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西北军抗战之路:西北军血战喜峰口大刀除日寇

如今的和平区求志里1号系西北军“五虎上将”之一、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故居。当年,麦新有感于其麾下大刀敢死队的勇猛,创作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抗日救亡歌曲《大刀进行曲》。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谈起宋哲元带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首《大刀进行曲》。即便是未曾经历抗战岁月的中青年,也对这支儿时学唱的爱国歌曲印象深刻。提起大刀队,宋哲元的外甥女李惠兰翻出了珍藏多年的老照片。“说是大刀队,但并不是简单地拿着大刀去和敌人拼杀。很多队员平常就练就了一身武艺,懂得使用各种刀法!”在大刀队的最后一张合影中,队员们手握大刀、站姿挺拔、威风凛凛。

在著名的喜峰口战役中,日寇企图越过长城吞并华北,宋哲元带领二十九军与四十军组成第三军团,负责热河以东岭南一线防务。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先头部队一到喜峰口,发现这里已被日军第十四混成旅团占领。于是,三十七师先头部队组成了500人的大刀敢死队,直接与进攻喜峰口两侧的日军展开肉搏。虽然当时的日军拥有飞机、大炮、重机枪等优良武器,但这些在与大刀队的近身混战中全无用武之地。在这场残酷而激烈的混战当中,500人的大刀队最后仅有23人生还。随后,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喜峰口抗战前敌总指挥,后者两次率部夜袭敌营,以近战和夜战的方式战胜拥有机关枪、大炮的敌人——手榴弹扔入敌军帐篷,日寇仓皇逃出,大刀队员上前一刀封喉。喜峰口一战的成功,不但打响了二十九军武装抗敌的第一枪,也让大刀敢死队的美名深深地铭刻在抗战史上。

“当时全国各大报纸对战况的报道和对二十九军的赞扬,激发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李惠兰告诉记者。正因如此,麦新创作《大刀进行曲》时,命名的副标题正是“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