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他们是怎么变成“奸臣”的

在宋朝,有两个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杨继业和岳飞;与英雄同时产生了两个臭名昭著的大奸臣:潘仁美和秦桧;这两个人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是千古的罪人,永远不可饶恕的。

杨继业的事迹虽然没有岳飞那么可歌可泣,但其后代延续的杨六郎、杨宗保,尤其是杨门女将,在民间造成的影响甚至超过岳飞;而在杨继业故事中的潘仁美,究竟是怎么样一个坏人,他究竟有多坏呢?

杨继业是戏曲中的名字,其真名叫杨业,是北宋名将。历史上的杨业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而成为北宋的重要军事将领。潘仁美也是戏曲中的名字,真名叫潘美,是一个文武兼备、战功卓著的北宋开国名将其战功远高于杨业,地位也比杨业高。公元986年,北宋兵分3路北伐辽国,潘美为西路军统帅,杨业为副帅。出雁门关后一路凯歌高奏,攻下多座城池。然而在辽军主力的反击下,宋军另外两路主力大军先后溃败;潘杨二将奉旨撤退,但要保护向南投奔宋朝的百姓一起撤退。由于辽军已经逼近,带着百姓又走不快,情况十分紧急。杨业提出一个方案:让潘美在一个有利的山谷设伏,自己到前方去阻击并吸引敌人,然后将敌人引到山谷,与潘美的伏军夹击敌军。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方案,然而在杨业前去阻击敌人的时候,潘美在皇帝派来的监军威逼之下撤离了山谷。当杨业把敌军吸引到山谷的时候并没有人接应,使得杨业被俘,绝食而死。舍身冒死去吸引敌人,这不是一般人敢做的。杨业能做到这一点,完全可称为大忠大勇的英雄而受后人的敬仰。

为此事潘美受到了降职3级的处分;杨业被皇帝追封了很多头衔和谥号。然而在后来的戏曲中,人们不愿将英雄被俘之情况搬到戏中,改成了杨业撞死于石碑;同时编出了他是由于受到奸臣的迫害才导致战败。经过一代代戏曲的改编,离事实越来越远,本来在杨业战败被俘这一事件中,主要责任是监军,当然潘美也有一定的责任,因此也受到朝廷降职3级的处分。

而在戏曲中潘美变成了一个公报私仇,陷害忠良的大奸臣。还编出了七郎打擂打死潘豹,潘仁美为报私仇以借刀杀人的方式,甚至里通外国,勾结敌人害死杨业和杨七郎等,种种罪名加在他的身上;之后的戏曲中还加上了六郎告状,寇准夜审潘仁美,最后编出潘仁美被杨六郎杀了。戏曲为了制造情节,编出了这么多事件,也把一个战功卓著的开国名将变成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大奸臣。

虽然这些情节是编造的,但对后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不仅歪曲了一个忠臣良将的形象,而且使得很多地方潘姓和杨姓的人不结亲。

再谈谈另外一个大“奸臣”秦桧。在南宋期间,英勇善战,坚决抵抗外族入侵的名将岳飞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被自己的朝廷处死的,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当时的宰相秦桧是负责审岳飞案的,最后岳飞被以法律中根本没有的罪名---“莫须有”,处死的。

在当时,秦桧官居宰相,而岳飞为枢密副使,且有少保的职位,也是一品大员,级别与秦桧是相当的,秦桧却以”莫须有“这样一个并不存在的罪名将岳飞杀了;这很明显,要杀岳飞的并不是秦桧,而是皇帝宋高宗要杀的;否则报上去的“莫须有”根本不是死罪,而宋高宗也批准了死刑。在当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年代,皇帝的要求是必须执行的,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皇帝命令的大臣才叫忠臣。秦桧接了皇帝的旨意要他杀岳飞,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哪怕将来遗臭万年,甚至被岳飞的部将杀死,也要执行;这按当时的制度,应该算是一个”忠臣“了。

而为什么秦桧用的是“莫须有”这个不伦不类的罪名呢?细分析,原因是秦桧并不想杀岳飞。皇帝宋高宗要杀岳飞,让下面的人状告岳飞,罪名是谋反。秦桧认真审理,推翻了谋反罪名,但由于皇帝要他杀,不杀就是违旨,假如他按照下面报上来的罪名,大笔一挥就结案,对皇帝就可以交代了。但如果这样的话,情况就严重了,因为在当时谋反可是大罪,按谋反罪处理的话,要株连九族,不仅岳飞及他的家族后代,父母的家族以及妻子外家家族等成千上万的人都有可能被牵连,被杀的人就多了。所以秦桧否决了谋反罪的罪名;以”莫须有“这个罪名上报给皇帝,意思告诉皇帝并不存在谋反行为;而一心要杀岳飞的宋高宗不管什么罪名,都批了死刑,就这样,岳飞被处死了。

后来的岳飞的孙子岳珂在写其爷爷的传记时,不敢写是皇帝要杀岳飞的,就把岳飞被杀改成是被奸臣秦桧害死的;而秦桧为了保全岳飞家人性命用的”莫须有“罪名成了秦桧最大的罪过。随着岳飞传被戏剧和评书推广,编出了的故事越来越多,秦桧的名声也越来越黑,最后被当成大奸臣和卖国贼铸造成一个丑陋的铁像跪在岳飞高大的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