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22勇士为什么只给出18枚奖章?
泸定桥又称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动工兴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泸定桥竣工之际,康熙皇帝亲自为该桥题写"泸定桥"桥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两岸谷壁陡峭,险峰兀立。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长的一座桥梁。桥体分别由桥身、桥台、桥亭三个部分组成。桥身,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是泸定桥的主要组成部分。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是红军在安顺场抢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然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当急之下,要于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决定后,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
1935年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王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你们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接令后红四团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飞夺泸定桥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次胜利体现了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但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到底是21名,还是22名甚至是23名,也不是完全清楚的。
比如一八六期的《战士报》,上面写的就是“二连21个英雄首先爬铁链冒火过河”。现在,根据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将军发表在《星火燎原》上的著名回忆文章《飞夺泸定桥》,人们把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定为22名。
根据杨成武、罗华生等老将军们的回忆,飞夺泸定桥22勇士中,有4个人的名字是可以记起来的,他们是:二连连长廖大珠,二连政治指导员王海云,二连支部书记李友林,及抽调支援的三连支部书记李金山。在解放后还找到了第5位勇士的下落,副班长刘梓华。
但22勇士为何只是18枚奖章?
据杨成武将军回忆,飞夺泸定桥战斗结束后,点名时发现,22勇士在战斗中牺牲了3名或4名同志,具体是3名还是4名,杨将军也记不清了。如果是牺牲了4名同志的话,那么剩下的刚好是18勇士!我们可以想像,在长征的特殊环境下,对牺牲同志的奖励既无法记入档案,也无法寄往家中,也许就只把奖章颁给活下来的同志,那么奖章也就只是18枚英雄奖章了。
回到北京后,记者在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找到了旁证,书中在写到飞夺泸定桥战斗时说道:“在这场拼死的攻击中,二十二人中有十八人活下来了,而且没有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