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和珅被处决嘉庆要把和珅的党羽连根拔除的时候刘墉站出来说了一席话 这一席话救了三千余人

清朝和珅是个大贪官,但是他却一直受宠于乾隆,就算是乾隆退位之后嘉庆还是不敢动他;嘉庆动和珅的时候想把他所有的党羽一起连根拔除掉的时候有一个人却为和珅说话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死了和珅一个人。

虽然嘉庆称帝,但朝廷大事他还是每天禀明父亲,有时候他的建议被父亲横加干涉,而和珅夹在父子之间,常常协助乾隆来训斥嘉庆。嘉庆心里非常不爽,甚至有时候,和珅直接绕过他这个皇帝,直接向太上皇汇报了,导致嘉庆非常被动。有一次,杭州知府犯法,和珅收受贿赂,直接向乾隆求情,乾隆就召嘉庆前来,让他豁免这个知府。嘉庆虽然答应,但是经查,这个知府罪大恶极,不符合赦免的条件,就没有赦免。和珅又面见太上皇,说嘉庆还没有释放这个知府。乾隆大怒,直接痛斥了嘉庆,嘉庆当时面如土色,连忙磕头认错,虽然他放了这个知府,但是内心十分痛恨和珅。

从此后,嘉庆学会了隐忍,他对和大人也非常恭敬,常常以晚辈自居。麻痹了和珅,待到三年以后,太上皇去世,他立即命和珅前去守灵,并且以先帝最为信任和珅为由,让和珅十几天都不能灵棚,算是彻底拴住了和珅。再此期间,嘉庆联合上书房大臣王杰、老师朱圭等人,密查和珅,罪证收集完毕后,立即下令抄家逮捕。这个权倾朝野的清朝大臣,从被查到赐死,在短短5天内完成。很多和珅的同僚和门生,对和珅的倒台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甚至来不及相互商议对策。

当时主审和珅的大臣,名叫王杰,他查抄和府时,除了十公主(和珅儿媳)府没有被查抄,和珅兄弟二人的府邸共抄出白银10亿,黄金和珍宝不计其数。当时朝廷一年的收入才7000万,相当于15年的大清国库收入。嘉庆对此痛恨不已,没想到朝廷财政吃紧,和珅尽然有如此多的财产。并且在和府抄出大量和全国党羽来往的书信,嘉庆立即下令,逮捕和珅的党羽,当时王杰列出的名单,名单上和和珅“礼尚往来”的、或者和珅的门生故吏合计3000人,人数几乎遍布整个朝野。

此时一位80岁的老臣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而来,王杰等大臣看到此人,立即行礼,此人就是原刑部尚书、如今是太子太保的刘墉。乾隆年间,刘统勋、刘墉父子的威望很高。刘墉对嘉庆说:“万岁,微臣和和珅没有交情,也不是来给他说情,但是和珅的党羽遍天下,如果逐一清除,势必引起动乱。白莲教等暴民肯定会趁机暴动,到时候恐怕会难以收拾。”嘉庆听刘墉此言,思考了一会,命王杰把和珅来往的书信全部烧掉,昭告天下,凡是贿赂过和珅的,只要从今日起收手悔过,既往不咎。当时如果还不吸取和珅的教训,继续违反国法,必当重罚。就这样,刘墉的一席话,拯救了3000多人。

历史上,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因此他在官场上的起步很高。要知道清朝时期,没有宰相,因此大学士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百官之首,完全能当做宰相看待。有这样的背景,乾隆对刘墉也十分看重,免不得要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多多提拨。时间长了,两人的私人感情也不错,尽管在做官后,也被乾隆责骂过,但他的官位一直很稳当,没有官职下降的风险。

大贪官和珅与刘墉,在电视剧里就是典型的忠臣和奸臣,是两个极端。尽管稍微有些夸张了,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两人之间的关系确实不太好。刘墉早些年做官,名声确实很好,不贪污受贿,办事也讲究,不过进入北京后,就改变了不少,做人也圆滑了很多。

不过,当时的和珅可是乾隆身边的大红人,也是手握重权的能臣,因此,刘墉不太可能真的和和珅对着干,至少不会太明显,更不会长久的对立,这对他没有任何好处。在乾隆去世后,接班的嘉庆一上任,就把和珅给办了,当时是准备给和珅来个凌迟的,但是刘墉站出来说话了。

虽然这3000人大多是贪官污吏,但嘉庆以江山社稷为重,为避免引起动荡,并未大开杀戒,刘墉的这席话,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