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人残酷打击“小三”的惊人手段:烹煮尸体
在物欲横流、婚姻岌岌可危的今天,很多遭到配偶背叛的主妇,愤而将小说电影中的常见手段搬入自己的生活,就是雇佣侦探搜集丈夫的偷情证据;然后,捉奸在床,先是不顾一切地殴打“小三”以发泄一腔怒火;而后拍下录像或照片发在网上公开“小三”被堵在床的狼狈过程,手段不所不用其极,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其实,女人残酷打击“小三”古已有之,而且是数不胜数,残酷打击“小三”,报复情敌,不仅可以发泄一腔怒火,更可以满足自己的一时快感。清代佚名著的《隔帘花影》中,也记述了有位宋夫人,发现她的老公在外包养了一个“小三”。宋夫人带上仆人找到那个姑娘,带回家来,叫人剥光那姑娘的衣服,裸露于堂上,亲自动手用马鞭把那女子打得浑身是血,并剃光了她的头发。
更早的《汉书》记载,汉景帝刘启的曾孙广川王刘去有一个名叫昭信的宠妃,十分嫉恨其他的姬妾与自己分享老公的宠幸,便残酷打击这些姬妾。她曾诬陷一个名叫望卿的姬妾,说她在画师面前赤身裸体,并用鞭子笞打望卿,令诸姬用烧红的铁签灼她的身体。望卿逃跑,跳井自杀,昭信叫人把她拉上来,用木棍捅入她的阴道,然后割下她的鼻子、舌头和嘴唇,并烹煮她的尸体。昭信先后杀过十几个对自己地位有威胁的女人。
大隋王朝开国的时候,因为妻子独孤氏有所贡献,隋文帝杨坚为了感激独孤氏,不仅册封其为皇后,还约定二人一起管理天下,并称为“二圣”。杨坚每次上朝,都要带着独孤氏一起乘龙辇去朝堂上班。他坐在前殿临朝听政,独孤氏就坐在后殿认真旁听,下班后,两人又坐上龙辇一块儿下班。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独孤氏还提出一个在当时看来极其过分的要求,她要杨坚发誓不能亲近自己以外别的嫔妃和宫女,更不能和别的女人生下一子半女。杨坚一时头脑发热,居然答应了她的要求。
[page]然而,男人毕竟是男人,男人怎么能离开女人,何况杨坚是九五至尊的皇帝,后宫佳丽如云,美女荟萃?有一次,独孤氏病卧凤床,杨坚一是忍耐不住,就趁机悄悄地临幸了一位叫尉迟贞的后宫佳丽。这位尉迟贞是宫中梅花苑主人,既年轻漂亮,又体态优雅,举手投足尽显女性的妩媚,让杨坚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女人。相比整日一副女强人做派的独孤氏,可谓是天壤之别。
独孤氏对老公一向看得紧,见他一夜未归,马上派人去打听。得知他偷腥的时候,马上露出醋婆本色,叫上一干手下就去收拾尉迟贞这个横刀夺爱的“小三”。而杨坚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一大早就大摇大摆上朝去了。独孤氏来到梅花苑,见到尉迟贞二话没说,就命手下拖出去棍棒伺候。可怜的尉迟贞虽然妩媚功夫了得,但铁布衫的功夫却没练过,不多大一会儿就从一个楚楚动人的美女变成了血肉模糊的尸体。消息传到杨坚的耳朵里的时候,他惊呆了。好歹自己也是个皇帝,连个过门的小老婆都不能碰,不仅大声哀叹:“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这就是汉语“自由”一词最早的出处。
直到独孤氏死后,杨坚才彻底获得自由,不过已经年过花甲。此时,南陈灭亡,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等几个绝世美女进入隋宫。想想自己浪费的大好青春年华,杨坚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再次发飙,左拥右抱,日夜享乐。不想由于杨坚年事已高,超负荷的临幸,不久就病倒在了龙床上了。
当然,打击“小三”最为残酷的莫过于刘邦的皇后吕雉。本来,刘邦与吕后的感情本来是不错的,但是在夺取了天下之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刘邦又娶了戚夫人为妃。吕后比戚夫人大多了,戚夫人与刘邦“一夜情”时,只有18岁,是一个未出阁的小家碧玉;而吕后自然就成了黄脸婆“豆腐渣”。年老色衰究竟敌不过年轻貌美,在这场妻妾争宠大战中,戚夫人开始占据上风。刘邦每次外出都由戚夫人陪侍,而把吕后丢在后宫。
此时,本来已定下吕后生的儿子刘盈被立为太子,戚夫人却希望让自己10岁的儿子如意能够继位。刘邦也不看好刘盈,觉得性格不像自己,而如意却很聪明,有自己年轻时的样子。当刘邦把自己废太子的想法拿到朝中商议时,如果不是有口吃的大臣周昌冒死力谏,戚夫人也许在这场妻妾争宠大战中就能够夺得最后的胜利。
[page]后来,戚夫人又多次向刘邦提出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事情,但年老的刘邦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为在吕后的精心策划下,太子的势力已形成,没有办法废了。年幼的如意被迫离开京城到三千里外的封地为王。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史称惠帝。登上皇太后宝座的吕雉卷土重来,她干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小三”戚夫人罚为奴隶,并让人用钳子把她的一头秀发统统拔光,再罚她去舂米劳动,限每天要舂一石米,如果少半升则要打她一百棍。
据《汉书》记载,自知命运不济的戚夫人悲从心中来:“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相伍,相隔三千里,谁当使告汝?”谁知吕后闻讯,心生毒计,把戚夫人的儿子如意诱进京城,暗暗把他毒死了。如意死时是七窍出血,连已称帝的刘盈也于心不忍,大哭了一场,用王的礼仪将同父异母的如意葬了,谥号隐王。
但就是这样还不解恨,吕后最后用“人彘”之刑把戚夫人活活给弄死了。自己的兄弟死后,刘盈很悲伤的,但吕后竟然让他去看“人彘”表演。刘盈也不知“人彘”为何物,便跟着太监去看了,七弯八绕到一间厕所里,看到一个血人,四肢全被砍了,眼珠被挖了,剩下两个血窟窿,人还没有死,身子还能动,嘴一张一张的,真是惨不忍睹。
刘盈便问太监这是什么,一听是戚夫人,他差点被吓晕了过去。原来,吕雉对戚夫人下了毒手,施了酷刑后,又给她硬灌了药,让她听不见,说不出,半死不活地扔到了厕所里。刘盈因为受此惊吓,从此也不敢“治天下”了,终日饮酒作乐,仅做了七年皇帝就驾崩了。
[page]盘点汉朝女子监狱恐怖酷刑:断手足药熏耳折磨死
在汉代,女犯监狱除了永巷、保宫之外,还有暴室,属掖廷令。暴室是拘禁惩罚有罪的宫女、皇后、贵人的地方。她们受惩罚后,主要是为皇家制衣做被。由于漂染的纱布都要暴晒,故取名“暴室”。
追根溯源,中国的监狱起源于夏代的丛棘,亦称“棘丛”。棘,植物名,亦称“酸枣树”,多生于山中和野外,开绿色小花,叶呈椭圆形,茎上多尖刺,秋后枝干老化,尖刺更加坚硬锐利。为了惩罚战俘和奴隶,奴隶主就到山上砍来山枣树,编成围墙,将囚犯困人丝棘之中,“系用徽墨,(置)于丛棘。”到了商代监狱逐渐发展为“牢”。《说文解字》译为“牢,闲养牛马圈也”,也就是为了防止奴隶脱身,奴隶主将奴隶用绳索捆绑起来,圈于“牢”内,不使脱逃,后又发展为“画地为牢”。意为画地为圈,坐圈为牢。传说周文王会推算八卦,犯人不能越圈。这只适用普通罪犯,对重要人物,则另行关押。周文王就是被囚禁于河南汤阴姜里城的,现已成为旅游区。周代的监狱多称作“圜土”,“筑土表墙,其形圜也”。也作囹圄,意为令囚犯闭门思过,改恶为善。春秋战国时代将监狱称之为“狴犴”。“狴”、“犴”是两种传说中的兽名,因在牢门上常画它们的形状,故将监狱称之为“狴犴”。其实,“狴犴”是牢狱一种,且多为石室。越王勾践就是被囚于吴国的狴犴——石室。秦代的监狱逐步分为中央狱和地方狱,李斯和赵高均囚于成阳狱。
经过风雨的洗涤,岁月的锤炼,历史的演义,监狱到了汉代逐步炼成,也就是说将囚禁罪犯的场所逐渐称之为“狱”,是从汉代开始的;把囚犯细化、分类是从汉代开始的;把监狱的设置、管理,以及对囚犯的惩罚和劳作提到议事日程是从汉代开始的。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郡县普遍设狱,且名目繁多,全国约有两千所监狱,仅京城直属监狱就达26座,主要囚禁将相大臣、郡县主官、宫中嫔妃、无赖、凶犯、强盗等。除了监狱规格、体制、管理在汉代得到了发展之外,汉代的治狱策略也逐步成形,如“优礼长吏”,即狱卒不得辱骂、殴打有罪官员;“颂系”,意宽容,即对老年犯和孕妇犯不得上刑;“呼囚录囚”,即囚犯感觉冤枉可以上述;还有“病给医药”、“听妻入狱”、“纵囚归家”、“孕妇缓刑”等,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监狱的基础。
[page]廷尉监狱 囚禁政治犯监狱
“廷,平也,治狱贵干,古以为号。”,“尉”,是武官的名称,因武官与狱官共制,故称刑狱之官为“尉”。廷尉诏狱,是廷尉按皇帝旨意管理的监狱,主要囚禁将相大臣、皇亲国戚。
汉代名将周勃曾率兵击败项羽,屡立战功,又与陈平合谋诛杀诸吕,立刘恒为帝。但在他归隐后有人告他谋反,文帝将其逮捕,关押于京城廷尉诏狱。周勃一生,为人诚实,缺少文化,面对冷墙铁壁,一筹莫展。后在狱卒的点拨下,才敢传书薄太后,并让自己的儿媳、文帝的公主作证,才幸免一死,官复原职。老周虽逃过了牢狱之灾,但小周亚夫却未能幸免,终因“谋反之罪”,重蹈覆辙,被关押于廷尉诏狱,后绝食身亡。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诏狱之风更是愈刮愈烈,凡政见不同,图谋不轨的都被下狱。其中,绝大部分为皇帝亲手交办案件,关押人数达七万余人。除了廷尉诏狱外,还有上林诏狱、若卢诏狱、司空诏狱等。淮南王刘安与中郎伍谋反被人告发后,被囚于上林诏狱。
永巷掖廷 单独关押女犯的监狱
如果追溯中国女犯监狱之最,当属永巷。永巷是宫内一条狭长的小巷,起初是宫内供宫女、嫔妃所在的地方。后来,随着宫廷战争的深入,永巷就成了单独关押宫中女性犯罪者的监狱。在永巷众多被关押的女囚中,最有名气的也是受到迫害最深的当属刘邦的爱妃——戚夫人。
戚夫人貌美如花,能歌善舞,为人随和,深受刘邦喜爱。刘邦死后,戚夫人受到前所未有的迫害。吕后先是下令将其关押于永巷,剔去秀发,戴上脚镣,穿上囚服,罚之春米。由于思儿过度,戚夫人就创作了一首“春米歌”。谁知道这首原本思儿的歌曲,又拉开了悲剧的序幕。吕后狠毒的下令,处死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又将戚夫人废为“人彘”,断其手足,挖去眼睛,药熏其耳,药逼其哑,并把戚夫人关押在终日不见阳光的窟室内,折磨至死。戚夫人遭此酷刑,就连吕后的儿子惠帝都认为:这不是人做的事。
[page]汉代的掖廷邵狱在管理上逐步规范,并设置了专管女犯监狱的官置——掖廷令。掖廷邵狱名为关押犯罪者,其实大都是政治斗争、宫廷之争的牺牲品。甚至,是含冤入狱。李陵抗击匈奴失败后,其家人全部入狱,他母亲被囚于保宫狱。
汉武帝末期,一方面将钩弋夫人的儿子立为太子,另一方面又无缘无故地将钩弋夫人关入掖廷诏狱。事后,大臣不解,武帝道出了原由。“子幼母壮,独居一处,岂不淫乎?”就这样,钩弋夫人在监狱里不明不白地了却余生。
在汉代,女犯监狱除了永巷、保宫之外,还有暴室,属掖廷令。暴室是拘禁惩罚有罪的宫女、皇后、贵人的地方。她们受惩罚后,主要是为皇家制衣做被。由于漂染的纱布都要暴晒,故取名“暴室”。
汉桓帝好色,除三宫外,博采宫女六千余人。对此,皇后不满,后受许贵人挑拨,桓帝废了皇后,打人暴室,郁郁而死。
蚕室 处罚宫刑囚犯的监狱
蚕室,本意是养蚕的地方,但为什么把这样悠闲之地与可怕的监狱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原本蚕室怕风,受了宫刑的人也怕风,也需要像蚕室一样避风取暖,故把蚕室演义为监狱。
在汉代,设有蚕室署,负责处理宫刑囚犯的管理。受到宫刑的罪犯,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子宫”。这种刑罚在汉之前已有,但设置部门进行管理,并单独对此类囚犯进行处罚关押,还尚属首次。
从刑罚的角度上来看,宫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但从肉体上和精神上来说将是一种莫大的摧残和耻辱。很多此类囚犯宁愿接受死刑,也不接受宫刑,但有些囚犯为了事业、前途或者家庭,也会被迫接受。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因为败将李陵进言而激怒武帝,将其逮捕,判为死刑。若按当时法律,钱可折罪,可以免去司马迁死刑或接受宫刑,但司马迁没钱,好在“皇恩浩荡”,司马迁没钱也未受到死刑,而是改判为“宫刑”。就这样,为了《史记》,司马迁还是忍辱负重,在蚕室完成了令人称颂的鸿篇巨作《史记》。
[page]居室北军 关押将军及侍卫人员的监狱
居室,汉代署名少府,设狱。主要关押部队将领,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员。汉武帝时,灌夫将军因得罪丞相田蚧而囚于居室。
北军是汉代守卫京城的工兵,主要负责长乐宫的警卫。由于守候任务繁重,且地理位置重要,故在军内设狱,称之“北军狱”,关押有罪的军人或在上书中有忤逆皇上的官员,“军交公车、人满北军”。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曾任平通侯,迁中郎将,平日为人率直,很有文才,但也有几分骄奢,且爱有意找他人过错,甚至陷害。于是,满朝上下,对之很是厌恶,告发之声屡屡不断,后判关押北军狱,按罪当斩,但皇上念其才华,免去了他的官职。贬为平民百姓。
失去官爵的杨恽理应洁身自好,但他凭着自家产业和政界的关系网,不断地会宾客,捞钱财,炫耀自己。于是,有人告他无悔过之意,并造成了天上的日食。皇上听后,非常恼怒,下令将杨恽再次关入北军狱。后在抄家时,又发现杨恽给他人的书信,有大不敬之意。随之,皇上下令斩首。其他与杨恽较好的官员一律免官治罪。
虎穴地牢 惩治地痞无赖的地方监狱
虎穴,是地牢的一种,筑于地下,也就是在地下挖个洞穴,方深多数丈,在出口处有一石板覆盖,洞口有人看守。洞内通风能力和生活条件极差。因其形像虎口,故名“虎穴”,属于长安县的一个地方监狱,也称“长安狱”。凡在虎穴接受惩罚的罪犯大都是“站着进来,躺着出去”。社会人士对“虎牢”也是谈之变色,近之腿软。
汉成帝永始、元廷年间,皇上不理朝政,长安城内狼烟四起,打家劫舍,十分沉沦,犯罪者屡禁不绝,且胆大妄为,一些亡命之徒把杀官吏当作儿戏。他们备有红色、黑色、白色三种弹丸,让人伸手去摸。摸着红色的,去杀武官;摸着黑色的去杀文官;摸着白色的,如果杀手反被官吏杀了,就去主持丧事。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不得不将尹赏调到京城任职。尹赏一上任就修筑了一座地牢,取名“虎穴”。然后根据群众举报,将那些有劣迹、没户籍、穿奇装异服、持刀携凶器之徒,全部捕捉下狱。尹赏亲自一一过堂,除个别无罪释放外,大部分犯罪者被囚禁虎穴内。由于人多拥挤,通风条件差,大多数囚犯都闷死于牢内。这件事在当时震撼很大,治安状况立即明显好转。
在汉代,地牢多为地方监狱,由个别郡县设置,主要是为了惩罚那些流氓、无赖,杀人放火,拦路抢劫,恶贯满盈的囚犯。地牢关押条件简陋,但囚犯难以逃脱。由于牢内黑暗,通风不畅,空气污浊,押犯拥挤,生活不保,很多囚犯性命难保。因此,所有犯罪者都对地牢不寒而栗,唯恐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