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洪秀全等泥腿子,为什么成了战争的宠儿
这个问题是昨天读曾国藩的一本传记时突然想起的。引发我想象的内容是,他老弟曾国荃,好像是考举人,连考了好多次都不中,最后是得了个啥功名,似乎是比秀才高了那么一丁点。
曾国藩本人也是中人之资,来回北京好几次,才把进士给考上了。
为何他两兄弟,后来在战争中,却又那么厉害呢?
洪秀全,不过是个教书先生,他的那些东南西北翼王以及后面封的那些绞尽脑汁想才能想出名字的王们,大多数,不都是最底层出身吗?很多人,连斗大的字都不识几个呀!
再往上溯一些,刘邦,虽然咱不赞成很多人称他为流氓,但确实也就是个乡间小吏,开始跟他一起混的,似乎也就是些泥腿子,为何,他们又能取得天下呢?
说白了,我的问题是,那些看起来不怎么聪明的人,为何在战争中却如鱼得水,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想来想去,想到几个原因:
他们中的一些人,本来是很聪明的,只是没有机会读书受教育,在和平年代,无法让人知道自己聪明,就是最普通的人而已;而遇了乱世,聪明才智立马显示了出来,有了用武之地?
他们中的一些人,身板硬朗,脑子单纯,就会猛打猛冲,运气好,每次都冲不死。打仗就需要这样的勇敢啊,所以,他们也能被提拔?
他们中的一些人,看起来不出奇,但情商高、人缘好,时不时能坐收渔人之利,所以,也能当官?
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却很会用人?
左想右想,好像归结到底就那么一句话,战争特别能锻炼人——而这句话,却是舔了无数鲜血得出来——因为它锻炼的,只是极少数人,更多人,却成了那些成名者练手练心的牺牲品。凡人摸史的 屏山石 你,或许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