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海瑞以一人之力对抗明朝的官场潜规则 为什么说海瑞是一清官而不是一个好官呢?海瑞比包拯差在哪?

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历史上,清官通常被认为好官,有人将其等同于“良吏”或“能臣”。不过,历史的另一面,往往并不是这样,清自然是好的,但古代清官并不一定是良吏,也不一定是能臣。

作为一个清官,海瑞无疑是合格的。在明朝那个众人皆贪的年代,海瑞能够坚守本心,出淤泥而不染,的确难能可贵。据史料记载,海瑞生活简朴,穿布袍、吃粗粮,连吃的菜都是让老佣人亲自去种。只有当老母亲过寿时,他才舍得去割二斤肉,连上司浙江总督胡宗宪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在初次步入官场时,他就能够为民请命。淳安知县任上,他重新清丈土地,减轻农民负担,使得逃亡民户又回到故乡。

作为一个地方官吏,他不唯上、不唯权,当严嵩党羽、都御史鄢懋卿出巡两浙、两淮盐政时,一路上威风凛凛,处处吃拿卡要,但到了淳安县,海瑞却故意拿简陋的酒饭招待他,还宣称县衙狭小容不下太多车马。鄢懋卿气得七窍生烟,却拿海瑞没办法,因为他早就听说了海瑞的大名。当他出任应天巡抚时,江南的贪官污吏惧怕海瑞的威名,很多都自行离职。连富商大户都赶忙把家门口的朱漆招牌换成了黑色。面对有提携之恩的往日宰辅徐阶,海瑞也毫不手软,逼徐家退出赃银。同时他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替百姓伸张正义。

而除了为民请命之外,海瑞也没忘记明朝“文死谏,武死战”的传统。眼见嘉靖皇帝整日痴迷道教,飘飘欲仙,不理朝政,海瑞便将家人托付给朋友,在棺材铺买好了棺材,打算进行“尸谏”。他在《治安疏》中痛骂嘉靖皇帝迷信巫术、奢靡腐化的生活作风,并说:“天下人对你不满已经很久了!”

嘉靖皇帝看完《治安疏》大怒,对左右的人说:“赶紧把他给我抓起来,别让他跑了!”身边的太监说:“此人向来有愚名,在上谏之前就知道自己活不了,所以早就为自己买好了棺材。他和妻子已诀别,奴仆也已遣散,所以是不会跑的!”嘉靖听说海瑞这是打算利用自己来换取贤名,便说:“此人可与比干相比,但朕可不是商纣王!”后来嘉靖生病,心情烦闷,还是将海瑞下了诏狱。等到嘉靖驾崩,海瑞才被释放出来,此后他继续为民办事。

海瑞是清官没错,但要说他是好官,还有待商榷。他在惩治贪污腐败的过程中确实下了很大功夫,但往往是矫枉过正,搞一刀切。如他在出任应天巡抚期间,打击豪强势力,推行“一条鞭法”,安抚穷困百姓本是好事,但因为他个人对豪强抱有太大的敌意,所以导致被一些奸民钻了空子。部分奸民本就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但看到海瑞打击豪强地主,便趁机进行诬告,导致很多世家大姓之人被冤枉。

而在断案的过程中,他不是抽丝剥茧去查询真相,而是带着同情弱者的心态去审案。如处理疑案时,他的断案原则是:“与其冤屈兄长,宁愿冤屈弟弟;与其冤屈叔伯,宁愿冤屈侄子;与其冤屈贫民,宁愿冤屈富民;与其冤屈愚直,宁愿冤屈刁顽。”处理产业纠纷时,他的断案原则是:“与其冤屈小民,宁愿冤屈乡宦。”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有钱人,海瑞在处理案件时便会先入为主的将你判定为嫌疑人或罪犯。就这种判案方式,得有多少人被冤枉?

而除了这些之外,海瑞在生活上的作风也受人诟病。海瑞一生共娶妻三人,小妾二人。但第一任妻子许氏因只生了两个女儿,被海瑞休了;第二任妻子潘氏进门不到一个月,被赶出家门;第三任妻子王氏为海瑞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于隆庆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晚去世。海瑞说王氏是病死的,但有传言说王氏是上吊自杀。

而在王氏死前十一天,海瑞的小妾韩氏也是上吊自杀。家中妻妾不是被赶走、休掉,就是上吊自杀,可见海瑞的家庭氛围是存在问题的。而且据明代姚叔祥的小说《见只编》介绍,海瑞仅仅是因女儿从家中男仆手中接过一块饼,便逼5岁的女儿饿死守节。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海瑞的性格明显是存在问题的。

海瑞比包拯差在哪?

首先,海瑞人际关系上不如包拯。

包拯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就考中进士,但因考虑到父母年迈,就请求就近任职。朝廷改任他为和州税监,但父母还不想让他离开,包拯索性就辞职回家为父母养老。等到包拯为父母守完丧后,他当年的同僚们早已身居高位。当他复出后,很多政治资源可利用,同榜进士中,官至宰执者就多达7人。后来包拯与宰相文彦博结了儿女亲家,无后顾之忧,更敢甩开膀子干了。

而海瑞入仕的过程却很艰难,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写了批评时政的文章,所以他一直没有被录用,直到48岁了才被任命为淳安县令。而他又不屑于阿谀奉承,所以在朝中也无帮无派,更无政治资源。在偌大的明朝,他就有如孤胆英雄。他每一次的升迁,并非是上司们的赏识,而是高层们彼此斗争妥协的结果。由于他为人太刚直,不知变通,所以高拱张居正等人也不愿用他,他就只能在下层打转。

其次,海瑞业务能力上不如包拯。

包拯这个“青天”是靠着断案入神得来的,实至名归。而海瑞却是因为让绝大多数底层人民满意,成为了“青天”。如咱们前文提到的海瑞断案原则,他根本做不到公平公正,只是自以为“公平”。而且在判案的过程中,海瑞不知变通,只知照章办事。

如海瑞规定:民间争议的解决必须以书面契约为依据。但当时民间老百姓借贷之间是很少通过书面契约来进行借贷的,导致佃户不敢向业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贷方还款。一些有钱人利用农民不识字的弱点,偷偷将利息由一钱改为三钱,海瑞也会依照契约去判定农民还债主三钱。他最多能帮农民做的就是凑点钱给农民,同时私下叮嘱债主少收点。而如果是包拯的话,便会以契约超过法定利率非法为由,判定债主违法,农民只需偿还本金即可。

然后,海瑞在处理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不如包拯。

虽然两个人都是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但骂的方式不一样。包拯骂宋仁宗,会让宋仁宗觉得包拯全是为了他和大宋朝着想。而海瑞骂嘉靖,却让嘉靖觉得自己就是个一无是处的昏庸君主。而且包拯懂得维护宋仁宗的尊严。有一次太后让包拯去杖打宋仁宗,包拯哪敢去干这大逆不道的事?但不打又是违抗皇命,于是他让宋仁宗脱下龙袍来杖打龙袍。没想到太后还挺高兴,说打龙袍就是打了皇上。但海瑞却完全不考虑嘉靖的感受,为了成全自己“忠臣”的名声,不惜以死进谏。不得皇帝的心,所以他一生难被重用。

最后,海瑞命运不如包拯。

诚然,海瑞身上有他的一些缺点,但他的清廉还是值得肯定的。他之所以在明朝难以施展拳脚,与当时的政治风气和统治者也有很大关系。包拯幸运地碰到了宋仁宗,唾沫唾宋仁宗脸上,宋仁宗擦干了继续听。而且当清官也能年入百万,不用为柴米油盐担忧。而海瑞却生在了低薪的明朝,统治者还是有点昏庸的嘉靖。所以二人存在差距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