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达茂旗蒙古族风俗习惯——婚嫁

解放前,本旗蒙古族婚姻受宗教、权贵、家庭的制约,男女青年不能自由恋爱,多由父母包办或王公贵族指定婚姻。达尔罕、茂明安、希拉穆仁婚礼通常虽有区别,但大同小异,基本相近。其中,达尔罕婚姻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共有20多个礼节。订婚方式有两种,其一,儿女尚未出生,两家长辈商定,若一家生男一家生女,到成婚年龄,即结亲家,俗称“指腹为婚”。其二,有儿子的人家,父母看中某家姑娘之后,就请喇嘛或知名人士查看属相是否相符。若无大的问题,就请“昭齐”(媒人)带着哈达、白酒等礼品到女方家向对方父母求婚。女方父母若接受所赠礼品,就证明同意定婚。当地俗语说,“递了哈达过了礼,成与不成不由你”。一般不允许退婚,到17岁左右即完婚。订亲比求婚略复杂些,男方一般携带整羊、白酒、哈达、圆饼等礼品到女方家。主要商谈彩礼之事(牲畜及金钱)。达尔罕旗普通人家最多索要大畜5头、小畜10只,银元50块左右,最少的也要大畜2头,小畜5~6只,银元20~30块。商议彩礼的过程,实际也是欢宴庆贺的过程,坐席上放“乌查”(羊背子),诵祝词、敬奶酒、喝敬酒歌。正式婚礼前,双方需做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吉日确定后,给亲朋好友发放请帖;2.邀请诵经喇嘛;3.双方定好伴郎伴娘的人选后,及时通知其本人;4.女方邀请陪嫂;5.准备婚宴上的全羊、酒食;6.为参加婚礼者搭放蒙古包;7.女方为新娘准备全套衣裳和婚礼所需赠品等。娶亲之前,男方设酒席招待陪女婿前去娶亲的人们,席上通常唱《伊克博格达》等三首歌。歌罢,喇嘛开始诵经、烧香,为娶亲的人们祝福。女方也在家接待宾客,放“乌查”,敬酒、唱歌、等待娶亲队伍的到来。通常邀请一位能说会道、能歌善唱、酒量颇大者做代东。当娶亲的人们乘马到来时,女方祝词人带几名敬酒者出迎接待。敬酒之际,女方祝词人开始向男方迎亲者提问,男方祝词人出来回答,形式即似对唱,又象对口词朗诵,有问有答,有题有解,争辩十分激烈。双方祝词人,为烘托喜庆局面和浓郁气氛,除说唱固定祝词外,还随意发挥,就人就事,就礼就仪,连珠提问,对答如流,都想压倒对方。说到精彩处,令人拍手叫绝。祝词人相互提问对答完毕,将男方随员请进屋内,开始敬酒红火,进行坐唱,女方的歌手起唱婚宴之歌,放“乌查”。而后,新郎给在坐的长辈亲朋一一敬酒,男方祝词人接过酒杯,唱诵祝酒词,大意为:

洁白的哈达,衬托着美酒,

喜庆的宴会,让我来祝福!

纯净的奶酒,甘如清泉,

品尝一口,滋润心田,

祝愿长辈,健康长寿,

祝愿草原,五畜兴旺,

祝愿山河,永保长青,

祝愿大家,幸福快乐!

祝词完毕,众人齐声附和:美好的祝愿永存大地,真挚的祝福洒满人间!而后,女方家人送新娘起程。新郎家若在近处,迎亲者当日返回,如果偏远,喜庆宴席继续到天明。待到姑娘出嫁的吉时良辰,大家出来为新娘送行,本旗通常唱的“送亲歌”为《那林希日嘎》,(歌词大意参见“文化篇”民歌一节)。新娘到来时,长辈不迎接,只有同辈人出门迎接。新娘下马时,有人搀扶,脚不着土,必须踏着毛毡或地毯步人新房。而后由伴娘进行梳头,佩戴首饰、身着新装准备拜佛、拜火、拜见长辈和男方亲眷。新娘头蒙红纱,在蒙古包东南角炉灶前行磕头礼,因头戴繁重,只以点头表示即可。然后,以辈数和年龄为序,由代东介绍长辈和来宾的称呼,说一个点一次头,女伴在一旁压头。新娘磕头致礼时对方都赠送礼品,有牛马驼羊,也有金银珠宝衣物等,赠送牲畜必须是适龄母畜,象征人畜兴旺的美好祝愿。礼毕,新娘倒着出去。重新梳装打扮一番后,再人包内,由新郎揭开蒙纱,向大家请安问好,并同长辈和来客交换鼻烟壶。喜庆婚宴始向高潮。上茶、敬酒,随之放“乌查”(羊背子),同时诵唱祝酒词和“乌查”赞词。婚礼歌与民歌一直穿插始终。婚宴结束后,将新郎新娘引入新毡房。由祝词人把熟羊尾和四个长肋骨插放在毡包西侧的“乌尼”(蒙古包支椽)上,唱诵新房赞词。详尽地夸赞新房的构造、摆设、炊具、日用品以及一切可见之物。而后,让两位新人食用肋骨和羊尾。旧时,达尔罕旗婚姻,还有成亲三日后,女方家长携带简单些礼品“回看”女儿的习俗。男方设酒席款待。女方家长返回时,将姑娘一人留在包内,在其袍襟内放上一块儿石头,祝福女儿象磐石一样纹丝不动,比喻忠实丈夫,操持家务,一辈子成为这个家的成员。达尔罕旗还有“招女婿”的习俗。男到女家成婚,形式基本同于娶新娘。解放后,蒙古族婚礼仍保留传统的民族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蒙古族年轻一代的婚礼趋向简单化,减少了许多繁琐礼节。喜事新办,开支从简,免要彩礼,减轻负担的良好习俗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