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台湾六堆客家年节习俗

新年习俗

客家人对于过年,极为重视,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大地回春,万象更新,对于人类象征看各种新的希望。所以先民就利用这一天来提倡礼教,如祭祖、拜年等,都在使每一个人均有表现礼的机会,俾在家庭和社会,均能保持礼貌,遵守秩序。其次有许多好吃的东西和有趣味的娱乐,如吃年糕、敲锣打鼓、舞狮舞龙,以及各种玩耍杂戏等,务使在一年的开始,男女老幼,个个身心愉快,奋发有为,以迎接新的一年。故过新年的各种活动实在有促进身体健康,精神快乐,家庭团结,种族绵延,进取有为,除旧布新的积极意义。

闹锣鼓是客人迎年情景的先声,从十二月半起,小孩们就把楼棚上,尘封经年的一套锣鼓搬下来,你打锣,我敲鼓,他打铛,「咚咚程」,「铛铛可」,清越的,沉雄的声音,响彻山村,传遍四野,尤于晚饭后夜静时,每一个人的心弦,都会受到不同的反应,小孩们乐,年长的人忙,出外的人心急,盼归人的心焦。一声锣鼓声,敲开了过年的欢乐之幕。

旧历进入腊月(十二月)天气渐冷,月半后,家家户户都作过年的准备,灌香肠、卤猪胆肝,各种腊味。到了农历廿五日,叫「入年卦」,表示旧的结束,新的又开始了,老年人适时叮咛子孙:「入年卦,说好话」,过节气氛日浓,到处都是办年货,购新衣的人潮,家家户户都在全家动员清洁大扫除,粉刷一新,贴上春联、门神,或吊上灯笼,全家大小理发整容,务求一身光彩以迎接新的一年。到处喜气洋洋,一片新年景象,出外营生求学的人也赶回来团聚过年了。

到了年三十,内外焕然一新,甜粄、拨粄早已蒸好,一切都准备妥当,厅上祖牌已披红,下午大家都沐浴更衣,在祖先牌位前供奉三牲祭祀祖宗。这是过年大典,午后起,鞭炮声此起彼落,舞狮,吹新年相继而来。下午五六点时全家团圆吃年夜饭,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看大家守岁,全家吃喝欢笑在一起,直到夜半凌晨「奉阿公」,气氛至「奉阿公」时的舞狮,给的红包要特别大。鞭炮声冲天,驱除不祥,迎接吉利,振作精神,迎春接福。

中原文化向来以孝治天下,因之家教亦以孝为出发点。敬祖所以示慎终追远,不忘本的美德,也可以说是实行孝道、敦亲睦族,发挥亲爱团结的精神。

年初一,天还未亮,不少人已抢先在祖公和天地神明前,大烧其早香了。爆竹声此起彼落,小孩们闹看要穿新衣服,但都显得彬彬有礼,遵照老人家的吩咐,不敢随便撒娇胡闹。年初一老年妇女多吃素,亦有全家吃素的,多数人还是大鱼大肉,这一天最忌口出恶言,或打骂儿女,儿媳也获年假一日,家事由婆婆负责。吃了早饭,便外出拜年、逛街,若舞狮杂耍,妇女则成群结队至各寺庙上香祈福。

过新年最具教育性的礼节,便是拜年。不管识与不识,以及平时感情怎样,大家见了面,总得要行个礼,说几句「恭喜新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等祝贺的话。这不但表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关系,且可鼓励人向上进取。要之一切新的希望与成功,都寓于这简单隆重的贺年礼中,鼓舞人心,向上进取,意义至为重大。

元旦有许多忌讳,亦深具涵义,如新年三日停止洒扫,是教人要特别注意清洁,不要把脏的东西随地乱丢;不泣怒漫骂,是教人要乐观和气;不动刀剪针线,是教人要崇尚和平,不计仇怨,是教人要宽大,勿说不吉利的话,是教人要尊重别人;不作杂务,是教人要共同快乐。打狮舞龙、敲锣鼓,可以涵养身心,锻炼体魄,鼓舞精神,也是客家尚武精神的表现。

年初二「转外家」(回娘家)﹐女婿带同妻儿到岳父家拜年。初三初四仍是吃喝玩乐的日子,年初五出年卦,结束新年的欢乐气氛,各行各业恢复正常工作,大家又开始一年勤奋的工作,节俭的生活。

客家人在过年过节都不忘祭祖﹐这种「崇祖念本」的精神,是值得光大和保存的。

元宵作福习俗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放烟花,花灯竞赛等化费不赀的庆祝方式,在六堆客家庄并不时兴。除了家家要牲醴果品祀祖敬神外,添丁的人家,要办三牲到神庙或祠堂祭祀,还要做「新丁粄」(龟粄)分赠邻居亲戚,同庆添丁之喜。六堆各庄在元宵前后多举办「作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国泰民安。由若干名公举或轮流担任的「福首」主其事,以猪羊五牲隆重祭祀福德土神(土神或社神)。费用由福首负担。中午宴请上寿的老辈,在福德祠前同申庆贺。

清明节

三月天气,不寒不暖,乡村农忙时期未到,到了清明节前后,家家都忙于准备扫墓的工作。但并不一定都在这个日子举行,或提前,或展后。这是客家极重视的伦理传统,慎终追远的表示。对已逝的祖先亲属隆重纪念,每年总在此日裔孙齐集墓前,肃穆敬拜。出外营生求学的人,触动孝思,也不辞奔波之苦,返乡扫墓。

六堆邻近的几个村庄,近年来为求方便节约,多半联合起来达一个星期假日大家一起扫墓,热闹非凡,蔚成奇景。

是日,备好三牲香烛等物,一清早,大家前往祖先墓地,先一齐动手,将四周杂草污秽清除,碑文以朱墨重描,破坏者择吉重修,在后土上压上祭纸,表示此墓已有人挂扫,然后摆出猪肉、鸡、鸭、蛋、蒜(寓善于打算之意)、芹菜(寓勤奋工作之意)水果、红粄、白头翁粄等祭品,奉香敬酒敬茶。酒过三巡,焚烧银纸,燃放鞭炮,墓祭告毕。

客家人重视祖先骸骨,慎重选择吉地安葬,藉尽孝思。故总是希望能求得一座好风水,俾能荫泽子孙。功成业就的人,把祖墓修得堂皇富丽,以示子孙繁昌。

六堆人几十来重视祭墓,维古俗而不变,良风美俗弥足珍贵。

端午节

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也叫五月节,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具有纪念忠义烈士之积极意义。

六堆村庄因不临海河没有龙舟竞渡,挂葛蒲喝雄黄酒的习惯也不普遍,但是客家人最难能可贵的是不管过什么节日,总不忘备牲醴祭祖。这是崇尚孝道,示人以不忘本的美德。

中国先圣立言垂教,以孝治天下,即先亲其所亲而后推及于全国。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这个意思。一方面以自身来源的祖宗来作寄托,一方面复将此心推及于天下人,由亲而疏,由近及远,这种精神是何等的伟大,这是孝的宗教,仁的宗教,其崇高的精神不下于其他的宗教,客家人之所以能顶天立地间,实植根于此一崇祖念本的精神。

七月节

七月半中元节为鬼节民间有普渡的习俗对于无主之鬼给予盛大的祭祀以慰游魂。对祖先也一秉客家传统,准备三牲祭祀,家家户户做芋粄,为庆祝收成,欢喜热闹一番。

中秋节

中秋节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但各地区均有其独特的庆祝和娱乐活动。六堆客家除了吃月饼赏月之外,亦有准备牲醴敬祖宴请戚友,把酒赏月的活动。妇女在中秋节夜晚,也有人设香案,供奉水果、糖果拜月老祈求婚姻美满的。其实这个节日含有浓烈的反抗异族奴役的民族意识在。

冬至节

过冬至像过小年一样,六堆客家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圆粄(汤圆),说是吃了圆粄又多了一岁。汤圆也象征一家团圆,此时农事已闲,拜拜祖宗,进进补,一家人在一起打打牙祭,以慰劳家人一年的辛苦,意义深长,人情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