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历经东吴三代四位皇帝的大将:丁奉

三国时期,孙权是在位时期最久的霸主,而吴国名将丁奉从前三国时期活到了三国结束。可以说是一部真真正正的三国史,只可惜他活跃在三国后期,又是吴国战将,所以他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

丁奉字承渊,庐江郡安丰县人。年轻时因骁勇做了军中小将,先后隶属甘宁、陆逊潘璋等人。丁奉多次跟随以上大将征战,勇冠三军,常有斩杀敌将的功劳,拔寨夺旗,并也多次身受创伤。孙权时期,丁奉升为偏将军。孙亮即位,丁奉升为冠军将军,被封为都亭侯。

魏国派遣诸葛诞、胡遵等人进攻东兴,诸葛恪率军抵御、诸将都说:“敌人听说太傅亲自前来,我军上岸后他们必定逃走。”只有丁奉说:“不对。魏国动员了全国的力量,调集许昌、洛阳的全部军队大举前来,一定有完整成熟的计划,难道肯空手而回吗?不要依赖敌人的不来,而要靠我们自己有办法战胜他们。”等诸葛恪上了岸,命令丁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人为先头部队,都从山的西面前进。丁奉说:“如今各军行动迟缓,倘若敌人占据有利地势就难于与他们争胜负了,请让我先行赶去。”于是命各军让开道路,自己亲率所部三千人径直前进。当时正刮北风,丁奉扬帆两天就到达了东关,立即占据了徐塘。

当时天寒降雪,敌军将领胡遵等人正摆酒举行宴会,丁奉发现敌人先头部队人数偏少,就对部下们说:“获取封侯爵位和赏赐,正在今日!”便让士兵脱下铠甲,丢掉长矛,戴上头盔,手持短兵器。魏国军队远远望见,忍不住放声大笑,没有马上戒备。丁奉挥兵登上大堤后,马上击鼓呐喊,肆意砍杀,大败敌人的先头部队。恰在此时吕据等人赶到,魏军于是溃败。魏军逃跑的部队抢渡浮桥,浮桥被压断,相互践踏和落水者很多,此战死亡好几万人。此战过后,丁泰被提升为灭寇将军,进封为都乡侯。

魏将文钦前来投降,东吴朝廷让丁奉任虎威将军,随孙峻到寿春迎接文钦,与追赶的敌军在高亭交战。丁奉骑马执矛,冲入敌阵中,斩杀数百人,缴获了敌人的兵器。进封为安丰侯。太平二年,魏国大将军诸葛诞占据寿春来向吴国投降,魏军将寿春包围。吴国派朱异、唐咨等人前往救援,又派丁奉与黎斐率军解围。

丁奉首先到达,驻扎在黎浆,因奋力作战立下战功,被任命为左将军。孙休即位,与张布密谋,想诛杀孙綝。张布说:“丁奉虽然写不好官府的文书,但他的计谋策略却超过一般人,能够决断大事。”孙休召见丁奉并对他说:“孙綝把持国家的权柄,将要叛乱,我打算跟将军一起诛杀他。”丁奉说:“丞相的兄第朋友和同党人数众多,只恐人心不齐,不能立刻制服,而利用腊祭聚会,用陛下的卫兵来诛杀他。”孙休采纳了丁奉的计策,借腊祭之会请孙綝到来,丁奉与张布用眼神示意左右卫兵杀了孙綝。丁奉升为大将军,加官左右都护。永安三年,假以符节兼任徐州牧。永安六年,魏军征伐蜀国,丁奉率领各军开赴寿春,作出援救蜀国的态势。蜀国灭亡,军队返回。

孙休去世,丁奉与丞相濮阳兴等人听从万彧的意见,共同迎立孙皓,升任右大司马、左军师。宝鼎三年,孙皓命令丁奉与诸葛靓攻打合肥。丁奉写信给西晋大将石苞,离间并陷害他,石苞因此而被召回。建衡元年,丁奉再次率军修治徐塘,趁机攻打西晋的谷阳。谷阳百姓知道后,预先离去,丁奉无所斩获。孙皓发怒,斩了丁奉的导军。建衡三年,丁奉去世。丁奉因显贵有功,便逐渐骄傲自负,有人诋毁他,孙皓追究他以前出师不利的事情,将他一家流放到临川。

很多人都说丁奉是个庸才,根本没有什么突出的战绩。但是在我看来,丁奉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将领,不论是他的能力,还是他的品行,都可以让人为之信服。至于丁奉前期为什么进不到第一梯队,有这样几个原因。因为当时的东吴被世家大族所把控,可以说但是是上位的将军没有一个不是有背景的,或者说没有一个是不带着自己原有部队的。而且东吴的将军基本上都是属于能文能武一类的。

别看甘宁是个斗将,但是他也是肚子里有墨水的。更别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的吕蒙了。但是丁奉是个文盲,一个彻彻底底的文盲,他打仗基本上就是靠经验。所以在名将荟聚的东吴前期,丁奉自然进不到第一梯队。但是丁奉打仗靠一个字:勇。虽然那个时代有很多将领打仗都很勇猛,但是丁奉的勇是偏向于智谋型的勇。也就是说他是观察敌情后,才会勇敢的去作战,而不是一上来就像个莽夫一样冲上去。只能说丁奉最遗憾的就是没有读过书,否则他绝对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丁奉在孙权死后开始崛起,因为那个时候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名将了。所以作为老将的丁奉就开始被重用,可以说丁奉是吴国后期的的的栋梁一般的人物。

根据史书的记载,公元271年即建衡三年,丁奉因病去世。丁奉墓位于今安徽省庐江县的西门外。大将军丁奉墓是在1953年时被当时的考古学家发现的,丁奉墓共占地160多平方米,由青砖堆砌而成,整体气势恢宏。在丁奉墓的墙壁上还可以发现有古代钱币花纹的几何图案,看来当时在修建丁奉墓时一定是极为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