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真的是唐朝和亲公主开辟的东北亚丝路吗?

武则天时期平定了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的起义后,两藩都归顺了唐朝,唐玄宗时期,开始将宗室女或者和皇帝沾亲的未婚女孩封为公主,嫁给两藩头目和亲。唐玄宗的这一举动,即保持了边境的安定,又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和亲公主们带来的以丝绢为主的大量陪嫁和不断接受的赏赐,成了从长安开始的丝路向东北亚地区延伸的主要货物。在营州一带开辟的傕场也极大的促进了这条丝路的繁荣。第一个娶到唐朝和亲公主的是契丹首领李失活,可惜记载的不详细。开元十年(722年)四月,契丹首领李郁于(720一724年)亲自到长安请求和亲,唐玄宗二话没说,当即就答应了,还授予他为左金吾员外大将军兼静析军经略大使。五月,把燕郡公主嫁给李郁于。

燕郡公主的母亲余姚县主是唐玄宗的堂妹。按照辈分,唐玄宗是燕郡公主的舅舅。燕郡公主和李郁于结婚两年,李郁于就去世了,他的弟弟李突于继位(724一725年),按照当时风俗继续以燕郡公主为妻。开元十二年(724年)三月,唐玄宗派人带着五万绢绵赐给燕郡公主、李突于及契丹部落酋长等,而契丹也以土特产品回报中央朝廷,这就是唐朝中央政府和两藩朝贡贸易的开始。

李突于和燕郡公主后来双双去了长安定居,李邵固被拥立为契丹首领。开元十三年(725年)初冬,唐玄宗将外甥女陈氏封为东华公主嫁给李邵固。从《旧唐书·契丹传》所记载此事的时间顺序来看,李邵固和东华公主是在长安完婚的。李邵固回到契丹后,便派牙官可突于入朝长安,贡献契丹的土特产品。唐朝同平章事(同平章事相当于现在主管外交的国务院副总理的官衔)李元紘对可突于不屑一顾,导致可突于对唐大为不满。可突于是个非常机智性格暴躁的人,号称契丹战狼,哪里受得了李元紘的这般慢待。于开元十八年(730年),借机杀死李邵固,率领部落投靠突厥。机智的东华公主逃奔平卢军,由平卢军护送回到长安。从此唐与契丹展开了长达四五年之久的战争,草原丝路因此而中断。最后由于可突于被牙官李过折杀掉,战争宣告结束。新立的契丹首领和奚王每年备下厚礼向唐朝朝贡至少一次。草原丝路从此又开始畅通了。

奚族在唐朝初年就向唐朝纳贡。贞观年间,他们的酋长可度者请求归顺到内地,唐太宗指定一块地皮建造饶乐都督府,以可度者为饶乐都督,并赐姓李氏。武则天时,奚族曾配合契丹反唐,归附突厥。开元三年(715年),奚族首领李大辅(?一720年)派粤苏梅落到长安要求脱离突厥,归顺唐朝;唐玄宗封李大辅为饶乐郡王。同年十二月,唐玄宗诏令,次年二月五日将固安公主嫁给李大辅。

婚礼安排在东京洛阳举行。河东少尹慕容珣作男方证婚人,洛阳令薛曦为副证婚人;少监李尚隐作女方证婚人,河南县令郑睿为副证婚人。当时的习俗是结婚男女双方都有正副两位证婚人。完婚后,唐玄宗派右领军将军李济特持节(代表国家仪仗)护送他们回到奚地。这位固安公主姓辛,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不是很亲的关系),这与《新唐书·奚传》所称“宗室出女辛”是吻合的。开元八年(720年),契丹牙官可突于举兵造反时,李大辅在协助李娑固(当时的契丹首领)反击可突于,结果被可突于惨杀,他的弟李鲁苏继立(720一730年),统领奚族。按照奚族的风俗,哥哥过世后,弟弟可以娶嫂子为妻的习惯,李鲁苏仍然以固安公主为妻。

当时,李鲁苏的牙官塞摩羯野心很大,也想效仿可突于造反,企图发动叛乱,谋杀李鲁苏,投奔突厥。但是固安公主异常聪明,识破他的阴谋后,准备酒席,大会宾客,邀请赛摩羯参加。在宴会上,固安公主暗地里指示心腹乘机把赛摩羯刺死。她的这一举动,不仅保证了奚族内部的安定,而且也稳定了奚族和唐朝的臣属关系,意义十分重大。唐玄宗为了嘉奖固安公主:“赏赐累万”当时的累万都是指的丝绢。并且重开了傕场,双方的贸易关系得到了恢复。固安公主杀赛摩羯后,得到了唐玄宗的重赏,赢得了唐朝君臣的尊敬和爱戴,同时也受到了奚族民众的爱戴。心胸狭窄的固安公主的嫡母开始嫉妒公主,经常与公主争论不休,而且还到唐玄宗那里告状,说固安公主居功自傲,作威作福,惹得奚族百姓不满,唐玄宗偏信一方说辞,诏令固安公主与李鲁苏离婚。固安公主与李鲁苏离婚后,唐玄宗又把唐中宗的外孙女韦氏封为东光公主嫁给李鲁苏。

东光公主的母亲成安公主是唐中宗的第八女,因为这种关系,唐玄宗对东光公主和李鲁苏非常的优待。开元十二年(724年)三月,唐玄宗特派使臣带着三万段绢锦赠给奚,并且对分配对象、数量及原则作了详细规定:“奚有五部落,宜赐物三万段,先给征行游奕兵及百姓,余一万段给东光公主饶乐王、衙官、刺史、县令“。分配时“务令均分,给讫奏闻”。由于分配合理,促进了奚族的生产积极性,牛羊数量增加很快,对朝廷的朝贡也更为殷勤。通往东北亚北部的草原丝路此时显得格外繁忙。这条由唐朝和亲公主开辟的丝绸之路被称为东北亚丝路的北路。

竟如此开放!唐代的女人们究竟讲不讲贞操?

唐朝在婚姻自由表象下,仍然还有为数不少的女人坚守着三从四德,她们不惜用生命为代价,捍卫着封建礼制,这怎么能说唐朝的女人不守贞操呢?历史告诉人们,冲破婚姻的束缚寻求自由和宁愿守寡苦守贞节的共存现象,是唐代婚姻的真实写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唐朝是一个妇德严重失范、女性不守贞节的自由时代,皇室乱伦、公主再嫁、庶民离婚、情人私奔的故事不胜枚举,“脏唐”的评价更是有力佐证,说唐代的女人也守贞操、讲妇德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

影视剧截图

到了泱泱大唐,封建礼教的枷锁已在中国人的脖子上套了几千年,贞操妇德已渗透了每个女性的细胞,纵然胡风再猛,这些传统的礼教也不可能顿时消声匿迹,这是一个常理的推断。事实正是如此,《新唐书列女传》的一些记载就证明,说唐代的女人一点贞操也不守,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影视剧截图

房玄龄是初唐名相,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他出道前曾得过一场大病,在小命难保之时,对老婆卢氏说:“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居,善事后人。”卢氏一听老公劝她改嫁,哭着走进帐中,用刀子把自己的眼珠子剔了出来,交给玄龄,借以表明忠贞不二。

这种用自残方式宣示贞操的例子远不止一处。楚王灵龟的妃子上官在老公死后,几个兄弟商量说:“妃少,又无子,可不有行。”她一听,哭泣着说:“丈夫以义,妇人以节,我未能殉沟壑,尚可御妆泽、祭他胙乎?”说着说着,就要把自己的鼻子割下来,家人不再强嫁。

更奇怪的是,还有女人一听说二婚再嫁就装病的。崔绘的妻子卢氏,老公死后,家里人想把她嫁出,卢氏一听说,马上装病,才躲了过去。她的姐夫是工部侍郎李思冲,姐死后,姐夫发迹,想纳卢氏为继室,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大家也都说这桩婚事很不错,可这个女人就是不愿意,把自己弄了一脸粪,吓退了姐夫。

更多的动人故事则是女人被贼寇掠走后,不愿意受污而被刳心、肢解、跳河、赴火的,这也是其他朝代贞女传中常常见到的先进事迹,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倒是有一个人物的故事值得一提。

有一个姓李的贞节妇,十七岁嫁人,不到一年老公就死了,一天夜里,他忽然梦见一个男子向她求婚,她没有答应,可后来又做了几次相同的梦,这个女人怀疑是因为自己长得好,才引来可怕的男人,于是把头发截掉,穿上麻衣,不再化妆,垢面尘肤,像个活鬼,从此就不再梦见男人求婚的事了。

影视节截图

诸如此类的故事不难看出,唐朝在婚姻自由表象下,仍然还有为数不少的女人坚守着三从四德,她们不惜用生命为代价,捍卫着封建礼制,这怎么能说唐朝的女人不守贞操呢?历史告诉人们,冲破婚姻的束缚寻求自由和宁愿守寡苦守贞节的共存现象,是唐代婚姻的真实写照,也是一个令人感到矛盾的历史问题。

影视节截图

唐代的婚姻观出现两面性,可以在《唐律户婚》中找到理由。这部唐代的婚姻法挂着自由的羊头,卖的却是封建礼教的狗肉,本身就是一个畸形的胎儿。其中的“若夫妻不安谐而和离者,不坐”的规定,让很多人相信,唐朝真是一个爱情自由的朝代。

然而,当看到出妻的七项规定不难发现,女人和其它朝代一样,仍然是男人身上的附属品,她们的命运牢牢掌握在男人的手中,这和其他朝代没有什么不同。而其中的誓心守志、夺而强嫁要判刑的规定,更让人们看到了这部法律的真面目,大唐倡导的仍然是三从四德的那一套。

唐代女人固守贞操是有法律基础的,不少女人也是这样做的,这只是女人固守贞操的一个方面。如果翻开历史的一页,人们还会发现,唐朝的女人之所以傻傻地自残殉情,与当时倡导的婚姻导向不无关系。唐朝喜欢表彰什么样的女性?《新唐书列女传》就有答案。

从其中的记载看出,殉情自残的越严重,自杀得越精彩,皇帝就越高兴,不仅赏赐财物,还要免其徭役,以阙表门。这也是唐代贞女辈出的一个原因之一。如果说唐朝对女人的三从四德放任不管,这是说不过去的。

古人说:富贵不能淫。很多时候这句名言只是一个理性的口号,真正做起来是很困难的,“一富贵、就想淫”对很多朝代的很多人来说,就像是一个怪圈,想跳出来都很难,鼎盛的大唐更不例外。

影视节截图

物质的极大丰富、广泛的对外交流、胡风的强大影响,这些都是促进大唐婚姻开放的外部因素,而皇宫乱伦的带头作用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只不过,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以皇室为核心的开放婚姻,而往往忽略的,则是民间固守的封建礼教。

影视节截图

在封建社会,唐朝的婚姻法算是一部好经,可首先念坏这部经的却是歪嘴的皇室。他们一方面寻找着自己的刺激,别一方面却叫嚣别人守操,同一朝代,两个标准,这正是唐朝婚姻现象矛盾百出的真正原因。

如果说唐朝的婚姻是开放自由的,这说对了一半,如果说唐朝的女人不守贞操,这也只说对了一半,淫妇与贞女同在,自由与枷锁并存,这才是真实的唐朝。宫室内外的绯闻,只不过是盛开在枷锁上的玫瑰,多成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民间女性的殉情,则是婚姻自由幌子下凋谢的枯叶,没有多少人在乎它。知白守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