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古代名人乾隆、苏东坡都喜欢美食佳肴
公子宋:别拦着吃货吃东西,不然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
话说这个春秋郑国的公子宋有一个羡煞众吃货的特异功能,那就是每每食指乱动,一准过一会儿就能吃到好吃的。
有一天,公子宋跟子家两个人去觐见郑王,刚走到殿门口,公子的预兆就来了,食指大动。公子就跟子家说:“你看着,一会儿咱就有好吃的吃了。”进殿一看,果真郑王正炖王八汤呢,俩人相视一笑。郑王一看,好端端你俩这是乐啥呢?公子宋把食指大动的事一说,郑王这么一听,俩人就杠上了。
郑王说:“你不是特异功能吗?我就不给你,就不给你!你这特异功能它不灵”。公子宋一看,大王你不是故意整我吗?我非要吃,非要吃!就用手指沾了汤吃了,扬长而去。
回去公子宋一想,我这是作死的节奏啊,大王不打死我才怪呢!于是先下手为强,把郑王给杀了。食指大动和染指于鼎两个成语皆出于此。
食指大动
我去!本来还觉得公子宋和郑王两个人都萌萌的,怎么突然就反转了呢!听说过见色起意,为财起意,为口吃的也能把国君杀了,公子宋还真是天下第一人啊!那什么,谢朋友圈里那些号称吃货的家伙的不杀之恩,以后绝不拦着你们吃东西,更不敢抢东西吃!
乾隆:朕关注民生,更关注民食
我们知道,乾隆爷,那是出了名的喜欢微服私访。既然皇上大老远地体察民情,又怎能不顺便游山玩水一番呢?虽然贵为天子,毕竟也是肉长的,旅游也不过就是逛-吃-逛-吃。乾隆所访之处,基本也就被他吃了个遍,跟乾隆有关的美食故事也不胜枚举。像什么乾隆和鲫鱼汤啊,乾隆和松鼠桂鱼啊,乾隆和鱼头豆腐啊,一一讲出来恐怕要出本书了。
要说做个有权有钱有威严的吃货真是好!不光能给菜起起名,资助个餐馆,题个牌匾什么的,无意间还可能促成个新菜,比如龙井炒虾仁。
传说,一次乾隆下江南,身着便服,遨游西湖,来到龙井茶乡时,忽降大雨,只得就近在一位村姑家避雨。村姑好客,让座泡茶。茶是新采的龙井,用炭火烧制的山泉所沏,香馥味醇。乾隆吃货性子一下就犯了,心里打着小算盘:这茶能带回去喝就好了,可是刚喝了人家的茶还要,这不合适啊!我要说我是皇上她肯定给,可是刚出来微服私访就暴露身份更不合适啊!于是吃货乾隆就趁村姑不注意,抓了一把,藏在便服内的龙袍里。皇上,您觉得要不合适,就直接窃啊?
待雨过天晴告别村姑,继续游山玩水,玩着玩着肚子饿了,就在西湖边一家小酒肆点了几个菜,其中一个是炒虾仁。点好菜后乾隆忽然一拍大腿:哎!我这还有龙井茶叶呢。“来来来,小二,帮我泡个茶。”说着就撩起便服取茶。
小二一看:妈呀!这里面不是龙袍?接过茶赶紧进厨房面告诉掌勺的。掌勺的正炒虾仁,一听圣上驾到,阵脚都乱了,竟将小二拿进来的龙井茶叶当葱段撒在炒好的虾仁中。谁知这盘菜比平常更清香扑鼻,鲜嫩可口,再看盘中之菜,龙井翠绿欲滴,虾仁白嫩晶莹。乾隆连声称赞“好菜!好菜!”这盘忙中出错的菜,经数代烹调高手不断总结完善,正式定名为龙井虾仁,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馔佳肴。
龙井虾仁
不管有的没的,很多菜都喜欢把乾隆当作自己的代言人,乾隆爷还真是影响力最大的吃货之一啊。
张翰:就是任性!
此张翰可不是那位花儿少年、霸道塘主,而是西晋的文学家,字季鹰。
《晋书》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这就是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里的季鹰本尊啦。
当时张翰的官位是大司马东曹掾,也就是齐王司马炯的属官,虽然官职不高,但好歹也是个官。当时他在一年秋天,见秋风起,一时嘴馋,想起家乡现在正是吃鲈鱼脍的时候,于是官也不做就回家吃菜去了。吃货眼里,果真美食才是天下第一要事啊!
可能有人要说人家这是表达归隐情怀,鲈鱼什么的只是借口而已。但同样是归隐,为啥人家陶渊明就是“田园将芜胡不归”,李密辞官也是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唯独张翰,归隐的借口都如此特别,就为这口吃的,怎么说他才好嘛!
[page]
苏东坡:人生就是吃吃吃!
苏东坡也是一个吃遍大江南北的吃货。不过乾隆游山玩水是自发的,苏东坡游山玩水可是被迫的。
苏东坡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你看看,苏轼一生被发配到这么多地方,吃的地方美食自然也不会少。
苏东坡不仅会吃,还会发明菜,更会写菜。据说以“东坡”命名的菜有60多种。最著名的恐怕是东坡肘子了。苏东坡还为其作诗一首:“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肘子
如此有才气的吃货,虽说人生是坎坷了点,但也不影响他热爱美食之心,可谓文学和美食界的双瑰宝。
兰陵笑笑生:色,我所欲也;食,亦我所欲也
读《金瓶梅》真可称得上是一件各取所需的事情,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像吃货们,还是看看里面琳琅满目的吃的好了。
所谓食色性也,《金瓶梅》里“食”比“色”写得更勾魂:干蒸劈晒鸡、油炸烧骨、凤髓、烧脏肉酿肠儿、黄炒的银鱼、银苗豆芽菜、春不老炒冬笋、黄芽韭和海垫、馅饼、玫瑰饼、果馅椒盐金饼、丁皮饼、糖薄脆、白糖万寿糕、果馅寿字雪花糕、玫瑰元宵饼、香茶桂花饼、玫瑰八仙糕……
据说里面一共提到100多种菜,而且居然都有菜名。能记住如此多菜名,说作者不是吃货我都不信呐。
李渔:我为素食吃货代言
李渔不仅享受饮食之美,还遵循饮食之道。李渔《闲情偶寄》中的“饮馔部”,就是他讲求饮食之道的专著。于饮食中悟道,于一箪一箸中寻求恬淡自然,李渔可谓吃货中的道家。
“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风,人能疏远肥腻,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园,不使羊来踏破,是犹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与崇尚古玩同一致也。”这是李渔在饮馔部开篇的一段。
大家也看到了,李渔是个素食主义吃货。嗯,下次想吃蔬菜了就去读《闲情偶寄》吧!
[page]
金圣叹:来来来!我有要事相告
金圣叹他老人家真是太会吃了,连上了刑场都没丢吃货本质。
金圣叹身陷囹圄将被斩首,他看自己时日不多,便叫来狱卒“你过来,我有要事相告!”狱卒一听大师有要事相告,怎么着也是传世宝物的秘密或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吧?快快快!笔墨伺候!
这金圣叹,趴在狱卒耳朵边指着狱卒给的饭菜说:“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大有核桃之滋味。得此一技传矣,死而无憾也!”大师!人家狱卒墨都磨好了,您就给人家听这个!
不过花生米跟豆干同吃到底有没有胡桃滋味,我还没试过呢……
袁枚:雄起中国,指点全球,这说的就是我
袁枚更是不用说,《随园食单》完全就是清代日常饮食菜谱大全。会做饭的吃货最可爱,更何况袁枚这位烹饪专家。
《随园食单》这本书不但详细描述了326种南北菜肴饭点,还介绍了种种烹饪技巧。从选材到品尝,美食的酝酿到诞生的各个环节在这本书中都有涉及,简直不能再全。更重要的是,袁枚还把某菜什么做法,出自何家都写得清清楚楚,手残的吃货们可以欢呼了,因为这本食单简单易学,普通人都可以学习。
不得不提的是《随园食单》还是公认的提高烹饪技术、研究传统菜点以及烹制方法的指导性史籍。自问世以来,这部书长期被厨者奉为经典,英、法、日等语种均有译本。热爱美食,影响厨界,吃货界最高修养者非他莫属。《随园食单》也是吃货提高自我修养的必备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