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清朝最后一个科举状元居然和慈禧有关?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可以说这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所以一直都很严格,但是清朝末年,政治腐败,慈禧太后一家独大,所以规矩都成了幌子,据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与慈禧太后有很大关系,这是怎么回事?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公元1904年殿试过后,夺魁的举子本来是广东才子朱汝珍。当主考官将卷子呈请慈禧太后"钦定"的时候,慈禧太后一见"珍"字,便想起了支持光绪皇帝改良的珍妃,心中很不高兴,于是她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排名第二的试卷就是刘春霖的。慈禧太后看到 "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心中这才转怒为喜。于是慈禧太后大笔一挥,就此圈定刘春霖,使刘春霖名列榜首状元。第二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取士的制度,于是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状元,被称之为“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便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由于自己的状元身份受到了当时朝廷的重视,在刘春霖考上状元的第二年就被公费派到日本法政大学去留学。学成归来后,刘春霖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历任资政院议员、各种学校学堂的监督职位。清朝政府倒台后,刘春霖一直都是当时的国家秘书处秘书长的职位。民国9年、10年,他曾两次代表大总统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主祭,名噪一时。可见当时在政治上对状元的认可程度还是很高的。

在目睹了军阀混战、政治腐败之后刘春霖渐生退隐之意,于是便辞官隐居在北平。刘春霖虽隐居不仕,但对国家前途颇为关心。"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北三省,蒋介石命令东北军队不战而退,刘春霖极为愤慨。是年,正值他六十正寿。他不愿做寿,说:"国家存亡尚且未定,祸福难测,搞什么寿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日本人在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占据东北之后,为了发展势力,以各种方法引诱有能力的人为他们效力,而刘春霖就在这个行列。满洲国傀儡政府总理郑孝胥以满洲国的名义,以重金特邀刘春霖前往任"伪满洲国教育部长"之职,遭到他的严正拒绝。

晚年的刘春霖因患手颤症,每举箸进餐,辄零落胸前和饭桌上,不能顺利入口。从此凡有求书或请题名册者,均经其家属婉拒。1937年7月7日,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当时,刘春霖的好友金选三惊闻后,深怕刘春霖遭不测,以“病重”为由,让刘春霖到天津。刘春霖接到金选三的信,随即赶到天津,见到金选三,才知金选三并没有病,只是为了让自己躲避战乱,并已在英租界安排好了住处。刘春霖居住了一段时间,听到北平惨遭日军践踏的噩耗,不禁潸然泪下。

他对金选三说:“京城父老惨遭蹂躏,我却当了逃兵,真有些愧对先祖之训导。”)不久,他告辞金选三回北平,金选三劝他说:“日军在北平四处烧杀,北平很不安全,还是把全家都接到天津来暂避一时吧。”刘春霖说“兄之盛情,弟深为感激,但东藏西躲总不是个办法,如果日本人节节南逼,我们莫非要躲到南洋去不成?”他毅然又回到北平的石驸马大街住所。王排唐等一批汉奸在日本侵略军的指使下,搞起了一个充当侵略军走狗帮凶的伪政权。

因王揖唐是刘春霖同科进士,又一同去过日本留学,平素交往不错,于是在其日本主子面前大拍胸口,将邀刘春霖出任伪职的任务大包大揽下来。1937年秋的一天,王揖唐西装革履,头戴日本军帽,带着贵重礼品,乘一辆锃亮的黑色轿车神气活现地去石驸马大街的刘府请刘春霖出山。刘春霖见王揖唐头戴日本军帽,心中已很不悦。王揖唐出任伪职,他已有耳闻,今天见他来,知道没有好事,态度便十分冷淡。宾主坐定后,王揖唐就双手一拱,直奔主题:“仁兄之品德才华,胜弟十倍,望兄能为我维持政务,弟感三生有幸!

刘春霖见果然是来游说劝他当汉奸的,不禁怒从心起,突然从藤椅上站起来,将一杯茶往地下一泼,险些溅了王揖唐一身,厉声说道:“我决不依附外国人!”说完背向王揖唐,再不发一语。王揖唐灰溜溜地告退,刘春霖又鄙夷地骂道:“无廉耻的贱骨头!”刘春霖的严拒和怒骂,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他的一举一动深为亲朋好友敬佩。

王揖唐恼羞成怒,竟抄了刘春霖的家,还将他历年收藏的书画珍宝洗劫一空,并将其全家赶出家门。刘春霖愤愤地说:"宁作华丐,不当汉奸!"尽管如此,刘春霖反而迎难而上的开办学堂,帮助移民搬迁,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状元之名更有状元之实的实干家,在教育、赈灾等方面贡献甚多。被赞为“中华脊梁”和“义士状元”。

刘春霖死后,也是在长格寺办理的后事。再后,其家人遵其遗嘱,将其归葬于保定西郊东鲁岗。出殡时,悼仪隆重,送挽联和哀悼者络绎不绝,这其中既有社会名流,也有学生和普通百姓。前凊翰林昌梦符送的挽联云:婪尾科名,头峻立,天殒文星,闻声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