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身为皇帝坐拥后宫佳丽三千却抢了弟弟老婆 最终结局退位出家

一谈到古代,大家肯定会想到皇帝,皇帝是古代最高权利的象征,皇帝的一生可是令无数人羡慕的,一生衣食无忧,还有后宫佳丽三千,但除了皇帝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人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就是皇后。

许多人可能认为所谓的皇后其实就是皇帝的正妻,但其实皇后的身份远没有那么简单。毕竟皇后在古代是能够称作国母的人,所以每一个皇后的人选都是多次甄选出来的,之后从中择优。而且皇帝一般来说就算是看一个皇后非常的不满意,也很难换皇后。

不过在我国古代还真就有一个皇帝,他一生一共换了两个皇后,但是这两个皇后和他的关系都不怎么样,这个皇帝就是顺治。最初顺治登基的时候是没有实权的,他的皇后人选自然也不是自己选定的。

后来顺治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掌控了大权,这个让他碍眼的皇后自然是被废了,虽说这个皇后也没犯什么错。国不可一日无君,同样也不能一日无后。所以很快顺治的母亲就又给顺治挑了一个皇后,但是这个皇后顺治也不喜欢。

那顺治有没有喜欢的人呢?一定是有的,而且顺治还为了这个人出家了,那就是董鄂妃。董鄂妃最初其实是顺治弟弟博果尔的妻子,但是顺治在看到她第一眼的时候就一见钟情了,也是常常用各种名义将董鄂妃召进宫亲近一二。

久而久之不仅董鄂妃看懂了顺治的心思,就连博果尔也知道了这件事,所以后来博果尔进宫面见顺治,想要为自己讨一个公道。但是却没想到顺治不仅没有道歉,反而对博果尔一顿训斥。

最终顺治成功的将董鄂妃留在了宫中,博果尔也因为这件事而被活活的气死了。顺治在得知自己弟弟的死讯时也是有些惭愧,只不过顺治表达自己歉意的方式确实给了董鄂妃一个妃子的身份。

帝王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是真正让顺治视为红颜知己还是董鄂氏,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是一见钟情,至死不渝。董鄂氏原本体弱多病,皇四子又百日而殇,这种打击使得她一病不起,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董鄂氏去世后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顺治皇帝谕礼部:“皇贵妃董鄂氏于八月十九日薨逝,奉圣母皇太后谕旨:‘皇贵妃佐理内政有年,淑德彰闻,宫闱式化。倏尔薨逝,予心深为痛悼,宜追封为皇后,以示褒崇。’朕仰承慈谕,特追封,加之谥号,谥曰‘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其应行典礼,尔部详察,速议具奏。”在礼臣们拟议谥号时,“先拟四字,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顺治欲将太监、宫女30名悉行赐死,“免得皇妃在其他世界中缺乏服侍者”,后被劝阻。董鄂氏去世后,顺治为其辍朝四个月,按照礼制,皇贵妃去世辍朝时间也仅仅是五天,为皇贵妃去世而这样的辍朝时间在整个清朝历史上都是无法被超越的。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二十七日,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这在有清一代,不仅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孝献皇后董鄂氏的梓宫移到景山以后,顺治为她举办了大规模的水陆道场,请108名僧人诵经祈福超度亡魂。十月初八日,顺治皇帝第五次亲临寿椿殿,为后断七。当年十一月,顺治皇帝以董鄂氏的遗愿,下令停止下年秋决。还在顺治十七年十一月初八西苑广济两山同时举行孝献皇后仙驭道场继续为逝者超度祈福,

清制中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有皇帝或者太后去世时改用蓝笔,过27天后,再用朱笔。而孝献皇后董鄂氏之丧,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为了彰显孝献皇后董鄂氏的贤德、美言、嘉行,顺治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孝献皇后传》,又令内阁学士胡兆龙、王熙编写《孝献皇后语录》。顺治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以大量的追悼孝献皇后董鄂氏的《御制哀册》、《御制行状》的具体实例,展现了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贤德,洋洋达四千言,内容十分丰富。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再呈稿,再不允”。后由张宸具稿,“皇上阅之,亦为堕泪”。按:《上海县志·文苑传》:“宸字青琱,博学工诗文,由诸生入太学,选中书舍人。时端敬皇后宾天,上命词臣拟撰祭文,三奏草而上不怿。最后属宸云云。寻迁兵部督捕主事。顺治对董鄂氏的丧礼大操大办也明知违背她的意愿,但他无法自制,似乎只有如此表示对董鄂氏生前没有晋升皇后的深深遗憾和怀念。

顺治因为怀念董鄂妃也是每天都郁郁不乐,最终决定遁入空门。就这样顺治在坐拥三千佳丽的情况下抢了自己的弟媳,最终还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