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特殊的中国人不该被遗忘,战争做出巨大贡献但遭他国残忍对待
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自己评价,华人都是勤劳的代表,农耕民族看天吃饭土里刨食,不勤劳的结果就是饿死。历史上,特别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百姓,在国内吃不饱饭就想方设法远渡重洋去国外谋生。从明朝郑和下西洋炫富开始,大批的商人、手工业工作者随访诸国,进行贸易和定居,随着明朝海禁政策的松弛,更多底层百姓开始了出国谋生之路。华工像工蚁般低头工作,目的仅仅是有口饱饭。如今有些国人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提高生活水平,去往发达国家打洋工,虽然拿到的钱相对多一些,但异国他乡冷暖自知。 悲惨的“契约华工”
到了清朝,百姓的生活也没有好到哪里。清朝实行更为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华工出国谋生之路基本被堵死,只有零星的出国华工,主要是前往东南亚地区。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国门,清政府被迫同意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招募“契约华工”的形式对外输出劳动力。这些华工以广东地区的贫苦农民和渔民为主,向中介机构交一定数量的费用后签订契约后被安排,当时称为“卖猪仔”,中介机构便是“猪仔馆”。“猪仔馆”恶意盘剥,这些底层人民卖身钱通常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赚回。希望到国外能够赚些钱回来光宗耀祖,但去往目的地国家后才发现只能贩卖苦力为生,很多人客死他乡。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种本质上属于拐卖、贩卖劳动力的活动在19世纪达到顶峰,广东、福建沿海的劳动力多流向东南亚,俗称下南洋。一方面是地理相近,另一方面同乡之间相互照应,容易生存下去。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大约有七百万华工被贩卖至美国、加拿大、古巴、巴拿马等地。 华工在出国的船上拥挤不堪,死亡率很高
不能否认,华工出国为所在国的经济、文化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几百万的华工从事种植、开矿、冶炼、捕鱼、手工业等,极大的推动了蛮荒之地的开发。被毛主席称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早年就在新加坡从事种植、橡胶和菠萝、黄梨等罐头厂,极大的促进了南洋地区的经济发展,自己称为东南亚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但大多数华工都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多为农民和手工业者,工作性质以体力劳动为主。特别是远涉重洋抵达美洲大陆的华工,十万之众的华工先是抵达了旧金山成为淘金者,金矿开发完毕后,又参与了美国西部开发和铁路修建运动,可以说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能够发迹称为世界头号强国,与华工的辛苦付出的辛劳和血汗密不可分。当时有个说法是“每个枕木下都有一具华人的尸骨”,但美国国内排华之风甚为强烈,歧视华工现象比比皆是,甚至将华工比作狗,命运比黑奴还要惨。十几万华工辛辛苦苦建造完铁路,通车典礼竟不让一位华工参加,“卸磨杀驴”,将华工全部解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法、俄三国在战事中频频失利,兵源紧缺,向北洋政府请求派中国人支援。当时北洋政府派出约三十万华工(具体数字有争议)“以工代兵”进入欧洲,路途遥远,在船上死亡率很高。抵达欧洲之后,华工被安排从事挖战壕、掩埋尸体、补充后勤物资等工作,华工每天都生存在炮火之中,伤亡至少五万人,战争结束剩下的华工除了少部分定居外悉数归国。去往俄国的华工约十五万人,其中三分之二的华工进入俄国远东地区,三分之一的人去往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进行开发工作,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很多华工仍死于战争,幸运生存下来的华工担负的是最繁重条件最苦的工作,因为受尽虐待反抗沙俄工头,被集体枪杀三百余人。俄国国内“黄祸论”甚嚣尘上,排华政策接连推出,在1911年俄国曾以防范疫情为借口驱逐约十万在远东的华工,引起世界舆论大哗。
在欧洲战场前线的华工
华工虽然身处异国他乡,但他们对祖国的感情与日俱增。一战结束之后,中国北洋政府作为协约国中战胜国之一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没有任何尊严,德国侵占的山东半岛主权竟然被英法美等国决定交予日本,北洋政府在权衡之后决定签字,消息传到国内之后,中国人民义愤填膺爆发了“五四运动”,坚决不同意签字,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坚决收回山东半岛主权提案,但遭到北洋政府代表无视,执意签字卖国。三万多在法华人集中起来在中国代表团住址外抗议,宣言谁敢签字就杀了他。在强大的压力下,北洋政府终于拒绝签字,华工在前线为国家主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人华侨积极为国捐款捐物,支援抗战事业,在美国的华人有超过五分之一约一万三千人在美国陆军服役投入战斗,普通华人华侨多次掀起声势浩大的游行抗议日本侵略,在国际上发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取得世界舆论支持抗日。
几个世纪以来,华工总是以默默无闻的姿态出现,不被人重视和想起,但中国人不能也不应该忘记这些特殊的“中国人”,他们为了中国、为了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从目不识丁没见过世面的清朝农民到接触西方工业革命先进成果的工人、士兵,现实冲击巨大,绝大多数华工身上都保留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任劳任怨,在所在国用汗水和生命铸就了一曲曲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