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败给的是刘邦还是红颜祸水虞姬?
人们在历数中国历史上的“红颜祸水”之时,从来没有人提到过虞姬,就是对虞姬与项羽关系的最好评价。这也证明了虞姬并不是导致项羽败亡的主因。但一代霸王当不了皇帝,最终自杀而死,真的与虞美人没有一点关系吗?
虞美人灭了项羽东山再起最后的希望
虞姬(?~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姬。其花容月貌,能歌善舞,冰清玉洁。前202年,被刘邦兵卒围于垓下,在四面楚歌之时,恐项羽挂念,自刎于乌江畔。
公元前202年,刘邦派陆贾去游说西楚霸王项羽,要求项羽放回他的父亲和妻子,并提议与项羽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汉,鸿沟以东归楚。大将钟离昧、季布等劝项羽千万别上当。项羽不听,楚汉以鸿沟划界后,汉王刘邦却趁项羽不备,亲率士兵追击项羽,沿路不复耽延,一直追至固陵。韩信、彭越也发兵来夹击;淮南王英布进兵九江,招降了楚国的大司马周殷。三路大兵,陆续趋集在一处。项羽听说汉兵越集越多,粮草将尽,便想退回彭城,所以固陵之战虽然获胜仗,仍然不愿久留。楚军惟恐汉兵追袭,用了步步为营的兵法,依次退去。
迁延几日,好不容易到了垓下,遥听得后面鼓声马声呐喊声,响天彻地。满山遍野的汉兵差不多与蚂蚁相似,项羽手下将士尚有十万名左右,但这么多汉兵确实使他心悸不已。楚军就在垓下扎营连寨,准备对敌。
此时刘邦已会齐三十余万兵马,共至垓下,用韩信为大将,调度诸军。韩信富于谋略,他素知项羽骁勇,无人敢挡,便将各军分作十队,各派统将带领,分头埋伏,回环接应,请汉王守住大营,自率三万人挑战。项羽一向相信自己的膂力,全无一丝计谋,一听到敌兵逼营,立即怒马突出,迎敌汉军。
韩信且战且走,诱引项羽入了伏兵处,汉兵重重叠叠,排山倒海一般朝楚军压来。楚军将卒伤亡殆尽,项羽也力疲不支,渐渐地退却下来。谁知号炮一声,十面烟尘,一齐发出,都向项羽马前围裹拢来。战场上旌旗遍野,鼓角齐鸣。项羽后悔已来不及,他只得令大将钟离昧、季布断后,自己当先杀出一条血路,驰回垓下的楚军大营。
楚营十万锐卒,只剩得两三万残兵。项羽有一个宠姬虞氏,有飘若惊鸿之美,且知书识字,深得项羽宠爱。甚至项羽出兵打仗,也随车带着虞姬,可谓形影不离。此时虞姬正望眼欲穿地等候项羽归来,尽管项羽几乎每战必胜,但她心还是噗噗乱跳。及至项羽回营,虞姬见他形容委顿,神色仓皇,与往常的神采奕奕大不相同,也觉十分惊异。待至项羽坐定,喘息稍平,虞姬问及战争情状。项羽黯然道:“败了!”虞姬忙温存劝慰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不必忧劳,妾已略备酒菜,不妨小酌一杯。”言毕她嘱咐行厨,整备酒肴,请项羽上坐小饮。项羽已无心饮酒,但不忍拂虞姬的情意,就在席间坐下,虞姬旁坐相陪。虞姬笑语盈盈,为项羽宽心解烦。饮了三五杯,帐外军弁趋入,报称汉兵围营。项羽道:“传谕将士,坚守勿动,待我明日再战!”[page]
暮色很快笼罩了帐篷,昏黄的灯光摇曳在案几,项羽与虞姬并饮数觥,灯红酒绿,眉黛鬟青,平时对此情景,不知何等惬意,偏这夜心中有无限悲愁,越饮越愁,越愁越倦,顿时睡眼模糊。虞姬请项羽安卧榻中,休养精神。她坐守榻旁,心中忐忑,甚觉不宁。耳近又听得凄风飒飒,觱栗呜呜,忽而似车驰马骤,忽而似鬼哭神号,当这一切沉寂下来时,隐约传来一片歌音,递响进来,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时高时低理,时长时短。虞姬是个敏感的人,此时禁不住悲从心来,泪水止不住滑落。这么多年随项羽南北争战,她不觉得苦,反而分享着他的胜利,他的英雄气概,从他看她时无限柔情的眼光里得到回味与满足。项羽在历次战役中所向披靡的光荣经历,深深赢得了虞姬的爱慕,项羽成了她心目中最了不起的理想英雄;而项羽的这些胜利的取得,又怎能没有虞姬的一分爱情力量?然而在项羽称霸天下时他却失去了自己的方向,一个男人的厌倦也许只有他最心爱的女人才会深深体会。虞姬不知如何化解项羽的这种厌倦,其实她自己也没有方向感。项羽爱她这是真的,但未必真正了解她内心所想,其实她又何尝理解项羽呢?
此时项羽鼻息如雷,对外边的声响不闻不知。虞姬在一边柔肠百结,痛楚欲绝。外边歌声越来越响,仿佛从天际铺天盖地而来。虞姬听得多时,暗暗生出许多恐惧。究竟这歌声从何而来?原来是汉营中的韩信,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至楚营外四面唱和,以乱其军心。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楚兵,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便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钟离昧、季布等跟随项羽多年的大将,也没了踪影。项羽季父项伯,悄悄地往投张良寻求庇护。单剩项羽亲兵八百骑,守住营门,未曾离叛。项羽酒意已消,猛然醒寤。听到四面的楚歌,不禁惊疑,出帐细听,那歌声是从汉营传出,越加诧异:“难道汉已尽得楚地么?为何汉营中有楚人如此之多呢?”再一看,将士皆已逃散,只有八百人尚存。项羽脸色煞白,大骇道:“怎有这等急变?”当即返身入帐,见虞姬站立一旁,泪水已湿透了衣衫,也不由地泣泪数行。项羽在四面楚歌中知道军心涣散,大势已去。旁顾席上的残肴,还有一些,项羽提起壶中酒,拉着虞姬的手,再与共饮
虞姬突然拭泪起立,挈项羽手道:“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说至此,就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颈中一横,顿时血溅珠喉,一道香魂归于渺渺的天际。项羽相救已是来不及,只有抚尸痛哭,命左右掘地为墓,将虞姬尸体埋葬。[page]
项羽乘上乌骓马,趁着天色尚黑的时候,带了八百骑,衔枚疾走,放弃楚营,悄悄地向南方遁去。天亮以后,刘邦闻讯,立即派五千骑兵追赶。项羽渡过淮河,只剩不足百人。在阴陵迷失了道路,陷进沼泽地带,被汉军追上。一番恶战,项羽只剩几个残兵了。项羽冲出重围,跑到乌江边上,前面茫茫乌江,流水澌澌,后面滚滚追兵扬起的尘土。眼见走投无路,却正好乌江亭长,泊船在岸旁,乌江亭长见项羽踌躇,便敦促道:“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尚足自王,现惟臣有一船,愿大王急渡!”
项羽听了,笑对亭长说:“天已亡我,我何必再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行,今无一生还,纵使江东父老,见我生怜,再肯王我,我有何面目相见呢?”始终不肯过江。亭长不忍,屡次催促项羽上船,项羽叹道:“我知公为忠厚长者,我无以为报,惟坐下的乌骓马,随我五年,日行千里,临阵无敌,今我不忍此马染血沙场,特地赠公,以为留念。”说毕跳下马来,将马牵付亭长。片刻之后追兵大至,项羽步行迎上,持短兵器杀死了几百汉兵,他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最后项羽力渐不支,用剑自刎,终年三十一岁。乌江镇外,高高的岗丘上,有一座霸王祠,汉唐始建,后世续修,延传至今。
应该肯定,当时项羽在乌江完全可以渡过江东,一切重头再来,如果项羽有这个夺取天下的雄心,他或许会选择渡江求生。尽管他是个有种种缺点的人,但他最闪光的是首先有真性情。因为有情,虞姬的死让他彻底失去了求生的意志,有船亦不渡。
后人因怜虞姬,谱成词曲,歌咏其事。所以曲谱中有“虞美人”一调。又相传楚地生有一种香草,花叶两两相对,人若向之唱“虞美人”曲,此草便应声自舞,又名之为“虞美人草”。因为在所有正史里都未明确提到虞姬最后葬身何处,所以几百年来成为人们猜度的一个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