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明武宗朱厚照是个什么样的皇帝?真有历史上说的那么荒唐吗?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出现过太多太多的皇帝了,其中有的皇帝丰功伟绩,其中有的皇帝却荒诞无耻。但是其中有些皇帝你却无法用对与错去衡量他们,而在这其中就像我们今天所要说的明朝明武宗朱厚照,在历史书写中都说他是个庸君,但真的是这样吗?

朱厚照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不然,也不会被立为太子了。只是,他生性好动,且特别贪玩,只要是跟做皇帝无关的事情,他都做的有模有样,比如:吹拉弹唱、骑马射猎、舞刀弄棒等等,甚至,连梵文、阿拉伯文都能学会,这也算是个奇才了。

关于朱厚照的“荒唐”行径,在相关史料中均有记载。

朱厚照作为张皇后亲生的大儿子,在先皇病逝后,年仅15岁就登基做了皇帝,年号为正德。朱厚照乐于习武,这与他年少的经历颇有关系。小时候,朱厚照就贪玩好动,他的父亲孝宗希望他能成为像太祖朱元璋那样的文武全才,所以,对他的骑马射箭,练习武艺十分纵容。

朱厚照登基的时候才15岁,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熊孩子一枚,所以,从他登基的第一天起,就颇为调皮,搞得皇宫内鸡飞狗跳。跟很多小孩子一样,朱厚照也非常喜欢恶作剧,他在奉天大殿上,让猴子坐在狗身上,然后,放鞭炮吓唬他们,那真是猴犬升天好不热闹。

皇上的周边永远少不了阿谀、谄媚之人,那时候宫里有八个太监,长期陪伴正德皇帝胡闹,大家叫他们“八虎”。这些人主要则是陪着皇帝吃吃喝喝,游玩打闹的。小孩子的游戏玩腻了之后,朱厚照又别出心裁,想要体验一下经商的乐趣。

于是,“八虎”便想出了在宫中建起一座集市,模仿城中闹事,设立商铺,什么酒馆、饭店、妓院是样样齐全。太监们装扮成百姓、老板,武宗则扮演富商,到各个店铺光顾,跟老板们讨价还价。武宗就在这个假的集市上,走走逛逛,吃吃喝喝,醉在哪里就睡在哪里。

这么玩了一段时间,武宗又觉得没劲了,他觉得宫内规矩太多,毫无自由,于是,便想出在皇宫西侧建一间豹房,供自己游玩。皇帝想建的东西,那必是倾尽国力的。这一个豹房,盖了两百多间屋子,耗时五年,花了国库二十四万多两雪花银。

豹房建好之后,朱厚照就迫不及待地搬了进去,成天跟太监、番僧鬼混,不受清规戒律管制,白天也不上朝,只是在傍晚的时候会见一下群臣。长期以往,朝中大臣不免议论,也一再规劝武宗,但是,武宗只是当面答应,可一玩起来,就又啥都不记得了。

很多老臣子,看见皇帝这样沉迷于玩乐,不理朝政,纷纷请辞,或者外调他地任职,落得眼不见心不烦。名为“豹房”,实际上,这里也就养了四只豹子而已,而养得更多的则是不同民族的女子。这些女子被训练的能歌善舞,妩媚妖艳,供武宗玩乐。

此外,武宗因为喜欢蒙古人,所以,他就命令宫内的人都穿上皮裘,扮成鞑子进行娱乐。武宗更是时常与蒙古人一起策马游玩,彻夜不归,留宿在民宅,更普通人一样。就连那时候来中国访问的朝鲜使臣,回国报告都说:正德皇帝的行为举止,就跟小孩做游戏似的。

更让人们觉得荒唐的是,正德皇帝还经常骚扰百姓。他时常半夜出去溜达,看到大宅子就往里闯,有时候是讨口水喝,有时候见到人家有女眷,就上演强抢民女的戏码,搞得民怨载道。这样看来,朱厚照简直是荒诞至极,真是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上的正德皇帝果真如此吗?他就一点作为都没有了吗?其实也不然。

一、政治

任用宰辅内阁首辅刘健、一品大学士谢迁、内阁首辅李东阳、华盖殿大学士焦芳、文渊阁大学士  王鏊、太保兼内阁首辅杨廷和、左副都御史刘宇、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曹元、光禄大夫兼太子少师梁储、刘忠、内阁首辅费宏、内阁首辅杨一清、靳贵、蒋冕、东阁大学士毛纪。任用宠臣钱宁、边将江彬

二、军事

武宗虽然不入大内,但是仍时常上朝听政,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不愿上朝时,就通过司礼监传达自己的圣旨,命内阁执行。即使他远在宣府的时候,还是特别强调虽然大臣不许前来,但奏章要一件也不许少地送到宣府。

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武宗终于盼到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在得知蒙古小王子部寇关来袭,武宗非常高兴,亲自布置,希望同小王子大战一场,即“应州之战”。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明军一度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武宗见状亲自率领一军援救,最后,小王子自度难以取胜,引兵西去,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

想明英宗当年率20万大军却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了蒙古军的俘虏,而此次武宗率五六万人抗击四五万蒙古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此后蒙古兵长时间内不敢内犯便是这次战斗的直接结果。而且在这场战斗中,武宗亲为指挥布置,指挥得法,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

关于应州之战,另有说法,《武宗实录》载:“蒙古军队阵亡十六人,明军阵亡五十二人(存在很大争议)。”对于明武宗而言这不算是光彩的时刻。史官不敢明言武宗之虚,但是后人可以轻易推测真相。也可能为文言文中分数表示法,如“十六七”在文言文中指十分之六七。

三、外交

正德帝喜好宗教灵异、怪力乱神。终日与来自西域、回回、蒙古、乌斯藏(西藏)、朝鲜半岛的异域法师、番僧相伴。 

正德帝也学藏传佛教,精通佛教经典和梵语,史载“佛经、梵语无不通晓”,更曾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宠信重用星吉班丹,三竹拾刺等藏僧,甚至自称为“大庆法王西觉道圆明自在大定丰盛佛”,命礼部为之铸造金印,兼给浩命,并以皇帝和大庆法王的双重名义签署诏浩救令。

正德年间,葡属印度总督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多次派探险队与中国接触。正德帝曾亲自接见的皮莱资(ToméPires),是第一位得到中国皇帝接见的葡萄牙使者。

朱厚照会如此不堪的后人评价主要有以下原因:1、朱厚照本身秉性不符合古代儒家对于君王的定义。朱厚照作为一位帝国中的的皇帝却得一个“武”的谥号,不难看出他实际上是一个尚武的君主,而中国随着唐末和五代十国以及宋代寒门崛起,代表武人的豪门的衰败,儒家寒门弟子对于武将不断打压,当一位帝王出现尚武之风时无疑上儒家弟子害怕,并且朱厚照的习惯不符儒家外圣内王。2、朱厚照的继承人明世宗朱厚熜是朱厚照叔父兴献王朱佑杬次子,作为一个宗法上过继的宗亲,本应按宗法尊崇朱厚照父亲明孝宗朱祐樘为父,但是朱厚熜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入继大统,因此他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所以通过史书来诋毁正统嫡系无疑会加强自身名分。

3、《明史》有清代编撰,所以清代统治者为加强自身统治无疑会丑化前朝帝王,如同《隋书》对隋炀帝的评价,隋炀帝和唐太宗做了一样的事,却得到不同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