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德媒:二战德军坦克无敌只是神话 隆美尔曾吃大亏

德国《世界报》网站5月21日发表了贝特霍尔德·泽瓦尔德的题为《德国坦克胜人一筹的神话》的报道,编译如下:

德国坦克往往被认为是希特勒1940年在西线取胜的原因。它们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明显逊色于盟军坦克。强项在其他方面。

埃尔温·隆美尔青云直上的将官生涯险些在阿拉斯附近突然终结。当这位所向披靡的将军指挥坦克向海岸挺进时,英军以坦克向德军毫无守卫的侧翼发动反击。无线电中传来的“求援”呼声将隆美尔从胜利的美梦中唤醒。战况报告称,防线被敌人突破,大炮被炸成碎片,炮手被屠杀。

隆美尔好不容易才遏止了敌人的进攻。但这位装甲兵将军为此不得不使用火炮和其他常规武器。事实证明,他麾下的坦克无法战胜英国坦克。

英军在阿拉斯的进攻始于1940年5月21日。6天前,也就是德军发动西线进攻的5天后,法国总理保罗·雷诺以德军突破比利时前线的消息惊醒了他的英国盟友温斯顿·丘吉尔:“我们被打败了。色当前线被突破。德国人开着大批坦克和装甲车冲了进来。”

因此,德国坦克成了法国战败的标志,战争双方都持这种观点。法国和英国认为德国坦克的优势是己方惨败的主要原因,希特勒则误以为自己一下子拥有了闪电战的强悍武器。在一战中,希特勒作为二等兵、英国首相作为营长都体验过阵地战的痛苦。他们也都曾以为在这场新的大战中阵地战将重现。但坦克这种钢铁打造的庞然大物驱走了阵地战的梦魇,希特勒的士兵凭借它们在敌国每天突进数十公里。

然而,隆美尔在阿拉斯苦战换来的防守胜利表明,事情并非那么简单。盟军绝对拥有强大的坦克部队,而其德国敌人绝非丘吉尔口中强大得无可匹敌的战争机器。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坦克不仅数量比德国人的多,而且技术也更加成熟。然而,他们指挥坦克作战的方法和理念并不符合这种新武器的潜能。德国人强过敌人的也只有这一方面。而且其实这也是事出偶然。

首先谈技术。国防军10个装甲师装备的大多数坦克代表着“1940年春还在创建中的德国装甲兵的初步发展阶段”。正如史学家卡尔-海因茨·弗里泽尔在他的权威著作《闪电战传奇》中所言,德军的1号坦克和2号坦克原本只是训练用车,充其量是权宜之计。其装甲最厚处只有13毫米至14.5毫米,车载武器是机关枪——2号坦克才装备了一门20毫米口径火炮,炮手称之为“叩门器”。

即便装甲最厚为30毫米的3号坦克和4号坦克也不算具有很强的防护力,而且3号坦克装备的37毫米短身管火炮和4号坦克装备的75毫米短身管火炮性能并不优异。在德军中服役的2种只装备37毫米火炮的捷克造坦克亦然。

德国坦克装备的这些武器根本不能对装甲最厚为80毫米的英国马蒂尔达2型坦克构成威胁。德国3号坦克和4号坦克只有抵近射击才能击毁装甲厚度20毫米的法国索玛坦克和装甲厚32毫米的巴塔耶b型坦克,其他德国坦克则根本无法与之匹敌。令人对德国二战坦克印象深刻的“虎”式坦克和 “豹”式坦克直到1943年才投入使用。

数量差距也加剧了这种不平衡。法国人和英国人光是在东北战线就集中了3200多辆坦克,而且还有1000辆坦克在后方待命。而德国国防军只能出动约2800辆坦克。其中,1号坦克和2号坦克共计近1500辆,占一半以上。3号坦克和4号坦克只有约630辆,略多于法军装备的索玛坦克和巴塔耶b型坦克。

但一些技术细节改变了胜负的天平。德国坦克的个头虽然比盟军的大家伙小,但行军速度更快,行程也长得多。此外,德国坦克还拥有更好的瞄准器。3号坦克和4号坦克的炮塔在设计时给炮手预留了空间。这意味着车长能完全专注于指挥,而盟军坦克的车长还得负责瞄准。所有德国坦克都装备了无线电通话设备,而英国和法国的军官往往用手势来协调坦克部队的行动。

装备的差异源于战术构想的差异。古德里安、霍特和隆美尔这些德国装甲兵将领集中投入部队,并且将火力和速度相结合。而敌方的战略构想还停留在一战。他们不是实施重点突破,而是将战争设想为线性前线,将坦克等距部署在那里。而一旦这一链条被突破,敌人就可以长驱直入。

不过,抱着“老黄历”不放的不单是盟军将领。大多数德军将领也不认为装甲兵是可以独立行动的兵种,而视之为步兵的助手。德军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仍是牲畜。一个德军步兵师有约1.5万人和5000匹马。

直到希特勒下了死命令,德军总参谋部才咬牙切齿地接受了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的“镰刀”计划。其核心构想是,用7个装甲师穿越阿登山区,然后从侧翼进攻正在向北行军的盟军。尽管德军为此集结了拥有4.1万辆汽车的有史以来投入战场规模最大的摩托化部队,但如果坦克没能在首轮攻击中就突破法国的马斯河防线,那么德军领导层仍有权将车辆立刻分配给跟进的步兵部队。

克莱斯特装甲集团军将其成功归结于另一因素:“任务战术”。盟军军官和士官所接受的命令中也包含执行命令的方式方法。相反,德国军官在决定如何成功完成任务方面有高度的自主权。

这一传统在驱逐拿破仑占领军的德意志解放战争时就已形成,且在一战的条件下成了德军的准则。根据“任务战术”,部队指挥官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作出决断,不为远方参谋部的评估所束缚。纳粹政权也认可军官有这种回旋余地,至少在战术层面上如此。

德军装甲兵将领根据这一原则调兵遣将。他们的敌人制定繁琐的进攻方案,并且等到行动的所有要素都到位后才进军。德国人则审时度势,临场发挥,充分利用盟军防线的每个弱点。

此外,希特勒的青年军官们还利用了技术创新:德军的俯冲轰炸机可摧毁敌军掩体,重型高射炮也可投入地面战斗。隆美尔就用88毫米口径高射炮快速解决了阿拉斯危机。

法国史学家和二战亲历者马克·布洛克也认为,希特勒及其将领的“方法机会主义”是装备精良的盟军遭遇“罕见失利”的原因。但独裁者希特勒和他的新英雄们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爱孤注一掷。

戈培尔的宣传系统很快便将闪电战鼓吹为西线胜利的原因。而闪电战不仅成了纳粹政权旨在打击布尔什维克主义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妄想,而且也让战争本身变成了高风险的赌博。在这场赌局中,对自身优势的过度自信妨碍了对可能性的理性分析。坦克则成了这种妄想的象征。(编译/伍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