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蜀国人才凋零?答案是否定的

要说千里马遇到伯乐是人间皆大欢喜的事情,只不过可不是人人都有这个好运气的。诸葛亮的才华从古至今一直都在世间广为流传,他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擅于筹谋划策的军事家。但是人无完人,他在用人这方面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李严、魏延:被耽误的主将

李严和魏延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但在诸葛亮设计的组织架构中都成了辅助性的角色。魏延前期被刘备任命为汉中太守,还有一定的独立性,等到诸葛亮坐镇南郑指挥北伐时,魏延已经降格为一个先锋的角色了。

李严担任犍为太守时,曾经独自率领地方武装五千人,打败盗贼马秦、高胜发动的数万人叛乱。李严还曾经击退过越巂郡蛮夷首领高定对新道县的进攻,因功被刘备晋升为辅汉将军。但到了诸葛亮时代,具有独立领兵能力的次席托孤大臣李严,身份也降格成了后勤运粮官。

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累得鞠躬尽瘁,却对手下有能力的大将不放手、不放权,实际是浪费了蜀汉有限的人才。像亲征南中这种事,李严、魏延完全可以独立搞定。

刘封:被冤杀的先锋

刘封是刘备集团中期成长起来的少壮派将领,也是刘备的养子。刘封先随诸葛亮、赵云张飞的“二路兵团”进攻益州(当时二十余岁),又随刘备、法正进攻汉中,年纪不大,战功不少。后来刘备派刘封配合孟达一起,攻占上庸郡。

刘封没有救援关羽,原因有很多,比如没有接到上级指令不敢擅动、上庸本身也不太平等等。但是当刘封拒绝孟达的劝降,回到成都后,居然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被刘备杀了。诸葛亮担心刘封过于刚猛,今后刘备去世后难以控制驾驭,所以借机除掉刘封。这真是亲者痛仇者快了,因为诸葛亮的内心不强大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就让蜀汉白白损失一员虎将。

彭羕:被逼死的军师

庞统、法正去世以后,蜀汉一直没有很好的军事参谋人才,好像诸葛亮唱独角戏。蒋琬、费祎长于政务,不善军事,马谡又言过其实,街亭一战留下千古骂名。其实蜀汉有一位军事才能突出的人才,却没有得到诸葛亮的认可和重用,最终还被逼死了,他就是彭羕。

彭羕出身不高,但来头不小,庞统、法正都非常认可他,共同向刘备推荐彭羕。刘备取得益州后,任命彭羕为益州治中从事(州牧、別驾之后的第三把手)。刘备多次让彭羕宣讲传授军事,给众将领指点教授,每次都让刘备很满意。刘备集团中军事指挥能力最强的就是法正、庞统了(诸葛亮在这两位去世前主要负责行政后勤),他们都认可的人,水平必然不一般,更何况素来识人有眼光的刘备自己也看好彭羕。

可就是这样一位军事人才,诸葛亮一直看不上他,说彭羕心大志高,难保以后会做出什么来。在诸葛亮的影响下,刘备对彭羕逐渐疏远,后来把他调动到偏远的江阳郡担任太守。

失落的彭羕,找马超发牢骚,对马超说了一句“你负责外面,我负责里面,天下可以轻松平定”。没想到被马超检举揭发,彭羕在狱中向诸葛亮认错辩解,都没有用,最后被诛杀,年仅三十七岁。好端端的人才没有用武之地,被逼得走投无路,真是浪费。

向朗:被弃用的大管家

向朗是诸葛亮第二任丞相长史(第一任王连病死)。向朗军政能力出色,是不可多得的大管家,诸葛亮出征南中,就由向朗统领善后事务。而且,向朗品行端正,和后来的丞相长史杨仪相比,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共创事业。如果向朗一直担任诸葛亮长史的话,肯定不会有后来魏延、杨仪火并的事,自毁蜀汉梁柱。

诸葛亮弃用向朗的原因是,马谡丢失街亭后一度逃亡,向朗和马谡感情较好,知情不报。诸葛亮知道以后非常愤怒,罢免了向朗的官职。因为向朗资格老,过了几年,向朗又被任命为光禄勋这样的高级闲职。诸葛亮死后,向朗被刘禅任命为左将军(刘备曾经担任的官职),刘禅立皇后、立太子都是由向朗代理丞相持节主持。向朗活到了247年,比诸葛亮晚死13年。

用人不能求全责备,向朗知情不报固然有错,但人才难得,风头过去了,该用的还是要用,可惜诸葛亮的“道德洁癖”是不会允许他这么做的。

为了压制魏延、架空李严、冤杀刘封、逼死彭羕、弃用向朗之外,对吴壹不够重用、对马谡处罚过重(罪不至死)、对黄元逼迫太深(刘备夷陵战败后,汉嘉太守黄元因为素来和诸葛亮不善,听说刘备重病,怕诸葛亮找自己算账,居然举兵造反了)、对杨仪魏延矛盾处理不妥,也都是诸葛亮用人中存在的问题。

诸葛亮虽然选拔了一些像姜维、蒋琬等不错的人才,但蜀国在三国中本来就是弱势,人才储备也不够大。这时候要做的不应该是心存疑虑,而是更需要不拘一格,大胆的去启用才对。在笼络人心、提拔人才方面,诸葛亮其实是较为失败的。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