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古代科考轶闻 百岁老儒热衷科举考试感动皇帝

古代“科考”是万里挑一,出类拔萃。那些矢志不渝地参加科举考试的古人,不乏胸怀大志,但无疑也有大把人希望一举成名后踏上仕途,升官发财。本文揭秘古代科举考生年龄最大的多少岁,考试失利是否可以“复读”,如何 “行卷”作弊,是否有“照顾分”等。<br/>史上最老考生感动乾隆皇帝<br/>在中国古代,参加科举考试往往被认为是进入仕途的惟一出路。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目的大多是“奋志科名”,因而 “科考”的考场上有很多“屡不中屡考”的考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吴敬梓笔下的范进。“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故事,范进考了20多回,一直到54岁时才考中举人,所以得知喜讯后高兴得疯了。<br/>虽然范进中举的故事是小说,但所反映的情况并非虚构。在科举史上,像范进这样54岁还参加考试的并不稀奇。<br/>明末人谈迁在《枣林杂俎·圣集·科牍》中,记述了不少明朝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其中提到的刘珠、董又莘两位进士,均为高龄考生。刘珠是荆州公安县人,与内阁首辅张居正是“湖北老乡”,关系很好。但刘珠一直考了36年,至66岁时才在张居正做主考官那年上榜,考中进士。<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BE/4B/BE4BCA3CEF346A3DB12DE56E7D3AC461.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顺德老秀才黄章。据清代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二笔》中记载,黄章参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乡试时已102岁,已有重孙子了。黄章在提入考场的灯笼上写了“百岁观场”4个大字,由曾孙为之引导入场,并放言如果这次考不中,105岁时也考不中,到108岁时才有好运。<br/>[page]<br/>令人感慨的是,像黄章这样的超高龄考生在清代并不少见。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会试中,地方各省上报70岁以上参加会试的考生多达122人,其中80岁、90岁以上,并考完了3场的考生有92人。<br/>乾隆皇帝为这些老年考生而感动,“俱加赏赐”。在乾隆当皇帝期间,曾多次赐予老年考生功名,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江西乡试中,兴安县99岁考生李炜,3场坚持考完仍未考中,乾隆听说后特“赏给举人”。<br/>唐代考生北漂“复读”<br/>现在高考考点很多,可以就近参加考试。在古代,科举的第一轮考试“乡试”,一个省或大片地区只有一个考场,是全省统一考试。至于后面更高级别的考试是全国统一考试,考场设在京城,考生要跋山涉水 “进京赶考”。所以,好多考生(举子)在京城考完试后,“多借静坊庙院及闲宅居住”,闭门苦读,投入到下一轮备考复习中。这种现象在考得不好的落榜生中尤其明显。<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74/91/74919F22A418BA3114069297C27480DB.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白居易靠“作弊”考中进士<br/>在唐代,考生考完不离京,除了“夏课”复习的需要外,与另一个重要活动安排也有关系,这就是“行卷”。<br/>所谓“行卷”就是考生拉关系,走后门。具体是这样操作的:将自己觉得拿得出手的作品做成卷轴或装订成册,送给官场权贵和学界名流,以求得这些“贵人”、“名人”的赏识,向主考官推荐自己。“行卷”往往能增加考官对考生的“印象分”,直接提高考中率。<br/>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于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考中进士,就得益于“行卷”。据《唐摭言》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时,没一点名气,他便带着自己的诗作,找到当时的文化名人、诗人顾况。顾况听罢笑称,长安什么东西都贵啊,想居住下来可不容易,即所谓“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一说。当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时,顾况当即改口:“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白居易因顾况的美言而受到青睐。<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11/0A/110AAA923DAA43A3DADC22018753837B.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赵匡胤(太祖)于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诏礼部阅贡士及十五举尝终场者,得一百六人,赐本科出身”。也就是说,连续参加15 次进士考试,也没有考中的考生才有“特奏名”的机会。实际上考生要等到这种照顾,并不容易。15次考试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时间,到获得特赐进士时,少说也到了当爷爷的花甲之年,因此时人称这种“特奏名”为“老榜”。<br/>因为不是正取,年纪又大,社会上对“老榜生”的评价较低。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有这么一段记载:福建人徐遹通过“特奏名”,获宋徽宗赵佶崇宁二年进士,参加完在御花园琼林苑里举办的“闻喜宴”后,大家骑马挂花回住处。经过“红灯区”时,别人的红花都让妓女抢走了,惟独徐遹的花没人要。徐遹为此伤心,在客栈房间的墙壁上题诗自嘲:“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br/>除了“特奏名”这种特殊照顾的情况,在古代科举考试当然不会少了花钱“买分数”、“买录取通知书”等腐败现象。如在明代,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例监”,便是花钱搞到入学指标的学生。<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