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秦军箭阵秦军横扫六国的利器是这两样

130

自打电影《英雄》以艺术形式呈现了秦军齐射的景观后,各大门户网站的历史频道以及各大历史论坛的贴吧里,就接二连三地翻滚着一个从未见诸史书的现代新名词:秦军箭阵。

网络配图

秦军有弩有箭,这个不假。但所谓的秦军箭阵就无从谈起了。《春秋》里没有记载,《战国策》里没有记载,《左传》里没有记载,《史记》里没有记载,《资治通鉴》里也没有记载,甚至就连《东周列国志》这样的历史小说里也没有记载。往深里说,把中国所有的史书翻一遍,你也找不到“箭阵”这个词。不说历史记载,就拿常识来说,你说秦军齐射,这是有的,可是箭阵哪里来?阵这玩意儿,得有图,有变化,比如一字长蛇阵、八卦阵,等等。如果箭阵成立,那么图呢,又是怎么变化的?

[page]

所以,综上,秦军是有箭无阵。你说秦军弩箭,这个的确有,你说秦军箭阵,亲,这个真得没有!

秦军的武力的确强大,除去战斗精神以及奖惩制度的激励外,秦军的武器也十分先进,之所以能横扫六国,靠的是下面这两样神器:

网络配图

神器一:青铜长剑。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尚处于青铜器时代。所以,那时列国军队装备的都是青铜短剑,普遍宽而短。比如春秋末期最负盛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短剑呢,就不能铸长一点吗?其实是可以的,想铸多长都可以,但问题是,青铜的硬度不够,做的太长了,非常容易折断。所以,你看同时期罗马军队用的刀剑,也是短的青铜剑。

但秦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秦剑做的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在战国七雄里,只有秦国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当手持长剑的秦军与手持短剑的六国军队对抗时,因为剑身长了不止一点点,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page]

还记得荆轲刺秦嘛,史书上有一个细节:刺客荆轲手持匕首,绕柱奔逃的秦王嬴政企图拔剑还击,三次拔剑而剑竟然不出。为什么拔不出,因为嬴政背的可是一米多长的青铜剑。在刺客紧逼奔跑中,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确实不容易。

网络配图

神器二:秦弩。首先,大家要知道,战国时已经有弩了。但不是只有秦国才有弩,其他六国军队同样也装备有弩。但秦弩要比山东六国的弩好,原因有两个:其一,经过改良,秦弩用一只手的力量就可以上弦,射程能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要比六国的弩操作简单且射距长;其二,秦军的箭头是三棱形的,这样设计的好处一是能够最大程度地抵消空气阻力,增长射距,二是切割力强,箭头能轻易穿透敌军铠甲,直达人体,三是形成了放血槽,一旦射中敌人,则血流不止,很快就能使敌人丧失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