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长城的真正目的被误传,不仅防御那么简单

古代中国,为抵御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的进攻,统治者想出各种应对方法。修筑长城是历代中原王朝采取主要方式之一。而历代人士对修建长城的态度也表现不一,有人称赞它,也有人贬斥它。甚至有人认为修筑长城是软弱的表现,只是为了防御。事实上,长城的真正目的被误传千年,不仅仅防御那么简单。

网络配图

两千年来,各朝各代记录长城的名称不同,如春秋楚国称为“方城”,后来称为“长城塞”、“边墙”等等。根据相关史书记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就是使用的“长城”。但此时的长城还不完备,只能算是长城的雏形。到了春秋时期,楚国与中原诸国争霸,修筑了最早的“方城”。战国时,北方的其他国家也先后修建长城,以防备北方游牧民族。秦朝统一后修筑的长城也是在秦、赵、燕三国原长城的基础修建。此后,历朝历代基本都修建。即使是清朝虽然没有大规模的修筑,长城,但也对其进行小规模的修整。

网络配图

据统计,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长城,其中秦、汉、明长城所修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有人认为,修筑长城只是国家衰弱时,不得已而采取的。如果深挖一下历史就会发现,这些长城恰恰是国家强盛时修建。譬如,楚国修筑方城,频频北进争霸正是依据它;秦国、燕国、赵国、汉朝、明朝等军事在击败了游牧民族后才修建。

网络配图

经过历代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长城形成了一整套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组成的完备防御体系。如果国家强盛,可以以此作为进攻的前沿基地,出击北方游民政权;如果国力衰败的话,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毕竟,长城不是万能的,战争的最终决定权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