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三国密史:他除掉了魏延却又死于自己多嘴

公元234年,还在北伐途中的诸葛亮,终于不用再为兴复汉室而辛勤努力了,长久的高负荷工作彻底压垮了他的身体,诸葛亮含恨离开人世。诸葛亮不用再费心费力了,不过,蜀汉的将军和大臣们却得解决诸葛亮去世后即将面对的两大难题。一个是让蜀军安然撤退,避免魏军的追击。另一个就是要约束蜀军大将魏延,避免他不听号令,必要时候可以伺机除去。这两大难题一个对外,一个对内,要对付的都是顶尖的人物,着实不好办理。好在诸葛亮临终前对于后事有所安排,蜀军才不至于乱了阵脚,而负责执行解决这两个难题的人就是当时蜀军的长史杨仪。杨仪字威公,他做事机敏干练深得诸葛亮器重,每次出征诸葛亮都会让他规划调度,杨仪几乎不用怎么思虑,片刻间就能将这些琐碎公务料理好。

杨仪剧照

在诸葛亮去世后,杨仪临危受命,整军撤退,在司马懿追来时,他结阵迎敌,司马懿拿不准虚实,不敢继续追击,杨仪也徐徐后撤,保全了蜀军。在设疑兵忽悠司马懿的时候,杨仪也对内封闭消息,派遣费祎来到魏延军中探听他的动向,魏延本就想自领一军完成北伐,诸葛亮死后,自认为无人可以节制自己,更是倾向于继续北伐。再加上魏延和杨仪本就不合,他十分瞧不起杨仪的为人,更不愿意和杨仪共事。费祎探明魏延口风之后,借机就回到了杨仪处讲情况进行了汇报。

此时魏延已经确定诸葛亮的死讯,也知道了杨仪已经率领主力回撤,他十分恼火,迂回赶到杨仪千面截住杨仪归路。两军刚一交战,魏延的兵马就溃退败走。杨仪派马岱追杀魏延,斩其首级,并夷灭魏延三族。至此杨仪出色的解决了这两个内外难题,保全蜀军安然回国。杨仪回国之后,自认为自己全师回国,斩杀魏延,有功于国家,他应该代替诸葛亮主持蜀国国政。但是诸葛亮对于这点也有安排,指定的接班人是蒋琬。诸葛亮认为杨仪为人偏狭,不能容物,难以统领蜀中群贤。

魏延剧照

杨仪对这个安排很失望,因为在刘备时代杨仪就是尚书,当时蒋琬只不过是副手,后来都是作为参军、长史的时候杨仪也都是承担主要工作,所以他自认为功劳大于蒋琬,才能高于蒋琬,结果临了自己成了蒋琬的手下。更让他失望的是回国后的给他的官职是中军师,是一个闲职并不统领具体事务,只是摆设。

[page]

人啊,心中有了怨气,行为就会渐渐失去理智,杨仪将自己的郁闷不满,经常对身边的人讲,讲的声情并茂,言辞激烈,吓的身边的人都不敢接话茬。

这时候专业口风探听人员费祎再次出场,不过这回立场可不一样了,之前他是代表杨仪去问魏延,现在他是代表皇帝去问杨仪。此时的杨仪已经成功的化身为祥林嫂,除了自己的苦闷牢骚,什么都不顾忌了,他还认为费祎和自己关系不错,越说越激动,越说越不加节制,直至说:

魏延剧照

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事宁当落度如此耶!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魏延剧照

费祎等的就是这句话,稍微安慰几句以后,也顾不上杨仪还没讲过瘾,转身回家就将杨仪的话转述上表给皇帝刘禅。刘婵还是颇有几分其父的气量,杨仪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也没有杀他,只不过将他贬为庶民,流放外地。按理说皇上不杀你,你就消停消停吧,杨仪此时已经成为祥林嫂重度患者,还上书继续诉苦毁谤,说的话也是越来越离谱。刘禅就是脾气再好,你也不能这么唠叨没完啊,得嘞,您老人家就进监狱里养老去吧,杨仪至此彻底绝望,自杀而死。

杨仪本来是国家功臣,在国内享受殊荣,结果因为嫉妒,因为小气,竟然一步步沦为满怀怨恨的祥林嫂,说话嘴没有把门的,有些话是随便乱说的么?正所谓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杨仪人生的惊天转变,一方面因为他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就是他不知道多嘴多言,交浅言深的后果,虽负济世之才,还是难免下场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