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三国时期的曹植,《七步诗》后还写了两首诗,一首道尽与曹丕微妙兄弟情,一首难度比七步诗还高

137

相信大家都对《七步诗》有所了解,它是三国时期的曹植所著,可是你知道它具体的来历吗?而且在它之后曹植还写了两首,一首道尽与曹丕微妙兄弟情,一首难度比七步诗还高。

七步诗由来

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因为曹植和曹熊(第四儿子)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再追问他们俩.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曹植就念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人民耻笑,于是便放了曹植。

一首难度比七步诗还高的死牛诗

《世说新语》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士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赋成,步犹未竟。

这段文字记载着,说曹植有一次跟曹丕乘马车出游,恰好遇到两牛在墙下相斗,一头牛斗败,被撞入井中摔死了,曹丕要求弟弟根据这幅场景,写一首《死牛诗》,要求诗中不能出现牛的字眼,也不能说到井,更不能说两头牛打架,不能说到牛死掉,要求马车走一百步内做出来,做不出来就砍头。

这的条件可算极其苛刻了,难度比《七步诗》更甚,但曹植很快做出来:两肉齐通行,头上带横骨;行至凶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七哀诗一首道尽与曹丕微妙兄弟情

曹植的《七步诗》可谓人人皆知,那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道出了生在帝王家的多少无奈。此诗作后,曹丕暂时饶过了曹植,但从未放松对曹植的警惕。而曹植一身才华,不愿意过着被人天天盯着的日子,甚至希望主动与曹丕交好,以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然而这只能说明曹植太过天真,梦醒之后的曹植写下一首《七哀诗》,情词恳切,其中10个字以一组比喻含蓄地道尽了与曹丕微妙的兄弟情。

《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全诗大意:一轮明月照耀高楼之上,清冷的夜光在楼阁间流转徘徊。月下的妇人,凝睇怨绝,一声声长吁短叹,透露出无限的哀伤和惆怅。神思惶惶的悲叹者是何人呢?她自己说是她是宕子的妻。丈夫已经出门十年了,她只能一人过着。丈夫啊,你就像那路上的清尘,没了踪迹;我就像那路上的泥水坑,永远在原地守候。浮沉的分别,就像你我;我们注定渐行渐远,又哪里有相会的日子呢?我只希望化身为西南风,吹入你的胸怀。可是你的胸怀从未张开怀抱,我又当如何接近你呢?

这首诗可以说写的千回百转,感人至深,即便是作爱情来看,也是极美的。首句写高楼之上,流光徘徊,点明环境之清冷幽静。在如此月色之下,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一下子把我们拉近了主人公的精神和情感世界。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这句承上启下,直接带出后面的第一人称的娓娓叙述。十年是丈夫离开的日子,也是妻子“独栖”的时长。紧接着的10个字,用两组比喻巧妙地写尽了二人的关系,“清路尘”是浮;“浊水泥”是沉,浮沉之间,岂有会合时?因此“会合何时谐”就是一个早已经有了答案的问题,这冷冰冰的答案,令人断肠!

曹植的结局

在曹操病逝洛阳后,曹丕继承王位,对曹植严加防备。迫于幕后卞氏的压力下,数次徙封曹植。曹植从一个游语宴会安逸生活的王族王子,转变成了被打压的对象,第二年被徙封侯(今晋州侯城),当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但是此次改封成了其一生重要的转折点,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他描摹了一位绝世美貌的女神形象,把她当作自己向往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有构造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突出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强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已经破灭。 32岁的曹植徙封雍丘王。公元225年,曹丕南征归来,路过雍丘,与曹植见面,增其户五百。

黄初七年曹丕病逝,继位,即魏明帝。壮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要求给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可以使铁石心肠之人动容。但曹叡心却毫无波澜,对于曹植的各种要求,只是口头上给予嘉许。并且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

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 三年,38岁的曹植徙封东阿,其间潜心著作,研究儒典。 六年,曹植改封陈王,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