里,不约而同的怀念那个据说很糟糕的万历年间。

比如他们说:

“神宗在位多丰岁,斗粟文钱物不贵。门少催科人昼眠,四十八载人如醉”

“忆昔神宗静穆年,四十八载唯高眠。风雨耕甿歌帝力,边廷远近绝烽烟。”

“余生曾作太平民,及见神宗全盛治。城内连云百万家,临流争僦笙歌次。”

以上都是不同文人在清初时写的诗文,他们在“康乾盛世"里居然怀念“暗无天日的明朝万历”。这说明了什么?

事实是怎么回事呢。

明朝是个严重依赖农业税的国家,开国之初,经济不发达,于是商税定得很低,而我们知道,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之前,田地亩产是很难提高的,这样就造成一个现象,明朝财政的弹性很小。

平时还好过,但一旦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或者战争,国家光靠农业税收,钱是不够用的。

而明朝万历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事件。在朝鲜,宁夏,西南的播州,明朝军队展开了三场战争,耗资千万。

这时候怎么办,皇帝不差饿兵啊,这个筹饷的责任,就落到士大夫和皇帝肩膀上了。

可这个时代的士大夫文官们,已经不是传统里的“耕读传家”那么单纯了。

文官们十年寒窗读出来需要很大的费用,背后都是一个个大家族,这些家族都参与了当时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其中有些雇佣了大量的工人,没错,这就是我们历史教科书里讲述的“明朝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传统是对这些工商矿业收很低的税,当然万历想到在这方面加税,于是这些利益集团不满了。

朝廷的士大夫文官们,不管个人品行如何,他们必然要站在自己的家族和亲友角度说话,为他们少交税而呐喊,反对任何加税增加负担的政策。

他们会让皇帝自己节约宫廷开支,裁剪用度,从牙缝里抠出银子来应付财政压力,或者在农业税上提高征收力度(反正他们有很多方法避税),在底层农民那里榨取更多的铜钱。

于是他们发动民变,搞罢工,罢市,直接围攻皇帝派下来的太监税官,然后事后把这些打死太监的人称为英雄,而当地文官们往往纵容默许......总之现代社会上很常见的示威游行,围攻议会等举动,在明朝早已经发生!

另外,金庸说这些钱收起来,没有进国家财政而是进了皇帝的私人腰包“内帑”,这确实是真的,但这笔钱真的就是给皇帝用于私人用途吗?

其实万历收上来归到内帑的这些私房钱,最后相当部分还是拨给了国库,诸如重修三大殿,当三大征军费,以及赈灾。这延续下来几乎都成了朝臣的习惯,国库不够了,就是请旨找皇帝要钱。到最后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在崇祯的内帑都没搜出几万,倒是在群臣府里刮出7000万两白银。

万历三大征也是万历皇帝不断挨着骂从工商业发展里加税收来的上千万两白银支持下来的。可以说如果没有矿税和商税,明朝可能在万历时代就已经亡国了,证据就是,在崇祯年间,这些税收确实如同东林党要求的取消了,东林党一片欢呼,把崇祯皇帝一度捧为圣人,然后18年后,明朝灭亡,然后东林党来个态度大转弯,又说是崇祯性格急躁造成的明朝灭亡。

第二,至于金庸指责的 说万历皇帝懒,几十年不上班的问题,则更好解释,

“怠政”事实上是万历不上朝而不是不工作,但是他认为该办的事情还是照办。“万历三大征”,全部在他不上朝(怠政)之后开打,还全部打赢了。并不是所有的奏章他都不批,很多言官的奏章他认为是打嘴巴官司,批不批都没什么用,于是干脆不理。甚至很多次言官骂得太恶毒,他也忍了,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一回嘴,马上过来的是十倍的奏章,这群言官,就是靠嘴巴吃饭的。

至于由于万历不批准,天下的知县地方官缺员严重,也是夸大其次,因为明朝的官员任免是相当体制化,并不是皇帝说了算,除了高级官员需要经大臣推荐皇帝任用以外,

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廷推或皇帝特旨任命,侍郎以下及祭酒,吏部尚书会同三品以上官廷推,外官则总督、巡抚廷推。

也就是说,任命下级的地方官,根本不需要皇帝参与,把官位空缺的责任推到皇帝身上,根本就是胡说。

其实明亡于万历,这种说法流传,也不能完全靠金庸,因为金庸所根据的,主要是那部和他自己家族联系很深的《明史》,而明史反映的,则和教科书一样反映的主要是清朝官方的态度!

比如嘉庆皇帝也说过类似的话。

“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万历之怠惰。”

因此作者最后得出结论,对明朝万历,乃至明朝的污蔑抹黑,最主要的来自

1,文官利益集团。

2,清朝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