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汉初三杰最终结局如何,为什么唯独一人惨遭株连三族?原因竟是如此

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史上最为强大的王朝汉朝,然而他的开创离不开汉初三杰,那么汉初三杰最终结局如何,为何唯独一人惨遭株连三族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西汉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这三人为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这三位功臣的下场却各自不同。

萧何是沛县小吏出身,从他的出身背景来看,似乎家族颇有些财富,能够支撑他学习文化知识。萧何也很有见识,选择当文吏以避免招灾惹祸。

萧何有识人之明,他年轻时便看出刘邦不同寻常,与其交情很深。后来刘邦斩蛇起义,率戍卒杀回沛县,萧何等人便推刘邦为主。刘邦引萧何为丞,管理军中政事。由于多年从事文吏工作,萧何积累了深厚的政务经验,把诸项事务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刘邦攻入咸阳后,诸将都到秦宫府库抢夺金银财宝,独萧何有先见之明,把档案资料、政府律令全都取走。

国家好比一台巨大的机器,萧何拿走这些资料,相当于拿到机器的操作说明书,这对刘邦建立国家、实施统治的好处是相当巨大的。后来刘邦常年在外征战,萧何依靠收取的资料,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恢复了关中的统治秩序,每每刘邦损兵折将,或是粮草不济,萧何总能变魔术一样给前方提供最强劲的支撑。所以尽管刘邦经常被项羽击败,往往都能起死回生。

萧何治国理政的才能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同时他的政商也十分高超。汉三年时(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有段时间频繁派遣使者到大本营慰劳丞相萧何,萧何被弄的受宠若惊。有个叫鲍生的对萧何说:“大王在外九死一生地打仗,反而来慰劳丞相,这是对你不太放心。为君之计,不如把你家中子弟能当兵的全都派到前线效力,这样便能打消大王的疑虑。”萧何一点就透,马上如法照做,果然使刘邦疑心全消。

刘邦对萧何的猜忌,并没有因此而彻底打消。丞相权力之大,仅次于皇帝,万一变生不测,刘邦的皇位可就坐不稳了。后来刘邦又用同样的手段敲打了萧何两次,第一次,萧何把家财全都捐出去做军费,以安刘邦之心;第二次,萧何索性舍却良好的政治声誉,在长安强买平民的良田,惹得京师上下怨声载道,总算跌跌撞撞地换取了平安。刘邦和萧何的政治关系,既是密不可分的搭档,又是彼此都不能放心的潜在敌人,在这种尴尬的状态下生存,也就是萧何才能胜任。从以上可以看出萧何一生很谨慎,然而,正是因为萧何的谨慎,无论是后来的那部《史记》与《汉书》,却几乎都给了当时的萧何同样的定义: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史记·萧相国世家》

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书·萧何曹参传》

本来,笔者还没太在意这句评语,然而,当后来查看“录录”二字的意思之时,笔者却忽然很愤怒。

录录: 通“碌碌”,庸碌无能。如:公等录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没错,这就是庸碌的意思,是,萧何这个时候因为出身的低下,而始终如履薄冰的做事,未有奇节笔者可以理解,但是,为何要用“录录”这样的词呢?

笔者当然是很尊重司马迁班固这两位大家的,但,面对于此,不知别人如何,唯独笔者却从中感受到了司马迁和班固两位史学家对于萧何的不屑。

其实,包括他们之后对于萧何的评语,也是一样,对他们而言,或许就认为,萧何能够成就后来的伟业,完全就是走运,是啊,你看看,一个曾经小小的暴秦刀笔小吏,居然就获得了如此 的名位,而我等这种名门之后,功勋之族子弟,却只能在此写史书,很不忿啊。好吧,原谅笔者在此恶意揣摩了两位史学大家的心思。

但事实上,他们就是如此说的啊: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籥,因民之疾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後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龠,参与韩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哉!《汉书·萧何曹参传》

如以上内容,太史公还算委婉一点,而班固呢?直接后来就用“擅功名”这三个字了。什么叫擅?怎么就擅功名了?

按他们这意思,萧何的大汉开国功臣之首的位置,就是窃取的,要不是韩信英布等人死了,哪还轮得到萧何呢?

是吗?

其实,关于萧何的首功位置,当时的汉庭内部,其实唯一坚定的,也只有汉高祖刘邦本人了。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史记·萧相国世家》

汉五年,刘邦彻底战胜项羽,并登基称帝,而后便开始了封赏功臣的活动,如以上记录,群臣都是互相争论自己的功劳最高,然而却没有想到,刘邦居然直接以萧何为首功,如此,便引得朝堂诸臣为之愤怒,什么?一个就知道站在后面藏起来的文官,也敢为首功,他配吗?

那么,刘邦是怎么说的呢?多的笔者就不叙述了,刘邦的意思很明确,你们能在前方打赢,大汉之所以能够胜利,全靠的是萧何在背后支撑其庞大的军队补给和物资输送,况且,萧何把自己的家里面几十位亲族子弟都发送到了战场上了,如此之壮烈,在场诸人谁家能比?

那么?如果换做是我们现代人,我们还会争吗?自然是不会了,甚至还会很惭愧,但是,史书中却是如何记载的呢?群臣皆莫敢言,哈哈,好一个皆莫敢言,什么叫做莫敢言,莫敢言的意思就是依然不服,所以,之后的历史对于萧何的定位也是如此了,大家都不服嘛。

其实,事实上,在之后,那些大臣们针对萧何首功还进行了一次对于刘邦的反击: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史记·萧相国世家》

如这个记载,已经说的很明白的事了,众臣却依然是不服,还拿出曹参说事,说什么曹参才是首功,以此来驳斥刘邦。这一次,刘邦没有在表面上做出直接回复,只是,如太史公记载的时候,也明确说明了,刘邦还是心向萧何为第一功臣。

而幸运的是,也还是有明事理的人的,所以也就有了下面的记载:

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於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於是乃令萧何,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史记·萧相国世家》

笔者每次读到关内侯鄂千秋为萧何说的这番话,都是非常感动。满朝功臣宿将,居然故意假装不明白,却要一而再的反对萧何,为何?不就是因为萧何的出身够低,而其又多在后方,名声不显,所以,便被人欺凌到如此地步了。还是如鄂千秋所言,萧何可是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啊,如此都不为第一?谁堪为第一呢?

萧何亲眼见证了刘邦建立西汉这一全新的王朝,并在之后的日子里,萧何一直对刘邦忠心耿耿。虽在天下安定之后,刘邦忌惮萧何功高震主,对萧何产生了猜忌。萧何心里明白自己已经被刘邦疑心,于是无奈之下自污名声,消除刘邦的猜忌之心。就这样,萧何运用自己的智慧,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在刘邦去世之后,萧何又尽力辅佐新皇帝。在公元前193年即惠帝二年,萧何在自己家中病逝,享年六十四岁。

张良是战国时韩国遗民,他家中五世为相,是不折不扣的贵族子弟。秦末大乱时,张良亦聚兵起事,怎奈势力微弱,不足以成事,只得投靠刘邦。秦末群雄起事,多是粗鄙无文之辈,对文吏和儒生都不怎么重视,唯独刘邦对张良的计策言听计从,故而张良也死心塌地的为刘邦做事。

张良体弱多病,无法胜任行军打仗之事,只能跟随刘邦进行军事筹划。鸿门宴、立韩信为齐王、与英布彭越联横、垓下围项羽等大事,张良都发挥着谋主的作用。后来汉朝立国,刘邦意欲改立太子,吕后求张良帮忙劝刘邦不要废太子。此前已有许多大臣谏阻废立太子,都遭到皇帝的训斥。张良架不住吕后苦苦哀求,便指点她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商山四皓是四位年老的贤人,因为忍受不了刘邦的傲慢无礼,不肯出仕为官,但刘邦一向对他们十分重视。后来刘邦见到商山四皓辅佐太子,认为太子的德操高于自己,竟能招这四人入门下,因而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张良的性格一直比较柔顺,不爱出风头,也不争权夺利,在朝做官随遇而安,因此得到刘邦的充分信任。刘邦驾崩后,张良一度想辞官,随赤松子悟命修道。吕后感激他保住太子的恩德,强留他为官。张良虽然留在朝中,但一直不怎么活跃,不发一言,不建一策,以半隐退的状态了却了残生。

最后轮到我们的兵仙韩信了,韩信的结局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被萧何诱骗到吕雉宫内杀害,死后被灭三族。韩信的悲惨结局,在我看了,是必然的。韩信一生的功绩无可否认,定三秦、虏魏、破赵、平代、灭齐、雍水之役、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等,纵观历史,能与之战绩相媲美的也没有几个。可就是这么一个军事天才,却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最主要的原因是韩信在军事上是个天才,在政治方面却是个小学生。随便举几个例子,首先就是攻齐成功后,既然向刘邦索要假齐王的称号,要知道当时刘邦正和项羽对持在荥阳,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处境,这不是赤裸裸的威胁吗?再者就是韩信贪小利却无大志,韩信虽然善于带兵,但不精通治国,也没有自己的根基之地,没有粮食、甲胄、武器上哪打仗啊,自己也没有一个团体,不像刘邦,有蜀地汉中做根据地,钱粮人都有补给,打仗是需要拼生产力的,没有后继的补给,是得不到最后胜利的。韩信还是想反的,不过一直没有成熟的机会,建国后,刘邦就对他加以限制,想反就更难了。综合以上种种,加上刘邦多疑,阴险的性格,他岂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