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史上的乞丐产地却有豪华都城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传闻说凤阳县自古生产乞丐,朱元璋也不例外。后来他打下了江山后,心系家乡,在凤阳建都,而且规模要空前绝后的宏大。当时明朝都城南京则在凤阳建都以后,将变成陪都。
他的这个计划一经提出,除了少数淮西功臣老乡赞成之外,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反对,大家也提出了许多反对理由,有人说凤阳是穷乡僻壤,也有人说凤阳风水不适合天子居住,反正各种理由都有,只要朱元璋打消这个念头就行。但是朱元璋是皇帝,他坚持要这么做,就算大臣们再怎么反对都没用。朱元璋虽然口口声声说是凤阳离中原近,离淮河近水运便捷等,但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思乡心切。只有依从了朱元璋的想法。
网络配图
从洪武二年开始,朱元璋正式下诏书建设中都凤阳。按照朱元璋的设想,凤阳建成之后,成为明朝首都,南京降为陪都。朱元璋还发话,要倾尽全国之力,用最高标准、最好的材料建造史上最豪华的都城。一场动用了上百万人力的浩大工程正式启动。
凤阳古城遗址断壁残桓
在建都的同时,朱元璋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城市建好了,不能没有人,因为元末连年战乱,中原和淮河流域变成大片的废墟,人烟稀少。据史料记载,凤阳县在明朝初期所有居民加起来才有三千三百多户,人口才一万六千多,整个凤阳府九州十八县加起来不到13万人。这样一个凤阳,怎么能当都城?而且这还是朱元璋的老家。
靠当地人口慢慢发展繁衍根本不可能,移民则是能尽快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朱元璋针对凤阳就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移民(朱元璋针对中原地区的人口稀少,一共发起八次大型移民运动)。这六次移民,从山西为主的其他地区一共移民二十到三十万人,针对一个州县,移民规模如此之大,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page]明初,好多移民迁徙到凤阳
而凤阳是典型的鸟不拉屎的地方,多数人是不愿意来这里的,朱元璋在进行政策优惠的同时,采取强制移民的政策,不服从移民主张的,大多数被捆绑押送到凤阳,好多不服从命令的人被送入大牢,对于那些移民期间逃跑的,好多被处死。
网络配图
随着凤阳人口的不断增加,之前荒芜的田地都被大规模开垦出来,但是随着人口的过度增加,凤阳的现有耕地根本养活不了当地的人口,于是政府组织大规模开荒,好多荒山变成田地,由于人口太多,资源消耗巨大,山上的树木被砍伐殆尽,为了生活做饭,山上的草都被挖光了,自然环境破坏非常严重。
而朱元璋的老祖宗的坟都埋在凤阳,朱元璋则是以保护祖坟为主,其次才考虑淮河河道以及老百姓的生计问题,时间久了,淮河经常泛滥,老百姓经常颗粒无收,本来就缺少耕地的凤阳,成了重灾区,饥饿成了这里的首要问题。凤阳养活不了大家,大家只有逃难了。好多人成了乞丐,到全国各地乞讨,而凤阳也成了全国文明的乞丐产地,甚至到民国的时候,还有好多凤阳人在全国以乞讨为生。
[page]清朝凤阳丐帮老弱妇孺
朱元璋时代,凤阳有大约14万人,到了万历年间,凤阳人口不到一万四千人。
当然,凤阳并没有成为明朝的都城,后来连陪都都算不上。因为凤阳城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耗资太大,明处确实财政吃紧,经常不给发工钱,好多工人拒绝为明朝干活,为了拒绝干活,工人们在所有重要建筑的地基里埋了符咒、泥人、木人、纸人等,按照迷信的说法,住宅下有这些东西,住宅的主人肯定会倒霉一辈子,也就是说,这些人在诅咒朱元璋和他的后代不得安宁,朱元璋也可以把这些不吉利的东西挖出来扔掉,但是这意味着建好的凤阳城好大一部分要被拆掉。朱元璋肯定不愿意,朱元璋建都凤阳的计划就此取消。当然,朱元璋龙颜大怒,杀死了几千名工匠一泄心头之恨。
网络配图
少年时的朱元璋当过乞丐
后来,凤阳成了明朝皇室教育子女的基地,在这里建了监狱,专门收押皇室罪犯。看来,出过皇帝的地方,不一定适合做都城,好多事情确实是勉强不来的。朱元璋只是好心干了件不想干的坏事,要饭出身的朱元璋让本应该能成为都城的故乡,变成乞丐之乡(不过现在的凤阳发展得不错)。多么富有戏剧性结局,又总让人觉得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