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后晋是这么被契丹打败的

今读《新五代史 晋臣景延广传》。欧阳修对此人评价不高,感慨晋国之事,桑维翰成之,景延广坏之。也就是说,后晋王朝,之所以能建立,桑维翰占了头功——代价是割让幽云十六州,被骂;而景延广把后晋给毁了——原因是,儿皇帝石敬瑭死后,他与即位的石重贵,都不愿再受契丹的欺压,只向契丹称孙而不称臣,使得契丹大怒,最终交恶,两国大战数场,以晋亡皇族大臣被掳往北方而告终。

称孙不称臣,咱一直搞不懂,为何契丹会不接受。搞个皇帝做孙子难道不比搞个皇帝做臣子好吗?后来想想,称孙可说是亲情,称臣却关系国格。用通俗的话来讲,后晋皇帝就是告诉民众,我做你们大哥,一定会让你们有尊严,哪怕,我没了面子,叫人家爷爷——而在契丹看来,你称孙,我们是一家人,而实际,我们却不是一家人,你就是我的臣下,我不但要你做孙子,还要你做臣属。别想着同和大契丹平起来坐。

景延广是如何引导着后晋一步步走向灭亡呢?

他的出发点,是极好的,想我后晋中原王朝,不能被契丹异族压制。在石重贵即位之后,大臣们都说,我们给契丹写个表,告诉他,我们换皇帝了,我们还是你们的臣下。但景延广觉得不行,说只能称孙,不能称臣!当时朝堂之上,诸大臣一边,景延广一人一边,为何他的意见占了上风呢?

自然,是他的与新皇帝的意见,凑到一块去了。说他是摸透了皇帝的心思所以那样讲也好,是真的要跟契丹干也好,反正,契丹闻信派来使者指责后晋。

景延广那是大义凛然啊,说,先皇是你们立的,位如今的天子,是我们自立的,可以称孙,绝不称臣。而且,我们有横磨大剑十万口,有种,就来打。看到底谁是孙子谁是爷!

口气可真不小。使者乔莹说,长路漫漫,我怕这些话,回到契丹,记不全了,要不,请写下来?

写就写,敢说,难道不敢写吗?你当我是吹牛大王?

好,这下,两国的脾气都起来了,终于,风云变色,后晋,要把被石敬瑭丢了的脸,给打回来了。压迫者,不是只认得刀剑吗?打下契丹去,平安一百年!活捉辽皇帝,祭奠石敬瑭!

在大战将起之前,欧阳修还写了个故事。石重贵外出巡游,经过景延广家,就在他家摆酒。君臣互赠礼物,极尽奢侈,随从都发了大财——当时天下又大旱又有蝗虫,民众饿死者上十万——“而君臣穷极奢侈以相誇尚如此”——民众饿死那么多了,这两个要打出尊严的皇帝权臣,却是照样醉生梦死哩。

好,仗打起来,石公霸、高行周、符彦卿三将被围,请求景延广支援,他按兵不动。还是皇帝亲率兵把他们救了出来。这种置军队及皇帝的性命于不顾的事,他做得出来,为何?因为他握亲兵,知道皇帝不敢动他。

契丹打来,城下大喊,你们那个景延广叫我们干架啊,怎么不出来痛痛快快打一场——欧阳修写到,“是时,诸将皆力战,而延广未尝见敌”。

啥意思?叫着要跟契丹大战的景延广,却连敌人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都没见到啊!

后来契丹走了,他知道自己不受人待见,闭门不出。未久,被调到外地做官,算是对他调子高又没真本事的惩罚。

再后来,契丹又打来了。被打怕了的石重贵这下有点老实了,想称臣。契丹主耶律德光说,好啊,让桑维翰、景延广过来,割镇、定两州给我。

协议没达成,于是继续打。打到后晋快灭国了,这当年雄心万仗的景延广带着随从,便去见耶律德光,打算投降——而耶律德光点名要见、促成石敬瑭做了儿皇帝的亲辽派桑维翰呢?却是宁死不降契丹,被降将杀死——这对比真是强烈啊。耶律德光接见了他,说两国失和,都是因为你啊!还召当时的使者乔莹过来对质。

俗话说好汉做事好汉当,君子一言既出,四马难追。但这景延广,竟然不承认,自己说过挑拨辽晋关系的话——可老大,你当年可是写到纸上了呀——你以为这乔莹不是人精么?要你写,就怕你哪天不认账,他乔莹可担不起让两国交兵百姓蒙难的罪啊!证据来了,景延广屁都没得放了。人家还羞辱他,数他罪状,若服气,就给一根牙筹。给到第八根的时候,他以面伏地,不能仰视。

人到此境地,还有啥活头嘛。最终,他趁守卫不备,用双手把自己掐死了。

凡人摸史的 屏山石 你懂的或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