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元璋掘墓鞭尸的千古罪人,后代都只好改姓
皇帝是非常厉害的一个角色,古代人最畏惧的应该就是掌握着死生大权的皇帝了,历史上朱元璋非常痛恨姓“蒲”的人,姓蒲的做错啥了让朱元璋这么的忌讳呢?主要还是因为一个人引起的,他叫蒲寿庚。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即位后不久,便命人将泉州城中一个已作古百年之人从坟中掘出,“鞭尸三百”,其后人作为“余孽”,所有财产全部充公,男性全部充军,女性送去军营为妓,即使如此还不解恨,特下一道圣旨,“世世无得登仕籍,世代为奴”。
按说这蒲寿庚身为官家之人,处处应为朝廷着想才是,但他是一个如后世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一般的人物,亦官亦商,官商合一,一切以家族利益为根本,这官身只是他披在外面的一件为其以各种“合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财富的外衣而已。
这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是香料,蒲寿庚凭借权力垄断宋末泉州香料海外贸易近三十年,史载他“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在泉州,乃至福建都是一个影响甚巨之人,而“市舶”也成为南宋朝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元人入侵,南宋很长时间有一个专用名词叫“海上行朝”,说白了就是亡命海上。当元军攻佔临安,恭帝乞降时。遗臣护送益王、广王兄弟逃至温州,群臣决意建立海上行朝,实行“乘海舟以避敌……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以图復兴。
于是,以张世杰为首的遗臣们遣使至福州、泉州安抚臣民,并在福州奉益王为帝昰,另立朝廷,是为端宗,年号景炎元年,继续抗元。他们看准了蒲寿庚在泉州拥有大量船舶及资财,特地打破由文人出掌市舶司的惯例,“授福建广东招抚使,总海舶”,希能藉此拉拢蒲氏,以泉州作为復兴的基地,壮大抗元力量。
随着福建招抚使王积翁降元,引领元军入福州。帝昰避走泉州,南宋陈宜中、少保张世杰率舟师十万,奉宋端宗赵昰及杨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欲作都泉州”。但蒲寿庚却“闭门不纳”、“闭门拒命”,禁止宋军进入泉州,致使孤臣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带着两个娃娃皇帝无奈“匆遽移粤”,继续南逃。
张世杰徵用蒲氏船队以为南下之用。而蒲寿庚对张世杰的要求不闻不问。于是张世杰把心一横,没收蒲氏船队及货品,这便引起蒲寿庚震怒,竟诛杀在泉州歇留的赵氏宗室及大量官兵,决意归附元朝。翌月联同泉州知府献城降元,帝昰被迫沿海南下至广州。
元人惯野战,于这水上实在是不行,但蒲寿庚的投降,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喜讯,如虎添翼。蒲寿庚将所拥有的海舶,全部交给元军去进攻南宋水师。可以说,如果没有蒲寿庚所献这当时的顶级海船,至少南宋水师同元人还可周旋一阵呢。
蒲寿庚降元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被忽必略封为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任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镇抚濒海诸郡”。他先是击败了返回来报复的张世杰,后来,蒲寿庚的舟师又奉旨配合元军主力进击广东,“会追二王”,张世杰最终在崖山战败,陆秀夫负幼主祥兴帝赴海死,十余万军民随之蹈海,南宋遂遭亡国。
早在北宋灭亡之时,就有三百多赵宋宗室子弟随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并在这里繁衍生息。到了南宋末,宗室成员已达到三千余人。而蒲寿庚为泄愤和降元,竟将在泉州的宋帝宗亲,一次性全部诛杀殆尽。他甚至连泉州城内的汉人都不放过,想要杀尽城中汉人“贱民”,借此表明自己的立场!
泉州的许家起义兵反抗蒲寿庚,护送二帝南逃,被其杀得血流成河,满门死绝;忠于南宋的陈家和曾家也都被他几近灭族;泉州的少林寺和尚由于反抗他投降元朝,被他联手元朝大将奇握温思血腥屠杀,少林寺千余和尚几近死绝,只有少量逃了出来!
蒲寿庚的残忍,连残暴的元军都侧目,当时的元军政策已经温和很多,即便是在四川让蒙哥可汗命丧黄泉的钓鱼城,都没有经行毁灭性的报复,而这蒲寿庚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蒲寿庚用泉州城中上万汉人的性命换取了家族的兴旺,在元朝依旧强盛,一直独霸海上交易。
这样看来朱元璋和蒲寿庚没有一点关系,为什么朱元璋这么记恨姓蒲的人呢?但是由于蒙古入侵,蒲寿庚带领一部分人追杀宋朝皇帝,当时皇帝被逼的跳海,很多爱国的将士也跟着跳海以死殉国。元朝建立后,元朝皇帝为了表示对蒲寿庚的感谢,给足了他荣华富贵,一辈子活得潇潇洒洒。到了朱元璋这里,看不起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非常痛恨。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出生的家庭非常苦,他知道百姓们生活有多么的不容易,因此当上皇帝后,颁布了很多利民的政策,非常看不起背主求荣的蒲寿庚,下令杀了蒲寿庚的全家。皇帝不喜欢这个姓,下面的百姓也是诚惶诚恐,姓蒲的人纷纷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