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金庸笔下的陈近南史上有无其人?陈近南原型是谁

提到陈近南,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他是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人物--天地会的总舵主。是韦小宝在天地会所拜的师父。韦小宝的这位师父陈近南不光拥有一身绝世武功,而且还有一颗仁慈之心,侠义之肠,虽然在《鹿鼎记》中出场不多,但他的英雄气概却令人为之叹服。<br/>看过周星驰电影《鹿鼎记》的朋友们,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影片中韦小宝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平生不见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如此对陈近南高度的赞誉,在金庸小说群侠中是难得一见的。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其人呢?笔者查阅史料得知:历史上确有陈近南其人。<br/>陈近南,(?--1680年),本名陈永华。他是台湾郑氏王室的军师,台湾教育的倡导者,字复甫,福建龙海角美人。其父陈鼎,明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1644年中进士。甲申之变后回乡躬耕,永历二年(1648年),郑成功攻克同安,授陈鼎为教谕。后来,清军攻陷同安,陈鼎自缢。当时陈永华才十五六岁,清军入城后,陈永华出逃。<br/>当时郑成功占据厦门,图谋恢复明朝江山,于是广揽天下士子。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荐陈永华,郑成功与他谈论时事,后并且高兴地说:“复甫,你是当今的卧龙先生”。后授予参军,并以宾礼相待。但据考证,陈永华此人平时不善言谈,只有在部分政见等政治方面的谈论才能发挥。<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49/5C/495CA6815051641C955245BC071DF246.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屯田制度,进行屯田垦殖。土地刚开垦时就一年三熟,不仅戍守之兵,而且当地居民都可以丰衣足食。在农闲时候又进行军事操练,所以人人都有勇知方,先公而后私。<br/>1665年,陈永华向郑经提出“建圣庙,立学校”的建议。但郑经认为:“荒服新创,不但地方局促,而且人民稀少,姑暂待之将来。”陈永华引经据典,力陈教育之重要。他认为,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民风纯朴,若能举贤才以助理,经过一段时间教养生息,便能赶上中原地区。应当择地建立圣庙,设学校“以收人才,庶国有贤士,邦本自固,而世运日昌矣”。郑经被说服,同意设立学校,发展台湾文教事业,并授命陈永华负责有关事宜。<br/>陈永华创建一套自上而下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全台设立“国子监”,为最高学府,各府、州、县设立“府学”、“州学”、“县学”。推行大陆的科举制度。规定台湾儿童必须“八岁入小学,课以经史文章”。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州试有名送府,府试有名送院,院试取中,准充入太学,仍按月月课。三年取中试者,补六官内都事,擢用升转”。于是,台湾人民“自是始奋学”。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施行,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3C/CA/3CCAAF66B56987FB8B5B7230B608BB02.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时迁居台湾的明代遗臣“多属鸿博之士”,鼓励他们发挥余热,协助传播中原文化。<br/>1674年,陈永华任东宁总制使。这时三藩叛乱,受耿精忠约,郑经率师伐清。郑经子郑克臧监国,陈永华于是协助女婿郑克臧总管台湾政务,遂遭冯锡范、刘国轩嫉恨排挤。1680年3月,陈永华自请解除兵权,因忧悒成疾,当年在台湾病逝。郑经亲临吊丧,谥文正。<br/>陈永华死后,葬在今台南县柳营乡,后来清朝把他的骸骨迁葬回福建泉州,现存的仅是空冢。此外,民众为感念他的德泽,还设庙祭拜,就是今日台湾台南市中西区府前路上的“永华宫”;“永华路”同样也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