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嫌弃上海向清政府抱怨,道光的做法让英国人无奈
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下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朝开放福州、上海、厦门、广州、宁波五个口岸以供中英之间通商贸易,英国人有权利进入上述五大城市经商居住。鸦片战争之前,洋人是不被允许进入城内的,只能在郊外居住。在这一点上,西方列强与清政府常常闹得不可开交。
《南京条约》实际落实情况是,五大通商口岸,除了上海英国人可以顺利进城外,其他四城均或多或少的遭受了抵制,特别是在广州,两广总督耆英为了不让英国人进城,采取了不同意也不拒绝的拖延政策,开放已经过去两年时间,公文来来往往几十次,英国人还是没能进入广州城。因为条约是中英文双份,英国战胜后,拟了条约内容,自己保留英文条约,又翻译了中文给清政府。因为这是双方都认可的条约,耆英不懂英文,但英国谈判人员懂得汉语,所以双方一直就条约中注明的“港口”和“城邑”两个汉语词汇掰扯。关键就在于对港口这个词汇的理解不同。
清政府认为,港口和城市是分离的,港口处在城外,为了方便中外人员管理,只开放这个权限,想进城对不起,不答应。实际上这也是清政府想保留自己最后的一丝颜面,形式大于内容。但外国人认为,虽然名义上是港口,但港口不局限于码头,而是包含整座城市。既然要开放,就全部开放。一直在城市外围如何进行经济渗透,取得最大效益?外国人当然要争,这个道理也讲的通。上海旧称华亭县,在元代升为松江府,明朝时候有了上海县,但仍属松江府管辖,到了清朝,上海政区扩容,辖十县一厅。虽有所发展,但与其他几大城市相比地位不高,既不是省会城市,又不是历史古城,清政府便睁只眼闭只眼,任由英国人住进城内,没想到发展速度远远胜过其他四个口岸。但当英国人真正住进上海城区一年后,却吵吵嚷嚷的要搬出上海,发誓不再回来。这是为什么呢?
那时的上海并不是蜚声国际的国际大都市,基础设施居住环境还很差,经历工业革命的英国人非常不习惯,提出了四点抱怨。第一,上海处于江南地区,雨水丰沛,但没有下水道,每逢雨季街道泥泞人车南行。由于没有路面硬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常有的事情。有洁癖的英国人忍受不了这样脏乱差的环境,垃圾一发霉臭不可闻。第二,上海街道设计太不合理,太窄了,均宽仅为六尺,清代量地每尺为34.5厘米,也就是说整条街道宽度为207厘米,也就是胡同的宽度。车辆难以通行,英国人经常看到因为互不让路的队伍大打出手,头疼不已。第三,早在1809年,英国人就发明出了可以用在夜晚照明的路灯,但几十年后的上海街道两侧仍然没有路灯,英国人晚上出来看不清道路不说,还经常被中国人误认为是妖怪,被揍是难免的。大英帝国的脸面何存?
其实这三条抱怨都是主张现代文明的英国人与落后的农耕社会的矛盾所致,清政府的人合计,连大清皇帝都没用上的新鲜玩意,你英国人矫情个什么劲?让你住就算便宜了!最奇葩的抱怨要数第四条,清政府更是哭笑不得无法想象。第四,英国人认为上海每天吵死了,噪声极大,而最最忍受不了的就是上海人嗓门大,说话像吵架,超级吓人。而且上海人习惯早起,叮叮当当的声响吵的英国人睡眠质量很差,每天都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甚至得了抑郁症。
对于上海这个城市,英国人简直一刻都不想呆了,就和清政府谈判要搬出城,自己找地方去住。清政府一听英国人这个要求,心想是好事啊,上海城区就这么大,搬哪里去又头大。后来英国人提议要租一块地,自己建房,自己建设,寻找伦敦的感觉。选来选去,清政府在黄浦江岸给安排了一块地,杂草丛生,特别潮湿。英国人很不满意这个叫“外滩”的地方,滩涂之地,听起来就很low,怎么能住人呢?清政府说,这个地方最大的优点就是安静,没有上海本地人滋扰,英吉利人民可以睡到自然醒。道光抓住了英国人急着想出城的心理,顺利推销了外滩,英国人也无奈只好就认了,于是在1845年上海有了第一块英租界。在租界中,英国人可以参与公共事业建设与管理,投资兴学办报,移植英国的生活方式,俨然成为国中之国。渐渐法租界、美租界等西方列强纷纷效仿,对中国近代史形成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