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一个卖国贼卖了一块地方 让各国相争400年

我们现在说起燕云十六州地区,可能大多数人已经不是很熟悉了。它的位置大概就是现在的北京和河北一带。这些地方就是北方的那些蛮夷南下进攻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中原王朝天然的屏障。公元936年,后唐时期的石敬瑭作为河东节度使,为了能够凭借契丹的势力灭后唐登上皇帝的宝座—既后晋高祖,就用这个重要的战略重地作为交换条件达到了他的目的。不得不说,石敬瑭是个彻头彻尾的卖国贼,他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将北部边境的天然防御屏障拱手让给了外族,使得中原的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契丹没有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他们原先久攻不克的战略要地,自然就满足了石敬瑭的野心,让他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定都汴梁,国号大晋。                                燕云十六州但是事实上石敬瑭即使当上了皇帝,也没有摆脱契丹人的对他的控制。石敬瑭只做了八年的儿皇帝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石重贵继位之后对契丹的态度就开始转变了,从原来的谄媚变成了自主独立。不再对契丹称臣,想要彻底摆脱契丹的控制。契丹看到这个臣下要造反,马上出兵讨伐,想要用武力镇压。刚开始契丹人是节节败退的,但是最终由于大将杜重威叛变使得主力部队完全丧失战斗能力,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败局,继位没多久的皇帝和他的皇室成员都被俘获到了契丹。契丹人建立的辽朝控制了这个重要的战略地位之后,凭借它对中原不断进行进攻。为了能够遏制敌人不断向南发展,收复燕云失地就成了当务之急。第一个开始用武力收复燕云失地的皇帝是周世宗柴荣(921年-959年)。为了能够平定北部边境的战乱,彻底解决燕云的问题,这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在954年既显德元年亲自率兵出征,连战几场都大败敌军,西败后蜀,北破契丹,南摧南唐。正当他准备趁胜追击时却不料得了重症,不得不尽快班师回朝,更令人觉得惋惜的是,没过几年他便病逝了,年仅39岁。

[page]

这样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如果不是意外离世,凭借他个人的军事和政治上的才能,收复燕云剩下的13州失地是极有可能的。可惜历史就是历史,不容假设,任何人也都篡改不了,我们后人也只能无奈的叹口气了!或许没有人能够想到,之后,宋朝的皇帝让这个悲剧再次上演。

周世宗在位的时候,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先北后南的战略步骤。但是他死后,960年,他的大将赵匡胤兵变之后建立了宋朝,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经历了前朝军事方面的战略,虽然他也明白燕云地区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是他还是采取的是先南后北的保守战略。毕竟他参加了之前对契丹的所有战争,对敌人的实力和战斗力都非常的了解。自己的国家刚刚建立,还没有站稳脚跟,如果不顾实际情况就贸然去和强敌作战,稍有不慎不仅连失地收复不了,甚至会危及到自己的政权。倒不如先向南发展顺便壮大自己的势力,回过头来等有了实力再向北发展也为时不晚。这也是当时最现实也是最务实的策略了。虽然直到他去世几乎也没在北方用兵打仗,但是确实是实现了统一南方的愿景。我们不能单凭这一点就对赵匡胤产生偏见,其实他对收复北方的那些失地还是有着强烈的愿望的,毕竟他作为曾经的武将,是最了解那个地方在战略意义上的重要性了。他在向南发展的时候,专门设立了一个仓库存放南方各国的金银财物,目的就是要用这些财物从契丹人手中换回燕云地区,如果对方不同意,就用这些财物扩充军队用武力来收复。可令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后,他的子孙们既没有用这笔钱赎回失地,也没有去招募将士试图用武力收复。而是将这些他辛辛苦苦积存了一辈子的钱财源源不断的送到了契丹人的手里,以求苟且偷生。周世宗和赵匡胤这两位皇帝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失地可谓是殚精竭虑,他们耗费了一生的心血,对收复北方失地作了精心的准备,但是上天却没有给他们很好的机会让他们一展身手。实在是令人惋惜啊!1368年,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00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地区得以重回汉人手中。满清入关之后,燕云十六州再次被非汉族统治长达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