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世时诸葛亮无往不胜,为什么刘备死后诸葛亮连吃败仗?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执掌蜀汉大权,本想通过北伐在乱世当中寻求出路,谁知庸主刘禅一直在背后拖后腿,导致了前线屡失战机,直到蜀汉灭亡,这个刘禅都还沉迷于花天酒地当中,只是可惜枭雄刘备创下的基业,被自己不争气的儿子给败完了。其实诸葛亮在三国中有着近妖的智慧,世人对他是无限地惊奇和敬佩。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简直用兵如神,可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开始不那么幸运了,败仗连连,这是什么原因呢?
自桃园三结义后,刘备正式开始打天下,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小人物,逐渐成为一方诸侯,直到称为蜀汉皇帝,这一路走来,诸葛亮可谓劳苦功高。诸葛亮早年虽然隐居,但却自比管仲乐毅,心中已了然天下大事,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出山辅佐刘备。可以说刘备是在得到了诸葛亮之后,事业发展才走上了正途。
但是诸葛亮的一生似乎可以划分为刘备死前和刘备死后,刘备去世以前,诸葛亮可以说是顺风顺水,每件事也办得极好。可是在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似乎失去了灵气一般,败仗接二连三。刘备死后,蜀汉政权已经岌岌可危,但是作为一名全才,诸葛亮还是强行挑起了蜀国的大梁,但是接连的败仗又是因为什么呢?
刘备死后,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实际领导下,发起的规模性战争主要有南中平乱战争和六次北伐战争。其中南中平叛战争取得胜利,六出祁山则全部失败,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刘备死后蜀汉内部矛盾重重,各有派系,诸葛亮并不能完全掌控。就是否应该北伐意见都不统一,但诸葛亮还是坚持己见力排众议,一力促成了北伐。
在用人上,对于北伐消极的官员诸葛亮不敢用,蜀汉偏居一隅,可当大用的人才本就不多,在用人上极大的限制了诸葛亮。于是只要是站在相同的立场上的,稍有贤名的人,诸葛亮就会重用,比如马谡一门都在诸葛亮手下任职,特别是马谡最能领会诸葛亮的整体战略意图。尽管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要对他多加考察。”但诸葛亮仍对他寄予厚望,结果证明刘备是对的,马谡坑惨了蜀汉。
刘备去世之后,蜀国的君主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诸葛亮为了不负先皇遗命,鞠躬尽瘁,立志北伐。有一次北伐诸葛亮的胜机颇多,却由于李严的运粮问题,被迫放弃了继续进攻的机会。李严为了保命,便将所有的过错推给诸葛亮,假装说道:“军粮充裕,怎么又退军呢”,然后先下手为强,向刘禅进言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想不到,这么一点雕虫小技,刘禅竟然相信了,并火速传话诸葛亮,要求解释。
不得不说,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远没有和刘备那么好,因为对诸葛亮有戒心,所以对诸葛亮手中巨大的权力就感到了威胁,怕对自己的皇权不利,在多次小事中诸葛亮都感受到了这一点。他也为此深深地怀念刘备。而李严不同,他和刘禅的关系很好,刘禅对他很信任,说话自然喜欢听。这次北伐战争直接挫败了诸葛亮的信心,本来在战场上退兵就很懊恼,回去以后还跟自己的主子解释用兵意图。有这样不信任自己的主子始终掣肘,他开始动摇了自己北伐的必胜信念,不久之后再次开始北伐时,天时地利都对自己不利,而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气已经不再,失败已经在所难免。
蜀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被姜维临终前一语道破,他说“吾计不成,乃天命也!”而这里的天命,直指上天为他们安排的主子刘禅。有这样昏庸的带头人掣肘,良臣猛将空有本事也施展不开。想当初,刘备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不成器,特意让诸葛亮抄书让他学习,又让伊籍当他老师,可这一切苦心都是白费,刘禅毁蜀,是天命,诸葛亮、姜维等人,人力再强也没能改变蜀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