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吴三桂的命运和悲剧:先降李后又降清
无论对于东方或西方历史,1644年都可谓决定命运走向的一年。史书上这一年纪年有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顺治元年,此外还有一个地方政权大西朝大顺元年。《明史》记载,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国,国号大顺,改元永昌。7天后,李自成就率领百万大军出西安,渡黄河,分兵两路长驱北京。此时关外清军数十年的袭掠已经让明王朝北部边防摇摇欲坠,而1641年明朝又遭遇“三百年来未有之饥荒,父子相食”的境况。1644年一年之内,紫禁城的龙椅上坐过三个皇帝,直接促成这一历史的人物,正是吴三桂。<br/>“少年悬印”<br/>吴三桂能够成为影响历史的人物,不得不追溯他的发迹史。其父吴襄为明将,而吴三桂在十六七岁时就应试武功并中得武举,《庭闻录》里说他“自少为边将”。他的教师陈邦选也说他“少年悬印”。史书说吴三桂勤于读书习武,“终日无惰容”。他年少读《汉书》,被“仕宦当作执金吾,取妻当得阴丽华”这两句话深深打动。清史研究著名专家李治亭认为,吴三桂能够迅速升迁,乃由于他家与关东豪族祖大寿一家有亲戚关系。<br/>吴三桂的家庭背景和非凡天资,终于让他在崇祯五年(1632年)20岁就荣升为游击将军。虽然明清正史从无记载,但是《庭闻录》、《吴三桂记略》和《平吴录》都曾记载吴三桂“少年救父”的“忠孝”事迹,说吴三桂在数万清军的围困中,率数十家骑出城成功救父并受伤。如果这一历史属实,那应该是在崇祯三年,皇太极第一次率领大军绕道蒙古入关,祖大寿应朝廷之命支援,在建昌(今辽宁凌源)与皇太极部相遇。当时吴三桂父亲吴襄率骑兵侦察被清军围困,吴三桂此举可以说无愧“忠孝”二字。<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24/87/24876B6587317C52D6A20C76D2D5181E.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努尔哈赤起兵反明,高迎祥、李自成起兵举义后,明朝的精兵良将已经在长期战争中丧失殆尽,最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崇祯皇帝的猜忌和文臣党争中也逐一凋零。然而吴三桂却是一个例外。崇祯四年(1631年),吴襄在皇太极于8月发动的大凌河之役中,在增援大凌河战斗中因逃跑而导致全军溃败,遂被削职,但吴三桂仍然被朝廷留在军中供职。《明清史料》记载,崇祯十二年,吴三桂在27岁时被任命为宁远团练总兵,至此效力朝廷更倍于前。在次年五月与清兵在杏山的遭遇战中,吴三桂一得到警报,立即出动3000人马“长驱直过杏山”,“与贼血战”。最后他奏报战斗“大获全胜”。<br/>《明史》记载了此后的松山、杏山战斗中,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凡三战,松山、杏山皆捷”。在锦州被围之际,吴三桂在众运粮官“惊心奴儆”的情况下,亲自“督运米车”,成功躲过清军的监视,在春节期间将粮食运入锦州。《明档》记载他自当总兵后“忠可炙日,每逢大敌,身先士卒,绞杀虏级独多”。<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7F/A7/7FA7828A411DC9BFDC3619546C7492B8.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刘宗敏抢劫陈圆圆的变数。李治亭认为,陈圆圆对于吴三桂决策的改变,同样不容被历史忽视。在将山海关交付李自成手下后前往北京途中,吴三桂得知父亲吴襄被捕,反应起初是并不在意:“此胁我降尔,何患!”然而当得知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掠走后,终于咬牙切齿,“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当下立刻反军攻克山海关,并复信吴襄,声称“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br/>李治亭认为,吴梅村讽刺吴三桂为了一个女人而投降清朝,实在是忽视了对待一个女人态度的背后,是面对两大阵营的政策问题。“反过来说,刘宗敏为了占有一个女人,不惜拷掠吴襄,而完全不顾及吴三桂,这不是自坏大事吗?陈圆圆与吴三桂对于农民军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所以刘宗敏占有圆圆,不能说只是一个女人的问题,恰恰相反,是一个重大策略的原则问题。”<br/>从乞兵到降清的转折<br/>1644年4月15日,清摄政王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书信,信中请求“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胁、西胁,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土以酬,不敢食言。”信中,吴三桂仍以“亡国孤臣”名义,恳请清朝出兵助他复仇,再图明朝“中兴”。<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B/08/9B08CFB489A2D369119EE495E124D0E8.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甲申之变的杨士聪在《甲申核真略》中斥责吴三桂“西不能讨贼,东不能守关,有何功言?”但《谀闻续笔》曾记载吴三桂请求多尔衮“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明太子)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显示出他复明的确存在真诚性。而此后他在讨清的檄文中指责多尔衮“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居燕都,窃我先朝神器”,清朝官方对此不敢正面回答,更显示吴三桂当年与清朝的盟约并非子虚乌有。然而在山海关之战击败李自成后,多尔衮以顺治皇帝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并令吴三桂以下各将领和吴军全部剃发,这标志着吴三桂已经彻底投降清朝。身为明将多年不接受清朝招降的吴三桂,于是迅速完成了从降李到反李,从借兵到降清的复杂过程。<br/>弑君:自以为智,而适成其愚<br/>李治亭认为,吴三桂被人唾弃,所谓“反复无常,见利忘义”,更多来自于明亡后他的作为。<br/>吴三桂消灭李自成起义军后,南明朝廷不知他已经投降清朝,有人甚至称赞他“克复神京,功在唐郭、李之上”,拿他和唐朝中兴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相比。南明弘光政权皇帝还称赞吴三桂“雪耻除凶,功在社稷”,并封他为蓟国公,派专人将五万两白银的赏赐从海路运送给他。《明季南略》记载,南明弘光政权上层如此加封吴三桂,而“举朝皆知吴三桂无心本朝,而奸党故欲崇之,已寓卖国之意矣”。果然,吴三桂在接到南明使团的信件和册封文书后,不启封原件交给了摄政王多尔衮。不但如此,吴三桂还对南明使团的到来表示“清朝法令甚严,恐致嫌疑,不敢出见”,并谢绝了南明政权的一切赏赐。不过此时的吴三桂表示对南明“终身不忍一矢相加遗”,甚至在多铎消灭南明弘光政权后,还在清朝为崇祯修陵墓时主动捐银一千两,表示不忘故主。<br/>[page]<br/>然而吴三桂最终在对南明政权的追剿中却穷追不舍。清朝官书《清世祖实录》和《清史稿》等诸多文献都记载了吴三桂在顺治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上奏顺治皇帝,要求消灭永历皇帝的奏章,并提出所谓不灭永历,有所谓“三患二难”。当年“终身不忍一矢相加遗”的话此时早已被他抛在脑后。征途中,吴三桂收到朱元璋第十三代孙、永历皇帝的亲笔信,指责他“抑或封王锡爵之后,犹欲歼仆以邀功”,“岂天覆地载之中,独不容仆之一人乎?”永历帝那封信里的话,最终竟成了吴三桂命运的预言:“将军自以为智,而适成其愚;自以为厚,而反觉其薄”,“奕祀而后,史有传,书有载,当以将军为何如人乎?”<br/>吴三桂最终不考虑永历质问他将来如何做人,在抓捕永历后,和吴三桂在一起的内大臣、满将定西将军爱星阿提出将永历献俘北京,让朝廷处置,而吴三桂为了确立自己的不世之功,力主朝廷将永历就地处决。四个月后,清朝廷批复到达云南:“仁皇帝命恩免献俘”,“着将永历正法”。在如何处决永历的过程中,吴三桂显现出对前恩主的残忍无情。爱星阿等清将认为,“永历尝为中国之君,今若斩首,未免太惨,仍当赐以自尽,始为得体”。但吴三桂决意“骈(斩)首”。最后仅因为安南将军、满将卓罗极力反对,以永历“也曾当过中国皇帝,应当全其尸首,何必用斩!”吴三桂这才勉强同意。<br/>削藩和叛清:反复无常的悲剧<br/>在吴三桂等三藩日益坐大时,康熙皇帝开始削藩。这从根本上伤害了为清朝卖命一生的吴三桂及其势力的利益。<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02/F5/02F5371C8F90B6F371562D8990045D47.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洪承畴,在天下平定、开始大力宣扬“臣节”的清朝中叶,所有曾经备极哀荣的前明降臣大多被清朝列入“贰臣传”。“吴三桂这个人,因为反复无常、见利忘义而备受人们谴责。”但是李治亭认为,“将战争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也有违历史事实,是不公道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