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历史上的武状元为什么都默默无闻?

说起状元,我们脑海里可能会记起很多赶考中举的人,可是如果说武状元,可能就想不起来了,既没有一个考试的概念,也没有一个说得出口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的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的,到唐朝时发扬光大。直到光绪卅一年才正式宣告结束,期间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在这一千三百多年间,文状元一共出现了592位。而武举则是在武则天称帝后十二年设立,到1901年时废除。这一千两百年间出现的武状元只有293名。由于古代尊崇以德服人,所以武将地位偏低,文臣地位略高。单单从人数对比上就知道武状元在朝廷中有多不受人待见了,而且武状元的出身比文状元要低一等。

历史上有近三百位武状元,按理说他们都是不世出的人才,但考中状元后,其人生经历往往令人唏嘘。郑冠,唐朝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文武双科状元,可谓文武全才式的人物,只做了个户部郎中,既无德行、功勋传世,也无一言半语示人,只知其书法不错,但也并非大家;朱虎臣,南宋孝宗时代人,九岁就当了武状元,射十箭有九箭射中目标,并精通《孙子兵法》《诸葛八阵图》等兵书战策,可谓神童,但这个神童只当了个承信郎,武臣官阶五十三阶,第五十二阶为承信郎,可见并未受到重用,这位史上最年轻的武状元,再无先进事迹传世。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第一点应该就是中国历代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思想。皇帝难道都看不起武人么?错了,他们就是因为太看的起武人了,才选择抑制武人的发展。基本上各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马上得的天下,他们太了解武人的可怕。所以他们一上位就立刻分化武将的权力,让百姓弃武从文,那样方便他的统治。第二点应该和武举考生的生源有关。在古代但凡能学的起武艺的,大部分是富家子弟。一般小老百姓,哪有闲钱请师傅和买兵器。我们知道,武举不同于科举,没人指点你,是很难走上正轨的。考试的生源少了,录取率也低,在朝为官的武生同僚肯定少。所以武状元很难有大的发展。第三点应该和朝廷的时局有关。国家既然有精力开武举,那必然是天下太平的年代。太平年间皇帝要的是经世治国的文人,对于武将需求不大,所以武状元地位也不会太高。

如果硬要是拉出来一个比较有名的武状元的话,可能只有唐朝时期的郭子仪。他是高等武状元,早年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累迁九原太守,未受重用,朝廷仅仅封了个小官就打发了他。

直到唐玄宗时期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朝廷实在派不出人手了,将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郭子仪收复静边军,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于是收复云中、马邑,开通东陉关,因功加封御史大夫。天宝十五载,叛军攻破常山郡,占领河北全境。这时,李光弼自太原东进攻打常山,攻克了常山。而郭子仪率军出井陉关,与李光弼一同击破史思明数万军队,平定藁城。又南攻赵郡,俘获敌军四千人,并且斩杀叛军任命的伪太守郭献璆。直到这时候,江山都快要易主了,大唐的皇帝才发现原来朝廷还有个武状元。

这么多的武状元,可能只有像郭子仪这样平定安史之乱,使唐朝转危为安的人才能让皇帝,让后人铭记。这个时候我们就发现直接考取武状元不如军功来的实在,朝廷不会重用一个武状元,但会重用有军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