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死前,此将领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什么还被称为忠臣?
明朝末年,崇祯在位时期可谓多事之秋,关外金兵,国内闯贼,百年寒潮,京城鼠疫都是明朝灭亡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时李自成即将入京,大明危矣。
当时李自成即将打入北京城的时候,他向着皇帝提出了几个十分苛刻的条件,要明朝向他称臣,来换取和平,崇祯做为正统之主,别提多气愤了,就在此时,其实还有另一个人,也向崇祯皇帝提了条件。这个人就是左良玉,虽然他打仗并不见得有多么的骁勇善战,但他手里的80万大军,却是崇祯皇帝当时所急切渴盼的。因为他所倚仗的军队,这时都已经调到关外作战去了。
在崇祯皇帝看来,如果答应封李自成的话,那对于他来说,算是一种耻辱;如果封左良玉就不一样了,毕竟他这个时候还算是大明的肱骨之臣,这样皇帝的尊严也得到了保全。然而左良玉为了得到更多的好处,就一直是在观望,对于救驾一事并不热心。
然而随着北京城被李自成攻破,此前的世袭藩王以及地区高度自治等待遇,全部成为了泡影。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忠臣,主要表现就是,皇帝死了以后,他痛哭不已,事实上他哭的,是那些原本唾手可得的福利,然而他就这么白白地错过了,为此才会吐血三升而死。尽管崇祯把他当成了救兵,但他却一直在权衡利弊得失。因为他虽然在对阵张献忠时屡战屡战,但在对阵李自成时,却是屡战屡败。这也是他不敢轻易举兵勤王的一个关键因素,毕竟他根本算不上什么常胜将军,对于发兵北上能否获胜,他心里很是发虚。
不过让人大惑不解的是,虽然他碰到李自成就跑,手下的部队却越跑越多,后来竟然拥有了精兵80万之众。不过这时候他还是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之所以有今天,很大程度上需要感恩侯恂,就是那个桃花扇男主的父亲。为此他心里并不感激大明朝廷,只感激这位户部尚书。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就把手里的兵看得特别重,认为这就是他的资本,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兵,崇祯会低三下四地和他说好话吗?为此他就紧紧的攥在手里、按兵不动,生怕打一场大仗,把自己的老底给赔光了。如果说这么多的军队,掌握着其它任何一个将领手里,估计都不会是这个样子。
崇祯的悲哀就在于,这么多的兵,偏偏就被这样一个奇葩给捏着,对这样的人,他很是有点无奈,这时候只能以利益来触动对方,然而他还是没有等到大兵勤王的那一天,就城破殉国了。后人之所以说左良玉是忠臣,主要还是以他临终前的悔恨交加做出的。那么他真的是忠臣吗?
说他是一名忠诚的大臣,认为他自己为了保存力量,他被动地战斗了很多次。无论是明朝还是明南,他都奸臣没有向清朝投降。要知道明朝很多有名的将领,有很多最终选择向清廷投降,所以他也能担得起忠臣的名。左良玉是忠臣还是奸臣不是一个人可以判断的,看看左良玉,我认为他是一个陷入困境的战士,一个典型的军阀。左良玉是一个骄傲和霸道的人,当他的力量不太大时,他经常因为自己的性格而与他人意见不一致。
后来,当他的力量逐渐增强时,这一点就更加明显了。崇祯十年的时候,应天巡抚张国维给左良玉发动了三次进山搜剿的任务。左良玉没有回应,而是纵兵洗劫了当地的妇女和钱财,在舒城住了一个多月之后,河南建军的太监们敦促他,左良玉才向北去,这时农民军已经掠夺够了。当敌人撤退时,左良玉去了也是没有战争可打。崇祯十二年的时候,在玛瑙山击败张献忠后,他获得了巨大的声誉,从此他开始自立门户,蹂躏地方。
朝廷无能为力,盲目地安抚他。在崇祯朝已经够嚣张的了,到了明南朝,弘光帝帝登基后更是达到了顶峰。他在武昌拥有数百万士兵,属于南京的上层阶级,根据战略地位,他的下属更有实力。弘光政权别无选择,因为弘光帝需要他,不仅不敢谴责他,甚至到处取悦他。他是一位将军,比皇帝更幸福,他是一位当地的土皇帝。左良玉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手握着兵权,他心里没有想法这是不可能的。
当弘光朝廷成立,朱由崧的法令发布到武昌时,左良玉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想承认这一点。只有在湖广巡抚何腾蛟、巡按黄澍等人的劝说下,他才同意开始阅读。随后,他以“清君”的名义向南京派兵。他心里有什么想法?很难说!要不是他在行军中最后一次死亡,就有可能用清君的名义来要挟皇帝来掌握朝政了。左良玉是一个不拘小节土匪的性格,正是这种性格让他在晚明动荡的时代有了一席之地,甚至是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什么他手里有数百万士兵?严格来说,由于他的性格,左良玉不是一名将军,而是土匪头子。
他的军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军士出身,另一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流寇。由于左良玉的气质,这些无依无靠的人最终选择了向左良玉屈服,而不是向其他部队屈服。另外,左良玉可以喂他们吃饱饭!要培养一支庞大的军队,最重要的是要有钱,左良玉开始他的财富并不丰富。他可以依靠“抢劫”来养活这么多士兵,当奉命镇压叛乱分子时,士兵们被允许抢劫。当朝廷不付款时,他公开带领士兵从漕政银钱掠夺所有的钱。当时,左良玉的行为比叛乱分子和清军的行为更加可恶。正是有了盗来的白银,他才能够拥有八十万军队,并声称拥有数百万军队。所以,左良玉不是一个忠诚的大臣,也不是一个奸臣。他只是动乱时期的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