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趣谈:男人拜倒女人石榴裙下有何典故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俗语。这句俗语的产生,与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杨玉环有关。
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西绣岭、王母祠等地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朝中大臣对此很是看不过去,对杨贵妃怨言日生,杨贵妃为此很不高兴。
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个典故其实起源于中国
一天,唐明皇邀群臣宴会,请杨贵妃弹曲助兴。杨贵妃在曲子奏到最精彩动听之时,故意把一根弦弄断,使曲子不能弹奏下去。唐明皇忙问是什么原因。杨贵妃乘机说,因为听曲的臣子对她不恭敬,司曲之神为她鸣不平,故把弦弄断了。
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贵妃,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个典故其实起源于中国
因为杨贵妃平日总喜欢穿绣有石榴的裙子,所以那些大臣私下都用“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话来开玩笑。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她那传奇的一生曾触发无数文人骚客的才情,为之吟诗作赋。
曾几何时,长生殿里欢歌笑语,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月下海誓山盟,“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那这段看似纯真的感情是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呢?
杨贵妃剧照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转瞬之间,洛阳失陷,潼关失守,叛军呈现势如破竹的态势。于是,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逃离京师长安。途至马嵬坡时,六路兵马在禁军将领陈玄礼等人带领下发生哗变,卸下兵器,以表示对杨氏兄妹专权的不满,要求处死杨氏兄妹。
看到此景,唐玄宗为稳定军心,迫于无奈,只得与杨贵妃诀别,赐贵妃三尺白绫自缢。杨贵妃听玄宗赐她一死,哭成个泪人,跪倒在玄宗面前,苦苦哀求。玄宗凄惨地说:“贵妃,我顾不得你了!”杨贵妃见难免一死,便请求玄宗让她到佛殿祈祷后死。玄宗准许,命高力士引贵妃到佛殿。
杨贵妃剧照
历史总是充满了传奇色彩,后人在编纂杨贵妃的故事时,为她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话说杨贵妃在高力士的带领下,向佛堂走去。她一边走,一边哭,而且回头望一望,希望有奇迹出现,可是她失望了。当她走到头门时,只见门两边卧着两个怒目圆睁的石虎,她凄凉地说道:“石虎呀石虎!难道你们也都像圣上一样寡恩少义,冰冷无情?”话音刚落,出现了奇怪的现象,石虎不见了。
杨贵妃剧照
待她走到二门时,看见四个面目狰狞的守门金刚,又说道:“金刚呀金刚!难道你们也都像君王前凶恶的臣仆一样狠,和我一个纤弱的孤女过意不去?就没有一点怜人之心,同情我玉环死得冤?”这时,只见4个金刚眼里也被感动得扑簌簌流下串串泪水,不一会儿地上就有一摊水了。更为奇怪的是,金刚一个个扑通倒下了。在贵妃死后,金刚泪水化作一汪清泉,长年不断,这就是为后人所熟知的四郎泉。
走到三门,只见大殿上灯明烛亮,香烟缭绕,此情此景,让杨贵妃越发感到凄凉,悲怨一齐涌上心头。她拈香跪倒,磕头祷诉:“佛爷呀佛爷!你在此受不尽人间的供果、香烟,独享清闲,有灵何不睁眼看看世间有多少屈和冤?我玉环本也是官家女,十六岁选进宫内伴君王。君王高兴时,曾在长生殿内歌舞共寻欢,月神下明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怎奈渔阳战鼓起,圣上把二十年的恩情全忘完,只顾自己抛玉环……佛爷呀佛爷!想我玉环在人间造孽深重,遭此下场在于天数,死时不能见爹娘,死后无人送纸钱。你若在天有灵,愿我死时天降倾盆雨,冲去我身上的恨与羞,洗去我的仇和冤,清清白白地到阴间。”话音未落,只见殿外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而至。
杨贵妃剧照
佛殿内的高力士连连喊道:“贵妃娘娘,快些吧!下雨了!”杨贵妃昏昏沉沉地走到佛殿院中,见高力士已在一棵梨树上把白绫系好,此时心中如万剑齐扎,六腑翻动,于是她长叹一声,向马嵬驿方向跪倒说:“圣上呀圣上!玉环伴你二十年落得如此下场!”说完,杨贵妃虽有满腔悲愤,但却无从选择,便自缢于梨树。
一代佳人就此香销玉殒。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长生殿美梦就这样被打破了,他们的爱情终究没有禁住考验,可怜的杨贵妃不仅是政治的牺牲品,也是爱情的弱者。
- 上一篇:婉容与侍卫私通 溥仪带绿帽为什么不生气?
- 下一篇:明朝名妓的惊人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