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为什么《资治通鉴》却说是假的?原因竟是密云重重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战争是主体,其中蜀国的君主刘备堪称传奇,从一介卖草鞋的到一国之主,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功劳要归功于他的名号,中山靖王之后,可是你知道么《资治通鉴》却说是假的,这是为何,今天就由小编来述说其中的原因。

《华阳国志》把刘备一生的事业概括为三个阶段,伯豫君徐,假翼荆楚,翻飞梁益。简而言之,刘备自涉足青徐之后,便迅速崛起,从此成就了英雄之名。本文希望能回顾刘备早年间伯豫君徐的经历,看他是如何一步一步从一介草民,逐渐成长为闻名天下的豪杰。

现在说起刘备的身世,都会说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诸葛亮在千古闻名的隆中对策和赤壁之战游说孙权时都特意提及,蜀汉群臣在劝进时也将这一点列为重要理由。不过《资治通鉴》中却委婉地说其“族属疏远,不能纪其数世名位”。何况就算是真的,身上那点微博的汉室的血脉到刘备这代也起不到任何帮助了。刘备的父亲早死,从小颇为落魄,与母亲相依为命,平日里以织席贩履来维持生计。在刘备家东南角有一株桑树,高达五丈余,远看仿佛帝王的车盖。过往的行人都说他家肯定要出贵人。多年以后,已经登基的刘备一定反复跟臣下提起过这棵树,来显示其天命所归,以至于这棵树准确的被史书所记下。儿时的刘备在树下嬉戏时,曾说过一句让人惊骇的话“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可以看出,刘备从小就有不甘于人下的志向,或许是这句话的原因,十五岁时刘备受到同宗的资助,去海内大儒卢值处游学。卢值本来是九江太守,后告病弃官。养病期间,在洛阳东南四十里的缑氏山中隐居,顺便办课讲学。

通过史书的记载,在游学的过程中,刘备并不怎么热心学习。(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他真正在山中听课的时间估计很少,大多数时间应该都在京都洛阳游侠交友。当时已近垂暮的汉帝国,上层统治集团忙于内斗,底层老百姓民不聊生,一片山雨欲来的末世气息,埋首于经义之间已经用处不大。在此期间刘备展露了其善于结交的天赋,他结识了一起学习的公孙瓒,并拜公孙瓒为兄。(瓚深与先主相友。瓚年长,先主以兄事之。)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阶段里,刘备很有可能还结识了曹操,根据建安七子之一王桀在其所著的《汉末英雄记》中所载“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复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也就是说,刘备在汉灵帝尚未驾崩的时候,就在洛阳与当时担任洛阳北部尉曹操有所往来了。而且,两人似乎关系还不错。让我们不禁遐想一下,帝国末年,满城肃杀之气的京师洛阳,在宦官与士人外戚之间互相争斗的巨大政治漩涡之下,两个同样抱有巨大野心的年轻人相遇在一起,他们之间一定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日后青梅煮酒之时,曹操望着对面满腹心事的刘备,他的话里除了拉拢试探,或许还带着几分对昔日友情的追忆吧。

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无法知道他们昔日交游时具体细节了。

随着卢值重新被朝廷起用,刘备的游学生涯结束,虽然不甚爱读书,但是强调自己曾有一段师事卢值的履历,无疑是对刘备非常有益的。他回到家乡涿郡,开始谋划建立自己的势力。恰好此时关羽因杀人从河东逃到了涿郡,碰到了正到在这里积聚的刘备,便和张飞一起,从此成为刘备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刘备不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待人推心置腹,很有一套。四周的游侠少年争相依附。为了拉拢关张二人,“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我们华夏自古便是个很讲究礼仪的民族,所谓服饰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根据汉代的风俗,出则同舆寝则同床是当时汉人表示兄弟情义的一个重要社交礼仪。显示对你推心置腹,毫无戒备。后来钟会为了拉拢姜维也用了这一招。刘备当时还是屌丝,无法做到出则同车,那就只好拉着兄弟们同床睡觉了。在此细究之下,既然史载恩若兄弟,那就证明不是兄弟,三国演义中所说的桃园结义或许在现实中并没有发生,但是这不妨碍刘关张彼此之间的兄弟情义故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佳话。

黄巾之乱骤起,刘备跟着校尉邹靖平乱,事后被拜为安喜尉,这是个小官。朝廷为了安置那些出身寒微,却又平乱有功之人,大量授以类似的官职。但是之后会派出督邮巡视,以种种理由将之去职。刘备赫然在列,可见他时常挂在嘴边的汉室血统,在现实中是多么没用。面对督邮的刻意诘难,刘备气愤不过,抢过本该出现在张飞手中的皮鞭,“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

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谋诛十常侍,不仅听从袁绍的鼓动招董卓丁原等各路地方实权派进京,还派人出京招兵。“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刘备在怒鞭督邮之后,跟随校尉毋丘毅去丹阳募兵。不久何进事泄被宦官所杀,京师大乱,董卓收何进部曲,废立皇帝,引发各地方实权派不满,东郡太守桥瑁发矫诏召集地方军阀勤王。响应号召的诸侯们于酸枣会盟,拜袁绍为盟主,欲群起而讨之,彼时,刘备做为公孙瓒的部下,参与讨董。

然而面对董卓的西凉劲旅,军阀们大多互相猜忌,养寇自重,做做样子罢了。他们每日于酸枣置酒高会,放任董卓烧毁洛阳,裹挟着年幼的汉献帝退往长安。汉帝国的威严与秩序从此不复存在,皇帝成为诸侯手中的傀儡,天下沦为野心家的角斗场。

此时的刘备,依然名微人鲜,《三国演义》借用袁术的嘴,很准确的说出当时刘备的真实状况,“术生年以来,未闻天下有刘备”。虽是小说家言,但也非常贴切。短短一句话便把袁术自重身世的倨傲和刘备的出身低微的寒微表现地活灵活现。三国志中也有类似的情节,北海相孔融被黄巾余部围困于都昌,写信求援于担任平原相的刘备。刘备接信后的第一反应是非常兴奋,“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孔北海就是孔融,他不仅是经典少儿教育故事的主角,还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在当时士林中有着巨大的声望。他流传于后世的事迹还有很多,除了用“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来讽刺曹操之外,耿直的他灵帝末年还曾惹火了外戚大将军何进,何进本来打算派刺客将其做掉,有人提醒说“孔文举有重名,将军若造怨此人,则四方之士引领而去矣。不如因而礼之,可以示广于天下”,何进只好悻悻收手。能被他写信亲自求援,难怪让刘备兴奋异常。

轻而易举的打败黄巾之后,刘备又接受邀请,进入徐州,击退了志在报父仇的曹操。他因此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屯兵于小沛,这是刘备第一个可以被拿上台面的官职,从此又他被称作刘豫州。诸葛亮见孙权的第一句话便是“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于曹操共争天下”

在徐州期间,刘备利用曾经求学于卢植的经历,与徐州本地世家名士们交游甚欢。他与郑玄、陈纪、陈群、陈登等一起成为了徐州牧陶谦的坐上宾,经常一起探讨世事兴衰之道。这些人都与刘备结下非常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出身于徐州本地的世家大族陈登,他与刘备互相为之心折,不仅在陶谦死后极力奉劝刘备接受徐州,两人分开多年之后依然互相称颂。“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於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关于陈登有两个有趣的故事,陈登或许现在名声不显,历代三国志游戏里面的能力值最高也只是在80左右,但是在距离三国千年之后的南宋,他依然被大词人辛弃疾写进自己与陈亮唱和的词里,“元龙臭味,孟公瓜葛”,其中的元龙就是指他。后来陈登主政徐州期间,驻防于广陵,又曾多次让一位著名的姓孙的将军进攻无功而返。

可以说,随着与这些名士交往,刘备在汉末这个复杂的舞台上,逐渐开始崭露头角,为天下所知。

我们再来看看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是否真实呢?

中山靖王在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只不过到了刘备这一代,中山靖王刘胜的影响力已经没有了,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汉景帝就是文景之治的缔造者之一。

汉景帝作为历史上的明君,但是在皇子方面也有很多人。在刘启的皇子中,刘胜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皇子太多了。历史上都是母凭子贵,可是刘胜的母亲连记载都没有,无论是姓氏还是名字,都无从考证。

刘胜的地位在皇子中是很低的,从他的封地就可以看出来。刘胜的封地在河北平山,在汉朝来说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刘胜对汉朝最大的贡献,就是生育的子女多。这一点恐怕汉朝的皇帝都无法相比。刘胜有多达120个孩子。

在这之中,刘胜很多子孙都不认识。刘胜虽然子女多,但袭封他爵位只有一个儿子。刘胜的中山国传六世,到了怀王刘修这一代,由于没有子嗣,封国消失。其次这时候的西汉也要灭亡了。两汉之中出现了王莽篡汉的事情。

王莽篡汉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事件,可是想不到王莽篡汉竟然帮了刘备一把。为什么说王莽帮了刘备一把呢?因为王莽在位期间,将刘邦后人的家谱破坏了。家谱都破坏了,就如连根拔掉一般,刘邦的很多后代都成为了平民百姓。

从这一点来说,王莽帮了刘备一把,当时的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假如还有族谱的话,是可以查证的。可是族谱被王莽破坏了,刘备即使是说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无从考证了。刘备找这样一个祖宗,即使有人怀疑也找不到依据。

所以说至今关于刘备的身世也是迷雾重重,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