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为什么能首先进驻东北?并不是苏联帮忙
大家知道,解放军最终能在全国战胜国民党军,东北战场的胜利至关重要。而东北战场的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日军投降后,解放军抢先一步,首先进入了东北。那么,解放军为何能够首先进驻东北呢?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苏联红军的帮忙。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著名的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和丘吉尔为了促使苏联红军进入我国东北战场与日军作战,以减轻美军和英军在亚太战场上的压力,对斯大林做了很大让步。而这些让步,是以出让中国的利益为代价的。比如,外蒙的独立,就是这些利益中的一部分。
之后,在日军投降之前,苏联又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同样是一个利益交换的条约:国民党政府同意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上取得的所有在华利益,作为交换,苏联同意国民党军接管东北,同时将对华的援助只交给国民党政府。
由此可见,苏联并没打算帮助解放军。
但是,大家都知道东北战场的重要性。所以,日军投降后,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都立即部署了进驻东北的军队。
当时的情况是,国民党军的主力都集结在南方,尤其是西南一带,距离东北非常遥远。而由于连年的战争,大部分铁路已经毁坏了,无法使用,所以,国民党军只有依靠美国的军舰和飞机,向东北运兵。
解放军就好多了,部队大都集结在北方,距离东北非常近,占据了天然的优势。所以,即便靠着跑步前进,也能大量地进入东北。
但这时候,苏联人不答应了。不过,由于同是共产党的关系,也由于要与美国抗衡,苏联人改变了原来完全倾向于国民党政府的立场,而是采取了近乎中立的立场。
苏联人专门派了使者飞抵延安,告知:在苏军从东北撤离前,任何一方都不能进军东北。等苏军撤离后,这就是你们的内政了,苏军不再干涉。
就这样,在苏军撤离后,解放军还是凭借距离上的优势,接管了一部分东北地区,为日后辽沈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