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之战:争端已久,这一仗注定要打
文丨巫解
马岛之战(一):由来已久的争端
马岛之战,是二战之后规模最大的联合岛屿进攻作战。在这场战争中,英军联合特遣部队在联合作战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以海空封锁作战为纽带,多种作战样式相结合,各种作战力量按照总的企图和统一计划,密切协调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合作战威力。
此外,交战双方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改变了传统的作战形态,被普遍认为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经典战例。
1、由来已久的争端
1982年4 月2 日深夜,位于南大西洋上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一片安宁,除了海水拍击礁石的声音,听不到任何声响。这里的一切似乎都显示着,这只不过是个平常的夜晚。
但历史老人显然不打算轻而易举地放过这一天。
就在这天的拂晓,岛上的居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马岛首府斯坦利港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阿根廷一支5000多人的陆海空三军突击队突然登上马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除了岛上英军的武装。整个过程,阿军甚至没费吹灰之力,因为当时英国守军连总督在内也不过100多人,几乎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缴械投降了。
然后,马岛总督垂头丧气地带着英国文武官员登上阿军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军用飞机,先抵达乌拉圭,再改乘飞机回到英国。4月3日,阿军第60两栖编队在南岛登陆,经短促交火,占领南岛,英国守军23人投降。就这样,阿军以伤亡7人,损失2架直升机的代价,占领了整个马岛。随即向马岛进行紧急运输,运送大量的援军和物资。之后,阿政府向全国发表公报,宣布已收复马岛。
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朝野大惊失色。时任首相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更是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待她确信无疑后,向来雷厉风行的她立即亲自召集了紧急内阁会议,还召见了三军首脑。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鹰派压倒了鸽派。4 月5 日,英国政府宣布决定派出特遣舰队,奔赴马岛。4 月6 日,舰队的旗舰、航空母舰和主要战斗舰艇出发,驶向离英国本土10000多千米的马岛,一场举世瞩目的大海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为了一个小小的岛屿,英阿双方为什么会如此大动干戈呢?这得从马岛的重要性说起。
马岛全名马尔维纳斯群岛,又称福克兰群岛,它位于南纬53度、西经60度的南大西洋上,由东、西两个岛屿和200多个礁石岛组成。马岛距阿根廷仅500公里,而距英国本土约13000公里远。这里气候寒冷、人烟稀少,但因它西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麦哲伦海峡,地处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航道要冲,又是通往南极的大门和前进基地,所以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此外,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水产资源:油、气储量高达2000亿桶,可与科威特相媲美;水产方面,仅虾类年产量就达500万吨。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马岛的主权问题引起了英阿之间的长期争端。
关于马岛的历史,实在是一笔糊涂账。据历史记载,马岛被发现于16世纪,但何人何时发现,说法不一。阿根廷一方认为,1520年,麦哲伦探险队的一名葡萄牙人戈梅斯最早发现了马岛。而英国则认为是由英国航海家戴维斯于1592年8月14日驾驶“希望”号船首先发现的。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来到该岛时,发现了东西两个大岛之间的海峡,将其取名为“福克兰海峡”。此后,英国称该岛为“福克兰群岛”。
1764年,法国人在东岛上建立了居民点,将其命名为“马洛于内群岛”。6年后,此岛又易手西班牙,并被改名为“马尔维纳斯群岛”。1816年,阿根廷摆脱西班牙的统治宣告独立,并宣布继承对马岛的主权,将马岛定为阿的第24个省。4年后,阿海军又将国旗插上了索莱达岛要塞顶峰,宣布对该岛拥有全部主权。
英国则以该岛为英国人最早发现为由,于1832年和1833年先后出兵占领西岛和东岛。为显示主权,英国人在岛上设置了总督府及其他行政机构,向该岛移民,并挤走了岛上土著居民。此后,马岛便沦为英国殖民地。但阿从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
1958年,英阿两国关于马岛的争端被诉诸于合国,联合国先后4次通过决议,要求英阿两国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由于双方均不愿从本国的立场上后退,这种谈判只能是谈谈停停,吵吵争争,成为马拉松式的谈判,英国也因此控制着该岛100多年。
后来,由于发现该岛海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争议更发展为争斗。1982年2月26日,英阿关于马岛的谈判又重新开始,但是这一次,阿根廷人显然已对谈判失去了耐心和信心,他们已不指望能从谈判桌上得到什么,他们之所以愿意谈判只不过是故意放出来的烟幕。此时阿军方正在悄悄准备一项代号为“罗萨里奥”的行动计划,他们决心要以牙还牙,用武力来收回对马的主权。
此时,阿根廷海军拥有各型舰船34艘,主要作战舰艇18艘;空军作战飞机223架,能用于作战的154架;海军作战飞机49架;阿军守岛部队有1个海军陆战旅,3个步兵旅,共约15000人。而英方拥有特遣舰队共有舰船111艘,其中作战舰艇44艘,辅助船只22艘,商船45艘,两栖运输船20艘,舰载“鹞”式飞机28架,空军“鹞”式飞机14架,海军陆战队及步兵旅等9000人,另外还有一些特种部队。值得指出的是,特混舰队还包括航空母舰“无敌”号和“竞技神”号及2艘核动力潜艇。据英国国防部自己宣称:这是“除两个超级大国以外最大的一支特混舰队”。
通过军力对比,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英阿双方的军事实力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上。这似乎也在冥冥中预示了这场战争的结局。
但问题是,既然军事实力相差如此悬殊,阿根廷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呢?
这里面有领土主权的原因,也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来自阿根廷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1981年的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到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成长只有达到19.2%;国内的受到越来越多支持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军政府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
于是,当时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领导人加尔铁里,决定通过一场干净利落的马岛战役,以其胜利的结果来转移公众的焦点。
当时的阿根廷海军司令霍黑·阿那亚是加尔铁里的铁杆支持者,此人一向秉持反英的立场。因此,两人一拍即合,在得到加尔铁里的命令后,霍黑·阿那亚迅速召集部下制定了登陆马岛的计划,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罗萨里奥”计划。按照这个计划,阿军投入的两栖登陆部队为3,000人,借由优势兵力压倒并包围马岛上驻守的寥寥无几的皇家海军陆战队与当地警察,迫使其投降以减少无谓伤亡。待占领成功后立即将岛上的战俘与居民驱逐出境,然后,登陆部队应于48小时内完成撤回原驻地的任务,而马岛最高行政官改为军事总督,并配署500名宪兵进行军事统治。
这个计划简直是太不把英军看在眼里了,因为在当时的阿根廷领导人领导人加尔铁里看来,“做梦也没有想到撒切尔夫人会为了一个荒芜的岛屿派遣如此庞大的特遣舰队,万里迢迢到南大西洋来”。可事实上,撒切尔夫人把全部赌注都压在了马岛上,她宣称:“福克兰(即马岛)已经成了我的生命、我的血液。”
在这种阴差阳错的形势下,阿军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英军是怒气冲冲势在必得,于是,一场海上鏖战就在所难免了。
一般情况下,在交战之前,象征性的国际斡旋是必不可少的开胃菜。这次也没能免俗。
自英阿交恶以来,美国人就充当了调停的角色。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专门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决定派遣国务卿黑格调解马岛争端,消息一传出,英阿双方立即欢迎。于是,黑格带上30名随从,乘坐波音—707专 机,穿梭于伦敦、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华盛顿之间,进行艰难的调停工作。
但经过近一个月的奔忙,黑格无功而返。原因是阿根廷拒绝了美国明显偏袒于英国的建议。
不过,他却说服了里根总统放弃“中立”立场。以阿方拒绝美国提出的“和平建议”为由,宣布公开支持英国,对阿根廷进行制裁。
至此,斡旋大戏彻底结束。战争的乌云正在慢慢汇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