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红军干才陈伯钧:两年长征 读书见缝插针

11月26日是陈伯钧诞辰104周年。陈伯钧17岁时就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并被毛泽东选派第一批上井冈山去团结、改造袁文才的队伍。在红军中,他从排长、连长干起,一直当到军长、军团参谋长,26岁就担任军团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陈伯钧不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骁将,而且是一名具有革命知识分子气质的儒将。他爱好读书、善于思考、长于写作,在戎马倥偬中仍保持着记日记的习惯,他生前写下了数百万字的日记、文稿。他曾被毛泽东誉为红军“干才”。

被毛主席誉为红军“干才”

在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大会师前夕,毛泽东同志曾亲笔致函一位红军高级将领:“伯钧同志:闻你在六军,为红军庆得干才!你的身体好否?同志都相念的。我们都好,相见之期不远,愿共努力!此致革命的敬礼!”这位被毛主席誉为红军“干才”的传奇人物就是红六军团军团长、开国上将陈伯钧。

何以称陈伯钧“干才”?纵观陈伯钧的人生经历,他确实是一个实干、苦干、拼命干的人。长征前他就历经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开辟赣西根据地、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英勇作战,多次负伤,又经过万里长征的千锤百炼,终得锻造成红军之骨干、将才!红军长征时年仅二十几岁的陈伯钧,先后担任红一方面军十三师师长、五军团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九军参谋长、四军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军团长。他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直到将台堡三军大会师,随着红军三大主力的长征路线,曾血战湘江、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金沙、强渡大渡河、三过草地、两爬雪山。在三个方面军都任过职的红军高级将领中,他是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之一。

陈伯钧两年长征 读书见缝插针

陈伯钧是带着一批舍不得轻装的书踏上长征路的。除军情急迫以外,只要形势稍缓,他就不放过机会收集书籍。到兄弟部队参加会餐,他“会餐毕去军部找书籍”,虽只找到一本书,也被他记在日记上。驻军阿坝的一个多月,他“去各处搜集书籍”,果然在一位办过红军学校的同志那里找到几本书。另外,了解他爱读书的同志,也不时地送给他一些书刊报纸。

陈伯钧的读书时间,是见缝插针、废寝忘食挤出来的。行军、作战间隙,他忙完军务后会强忍困倦就着马灯读上几段书。部队短暂休整时,他结合下一步的行军、作战任务读书。负伤之后,动手术、养伤期间,他才可以一次几十页甚至多半本地读个痛快。

跨越时空的财富———陈伯钧上将留下的日记

陈伯钧日记的风格比较简练、真实,没有多余的修饰和叙述,但对他经历的大事都做了精彩的记录。陈伯钧以战争参与者的视觉大跨度地记载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进程。从1933年的反“围剿”斗争、惨烈的湘江突围,到举世闻名的长征、与张国焘分裂路线面对面的斗争,以及亲自率领千军万马参加著名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湘西剿匪的传奇式经历。作者在日记中,不仅有对战斗场面的记录,有党内生活的记载,还有对日常生活、同志间的关系、个人感情世界的描述,可以说,陈伯钧日记全景式地不间断地记录了他的军旅生涯,为我们研究那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在长征途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分为左路军和右路军,分两路北上。陈伯钧被分在张国焘领导的左路军中担任第9军参谋长。陈伯钧对张国焘暗地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非常气愤。他在日记中写道:“随军长、政委去张总政治委员处,听一般同志谈及一、四方面军纠纷问题,深为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