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探秘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楚雄彝族俚濮人:铺松毛栽天地树

作者:杨甫旺 

铺松毛,栽天地树

俚濮是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操彝语中部方言的彝族的自称,彝语“俚”义“山”“山箐”,“濮”义“人”“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主要集中分布在楚雄州的大姚县、永仁县、姚安县及牟定县、元谋县和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的部分地区。由于俚濮地处“南方丝绸之路”之沿线,受外来文化(包括汉文化)影响较早、较深。俚濮的春节,就是一个既吸纳了汉文化元素,又保持自己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俚濮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俚濮习惯把春节叫“大过年”,他们认为春节是汉族叫的,但俚濮何时开始过春节,笔者访问过许多俚濮老人,都没有说得清楚的,只认为是从汉族那里学来的。

俚濮的春节从进入农历冬月就开始准备了。农历冬月,天气寒冷,又处于农闲时节,家家户户杀年猪,腌腊肉,把春节时吃的特殊部位的猪肉刻意留下,做好米酒,以备春节期间祭祖及食用。腊月二十日后,各家男女老少人背马驮,把砍晒在山上的柴薪搬回家垒好。二十三日扫尘,各家男子砍回堆栗树枝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大扫除,特别要清扫厨房和堂屋的灰尘,准备干干净净过年。二十四日送灶君,先用饭、肉、酒及3炷香敬献供奉在灶头上方的灶君像,念诵“灶君老爷上天空,三十晚上请回来。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最后取下画像与钱纸一起烧掉。

俚濮的大过年一般分为3天,即农历腊月三十日至次年正月初二日。农历腊月三十日天亮后,各户的男女就忙开了,男子上山砍“天地树”、搴松毛,妇女生火做饭、蒸糯米,把刀、链、锄、绳子等理顺放好。男子回来,全家人围着石臼舂糯米粑。中午饭一般都比较简单,但酒、肉少不了,因为饭前要在堂屋的家堂前祭祖,告之祖先过年了。

午饭后晚饭前,男人们把砍回的“天地树”在庭院中栽插好。“天地树”一般为一棵幼树,一个枝节代表一代人。若有4个枝节代表这家人四世同堂。在“天地树”下,铺几枝青香树叶和少许松毛,插3炷香为神坛,以后过年时用的羊、鸡都要在“天地树”前宰杀,淋少许血在神坛上,表示献祭给天地祖先。“年三十”祭祖的鸡需要用红公鸡,宰杀前先要给鸡洗脚、洗嘴,杀死后淋少许鸡血于神坛,拔几根鸡毛蘸血后沾在树杆上。

然后,男人们贴春联和封门钱。贴春联要从堂屋门开始,依次是厨房、厢房、大门,而封门钱是从大门开始,插3炷香,烧些纸钱,将“封门钱”贴于门头上,一般为7张或9张,贴完磕三个头,然后依次封堂屋、侧房、厢房、厨房和畜厩门,最后在扁担、背箩、锄头、犁耙、马鞍、粮仓等生产生活用具上贴一张“封门钱”,表示把这些东西封好,初二之前不能使用。把所有的背索、绳子、刀具收藏起来,初一不能见到,否则来年不吉。大门一旦封起,就只准家人进出,外人不能进来。因此,大年三十和初一不能串门。堂屋内铺松毛,但不能铺太多,因为以后每天都要铺上一些,直至正月十四日。

俚濮年三十最重要的事是祭祖。祭祖有3样肉不能少,即猪舌头、猪前胛肉和猪头肉。这是杀年猪就留下专用来过年祭祖的。男主人用竹筛子盛上猪肉、羊肉、鸡肉、豆腐、米饭各一碗,以及一个烧糯米粑、一杯酒、一杯茶、一摞纸钱和一大把香,先祭献“天地树”,然后依次大门外、大门内、灶台、畜厩,最后到家堂前,将祭品供献上,全家人依次给祖先磕3个头。再用一个葫芦瓢泼“江水饭”(内有少许肉、汤菜、米饭及焚烧的钱纸),边念咒语边向大门外四方泼洒,意为泼给那些没有主的亡灵和鬼魂江水饭过年。年三十晚饭前先喂狗,传说彝族最早的食物荞种是狗尾巴带来的,为感激狗的功劳,故年三十晚饭前要先喂狗。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按传统习惯正月初一不做饭,吃年三十晚的剩饭、剩菜。吃饭的时候先敬长辈,猪舌、鸡肝等敬给长辈。饭后不收碗筷,都放在松毛上摆着,据说这样表示来年有饭吃。

按风俗,俚濮年三十碗晚上要用热水洗脚,据说洗了脚到什么地方作客都赶得着饭。老人的洗脚水由儿媳妇端给,从男到女。过去年三十晚堂屋的火塘里要烧青香树疙瘩,家中老人在火塘边铺一床稻草席,整日守夜,表示陪家族中去世的先辈过年。青年人及儿童则在村边空地上围着箐火打跳,通宵达旦。

正月初一,忙活了一年家务活计的妇女不用干任何事情,由男人承担所有的家务活。这天男人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带上香火、钱纸,到水井旁祭水井、挑新水。回家后,将除夕夜供的祭品全部换掉,抱着松毛从大门外撒进来,边撒边喊六畜的名字,表示把六畜的魂叫回来。这一天不能动刀宰牲。男主人还要带些酒、肉、饭和香火参加村寨里的祭土主、祭山神活动,但时间不会太长,各户带祭品到土主庙祭献后返家。午饭前,男主人用竹筛子端一个盘壶(一块四方猪肉),一个烧糯米粑、一碗豆腐、一杯酒、一杯茶,先在家堂前插香烧纸、磕头,然后依次祭畜厩、灶台、大门内、大门外,即年三十晚从大门外祭祀到家堂,初一上午从家堂祭到门外,表示把回家过年的祖先送走。

午饭后,青年男女聚集到村头的空地吹笛打跳,小孩们到村中燃放鞭炮、玩耍,中老年人则在空地上晒太阳、唠家常。约下午三四点钟男主人回家准备晚饭。晚饭也是剩饭菜,回热即可。祭祖也较简单。夜晚,全村男女老幼在村旁空地围火打跳,直到深夜方散。

初二凌晨,男主人很早就起床,备好祭拜祖坟的祭品。祭拜祖坟多数是各户前往祖坟山祭拜,也有的几户(多为兄弟姐妹)相约一起祭拜。祭品必用一只红公鸡,以及一个盘壶、米、酒、肉、水果、香火、钱纸等,全家人带着祭品到祖坟地,挖坑烧水煮饭,在坟山后的山神树前杀鸡生祭山神,将整鸡煮熟后在端到山神前熟祭。由男主人开始,在祖坟前逐一祭献、磕头。祭毕,全家人在祖坟前席地而坐,喝酒吃肉,表示与祖先一起过年。

按俚濮的习惯,祭拜祖坟后就算过完大年了。初二起,人们开始互相串门、拜年,走亲访友,也有的开始农事活动。初二,嫁出去不满3年的姑娘要回娘家拜年。初三以后,各户根据自家情况都有一些祭祖活动,直至正月十五日。但在一般情况下,初三的晚饭要杀一只公鸡祭祖,从自家房头的“小土主”处祭到大门外;正月初七的晚饭要煮猪耳朵祭祖灵,据说按十二属相,初七是人过年,必须祭祖。正月十五日,一般人家要杀一只山羊,嫁出去的女儿均带着夫婿、儿女回娘家,吃一顿团圆饭。有的人家在这一天请阴阳先生看门向,预测新的一年是否吉利。年三十铺的松毛,这一天也该扫出去了。祭献完祖先后,扫尽松毛,用3炷香、钱纸到村边一并烧掉。正月十五日后,俚濮的春节就全部结束了,所以正月十五日又叫“过小年”。

具有彝汉两种文化元素的俚濮春节,在滇中彝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明清以来彝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但是,彝族传统文化在现代也在适应社会发展而转型,特别是近30年来,俚濮春节期间的繁杂礼俗都已被简化,如铺松毛、栽天地树、挑新水、为六畜叫魂等,按传统仪程过年的已不多见,即便是祭祖、拜祖坟等神圣的祭祖活动,也较简单了。

贴封门钱

来源:《中华民族节庆》

三江侗族群众:摆百家宴办婚事

作者:莫光辉  

广西侗族百家宴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地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因榕江、浔江、苗江在此汇合得名)是一个以侗族为主(占全县人口56%)的26个民族集聚的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境内拥有中国最完好、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以鼓楼、风雨桥、侗族民居等侗族特色木制建筑群。

三江侗族人民在庆祝春节时,除保留有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为常见的庆祝春节的方式外,还具有浓厚侗族特色的春节庆祝形式,主要有宰杀土猪、祭祀、芦笙表演、腰鼓、舞狮、舞龙、放烟花、游园、农民画展、百家宴、送新娘回门、坡会节(包括芦笙比赛、芦笙踩堂、斗牛、斗鸟、侗族情歌对唱等)等活动。这些庆祝活动有的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有的是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不管哪种庆祝春节的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群众自办、官方主办、形式多样、人数众多、中外游客参与的有效契合,体现出了侗族人民勤劳、好客、团结、包容、开放的民族特性。其中,百家宴、娶亲和送新娘回门两大习俗最能反映侗族春节的浓郁民族风情。

2008年被列入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三江“侗族百家宴”在三江侗族地区已流传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发源地是当地的林溪、八江、独峒、同乐等村寨。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内广泛流传着“吃百家饭,联百家心,驱百种邪,成百样事”的一句话,这就是意含团结与友谊、欢乐与祝福的侗族“百家宴”的形象表达。在春节期间,当地一般以村寨为单位举办盛大的“百家宴”欢度新年,由各家各户自备酒菜饭并派出1至3名代表一起到鼓楼坪集中参加宴席活动,其宴席桌呈长排形状,由若干张长方形桌子拼接而成,摆开的长桌呈现出“一”字型,一般长为20米,大型宴席桌可长达40—50米,少则几十家、百余家,多则数百家、上千家共同设宴集体宴请招待客人。宴席少则几十桌,多则几百桌。在“百家宴”宴席上,各村各户吃百家饭菜、喝百家米酒、享百家福气。前来三江的游客和走亲访友的客人可从第一桌吃到最后一桌,饭桌上,众人从干杯、敬酒、换酒再到团圆酒,通过各项程序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大伙拉着家常,唱着酒歌,场面热闹非凡,场面盛为壮观。

2003年以来,随着三江旅游业的兴盛,为吸引更多当地群众和中外游客参加,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村民每年春节在县城民族广场举行“百家宴”迎春活动,增加了“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情歌”“油灯照芦苼”等民俗表演节目,又把传统的捶糍粑、捶布、纺纱等侗族传统技艺和传统“换杯”和吹“地筒”等具有侗族风情的接待仪式纳入“百家宴”活动内容。这一方面丰富了节日内容,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互动,给当地侗族人们和中外游客留下了深刻难忘的节日体验经历。

在广西侗族大部分地区,青年男女结婚多选择在春节期间举行,特别是当地程阳侗族的婚礼更是简朴而神秘,其婚礼形式的奇异让人惊叹和诧异。

程阳八寨的许多男青年都选择在大年三十晚上12时以后的某个良好时辰到自己中意的女方家里去,在征得女方父母同意以后偷偷地把女孩接走,到男方家门口后就放一串鞭炮,表示男方迎娶新娘成功,四邻八方亲朋好友听到鞭炮声就会半夜起身前往男方家里去喝油茶祝贺。大年初一清晨,刚被娶回男方家的新娘起床生火后,就在男方家一大帮姊妹的陪同下,接过婆婆递过的扁挑和水桶到寨上的井水去挑水游寨子,预示着从此以后自己将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将要挑起这个家的重担。

大年初三,夫家送新娘回门是广西侗族的婚礼中最奇特、最隆重的环节,这也是中外游客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过春节可以欣赏到的一道别具侗族特色的精致风景,游客在征得主人同意后也可加入到迎亲队伍中去感受浓烈的喜庆气氛。

初三这一天大早,男方岳母娘就会委派出自家身强力壮的的亲朋好友带上金银首饰、崭新的新娘服前往男方家,把新娘打扮得漂漂亮亮。之后,由新郎家的兄弟姐妹和亲朋好友,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组成浩浩荡荡的送亲队伍挑着彩礼按时从新郎家出发(新郎不得随行)。送亲的队伍越多越长,表示新郎家的家业越雄厚。送亲途中,为了向他人展现出新郎家的家大业大,送亲队伍不一定走直道,而往往故意绕道选择人群密集的地方行走,沿途每经过村寨,都要燃放炮竹。送新娘的礼物有糯米和糯米粑数担,酸肉、酸鸭、酸草鱼各一两担,一坛酒,一头大红猪等。最为抢眼的是几个年轻男子用粗大青竹竿抬着的那头大红猪,只见猪的身上涂满了红红的猪血和张贴了大红剪纸的双喜字,扛着大红猪的青年们时不时大声吆喝。新郎寨上的年轻姑娘作为伴娘也在送亲的队伍中。在一长溜漂亮姑娘中,新娘是哪一个呢?队伍的最末那位脚穿绣花鞋,手中紧握一小块布,无论多大风雨也不打伞的女子就是了。

新娘被送回娘家后,伴娘不得进新娘家门,要立即返回新郎家。娘家人随即给每个客人端上一碗加了糖的油茶,称为“喜茶”。当天晚上,送亲队伍中的未婚青年和新娘所在村寨的未婚姑娘聚在一起聊天,相互寻找自己的意中人,谓之为“坐夜”。男女青年因此结识,部分有缘分的青年男女还借此机会结成终身伴侣,组成幸福家庭。

来源:《中华民族节庆》

通辽宝龙山蒙古族:祭灶神“七天假”

作者:白丽丽 

蒙古族人家祭灶神

宝龙山镇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工业重镇及农副产品集散地。全镇辖15个嘎查(村),蒙古族约占89%。

当地过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前后22天。年前准备工作从腊月开始。人们采购大米、白面、蔬菜、水果、烟酒糖茶等食品,用的如对联、爆竹,年轻家庭给小孩准备新衣,但不会特意为新年准备新衣服。年三十前几天再采买蔬菜、水果,和其他需要的东西。

腊月二十三为小年。主要活动是打扫房子、刷墙、祭灶神。祭灶神要准备三炷香、七个枣、黄米粥、灶神的画像、芦苇或榆树枝,还有果子、白糖、炒米等,不能炒菜。将灶神的画像贴在灶台边的墙上。祭灶神时将画像同其他东西一起烧给灶神,来年再请一个新的。傍晚落太阳到晚上9点之前为祭灶神的时间,由家里的男性成员司祭,也有的家庭成员全部参加。祭祀时用芦苇或榆树枝点火(据说灶神是坐在芦苇上升天),祭词为:“灶神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也可以根据家庭各自的情况增加一些祭祀词,求得灶神的保佑。

当地人的“七天假”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一的7天时间。他们认为,平时凡间有佛爷、神仙等守护着,其他的妖魔鬼怪不能骚扰破坏,到了腊月二十三至初一,众神到天上开会去了,那些鬼怪就会出来捣乱。这几天全家人一定要和和美美,快快乐乐,更不能吵架拌嘴。人们要晚上少出门,小心说话、谨慎行动。如果不得已外出回来,进屋后点一根火柴朝门口扔,以避邪。大年三十晚零点以后,也就是初一凌晨,3点或5点为最佳时间,每家每户都要接神下凡。之前看日历等算好哪个是吉向,接神时,敞开家里所有的门,在庭院当中放上桌子,摆上从早饭和晚饭里分出来的一些饭菜,如果有晚上12点吃饺子习惯的人家会摆上几个饺子,还有香、糖果、枣等食物。接神词说:家里的老小来接神,众神要保佑全家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当当,这时财神也会给家里带来大量的金银财宝。接神只是家里的男性参加,特别忌讳女性站在门口,认为女人会妨碍神进家门。

过去,春节期间的食品只有少量的白面或荞面、粘豆包、炒米、萝卜、猪肉等,现在是鸡鸭鱼肉、各种蔬菜水果饮料样样俱备。其中,特色饮食有煳大骨头。年猪是年前2个月左右杀好的,烤猪油、煮猪肠、煎猪血,把肉连带骨头切块后冷冻收藏。除夕前一天,将猪肉如肘子和排骨放在大锅里用温火慢慢煮。第二天早晨,把煮好的骨头从锅里取出来,把上面的肉剔干净,切好后盛到大盘子里,加上葱花、酱油、醋等调味品再蒸一次,另外在骨头汤里放入切好的酸菜或干豆角加点调味品,继续煮好,这道菜才算完成。

大年三十太阳落山、星星出全之时,全家老小要祭祖。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如果太晚祭品会被其他鬼魂抢吃。祭祖的地点要选择平整的地形或十字路口。先在地上画个圆圈,朝祖坟的方向开个口,意思是:划了圈就有了一层保护,给的东西只有自家的列祖列宗才可以吃到和收到,别人抢不去。再往圈里投从早饭和晚饭里分出来的饭菜、枣、烟酒糖茶、白蓝黑色花旗布条、纸钱,不能给面条、鸡蛋、韭菜、蒜之类的食物,边投边说祖先保佑我们家人安康、五畜兴旺、子孙满堂、发家致富等。然后,全家人磕头。投的东西也要留出一点,待祭祖完毕后扔向圈外,供给那些没有人祭祀的冤魂、孤魂们。

人们认为,天上的神仙、佛爷夜间与天和太阳一起过年,大年初一凌晨才回到人间与世人一起过年,所以人人都想初一起个大早赶在别人之前与神一起早点过年,这样,这一年就好运当头,心想事成了。

早上五六点钟,人们普遍要吃水饺。饺子出锅后向东南西北方向各扔1个(给各路神仙和各路孤魂吃),房顶1个,锅台上2个,窗台上2个、灶台口1个。饺子上桌,先给家里供的佛爷磕头,再从长辈开始依次磕头,这时长辈们说吉利话,祝福晚辈。一切礼仪完毕后开始吃饭。

初一出院门前先“murgargana”(译为“出足迹”)在好的、吉利的方向出足迹,这样一年来不管去哪个方向办事都会好运当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出足迹”时先算出哪个是大吉大利、鸿运当头的方向,到庭院中朝那个方向走几步,再拿个东西进来,挑一桶水也可以。

初一这天不出远门,家里要和谐不能吵架,不能打碎东西,人们不太注重穿新衣,穿得整洁漂亮就行。初一还要观测天象。如:这天吹北风则对庄稼好;破晓时无云晴朗,则怀孕的女人能平安生产;出太阳时天气暖和又晴朗则对家里婴儿好;中午天气晴朗对中年人好;如果阴天或是下雪,则战争爆发,税收加重。

旧时,人们从正月初二就开始工作了。女人做针线活,男人去放牧打柴,喇嘛开始念经。家里有新过门的媳妇,今天出家门给亲人拜年。这一天洗头则一年不头疼。

正月初三被认为是“angarahaiudur”(译为有裂口的日子),一般呆在家里不外出。为了图吉利,人们吃封口的食物,如饺子、馅饼,意思是将裂口修补完整。

初二和初三,不管多远,只要家里的老人在世,儿女们都聚集到一起给老人拜年,一大家人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天求医问药,效果奇好。除了这件事,其他的事情都不能做。

俗称“猪五羊六、人七马八”,正月初七是人日子,这天要吃饸饹。因为饸饹又圆又长,象征长命百岁。宜办喜事,如老人做寿通常选这个日子。另外,“七不出,八不进”,即初七不能外出远门,初八出门的人不能回家,否则不吉利。

正月初十是“黑日子”(haraudur),即不吉利的日子。大概是与“arbanharanigul”(译为十恶不赦)相关联的缘故。因为黑有时是邪恶、终结的象征。这天必须要做好事积德行善。这一天作的善事和造的孽,都会比平时回报加重几倍。为了压制“黑”,人们吃白食,炒米、奶油、奶豆腐等。

正月十三为“杨公忌”日子。传说正月十三是宋朝大将军杨伶工(杨家将佘太君丈夫)兵败蒙古人自绝而亡的日子,是个坏日子,没有特别要紧的事情千万不能出门,就算是迫不得已出门办事也不会办成功。

到了正月十五,过年的热闹劲逐渐结束了。大家热热闹闹地吃饺子,放爆竹,为过年收尾。有条件的家庭去城里赏花灯,算是比较新潮的娱乐方式。

来源:《中华民族节庆》

永宁摩梭人:抬凤凰水办成人礼

作者:赵沛曦

摩梭少女赵向东摄

永宁乡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北部,川、滇两省三县的交汇处,是纳西族摩梭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级风景名胜泸沽湖景区所在地,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人类母系文化的活化石”和“东方女儿国”。

“年”是摩梭人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摩梭人“年”分为大年和小年。每年农历的十一月十二日为小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饮酒食肉,歌舞狂欢,尤其对放牧人员尊宠有加,每户人家都会将猪膘肉、香肠、鸡蛋、粑粑赠送给放牧人。放牧人则聚集在山上野炊并祭山神,祈求福佑来年水草肥美、六畜兴旺。

摩梭人称大年(春节)为“库史”,意思是指崭新的年份。摩梭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时间大约要从腊月的第一个礼拜开始到正月十五。

进入腊月,摩梭人就要忙着备齐库史时所需各种用品,如吃的苏里玛酒、猪膘肉、鸡、鱼、蛋以及印花的饵块粑粑和油炸粉片、酥油、清油、糌粑、大米、面粉、蔬菜、松明、柴火、对联、经幡等等。

腊月二十四日这天是摩梭人的家庭打扫节(汉人称小年),打扫院落、清除拉圾都事前要请达巴(摩梭人本主教巫师)或喇嘛(藏传佛教僧人)念经送鬼,并由喇嘛算出垃圾堆放的方位,用青稞炒面揉一个似鬼状的塑像,同垃圾一起放在相应地方烧干尽,摩梭人称这一过程为“扎纳鸟木启”,以示将家中鬼邪之物驱逐出去。然后将灶台火铺重新粉刷一新(过去每年都要重新砌灶)。腊月二十八日,摩梭人杀年猪,剃头,洗衣被。腊月二十九日称“姑妮”即不能杀牲,全村的主妇们准备好肉和其他好吃的东西,慰劳上山砍松枝搭秋千、梦梦秋的小伙子们。

除夕一大早,青年男子从山上砍回两棵葱绿茂盛的幼松栽于自家经堂正面的天井院坝里,用柏香、黄杨木或万年青树枝扎于屋柱及插在门窗上,并装饰家屋的每一个角落,还采摘梅花、桃花、报春花装饰“斯托”(家庭祭祀中心)、火塘和经堂。佛龛用具揩擦晶亮,龛前点燃酥油灯,敬上香,供上各种糖果,祖母屋顶正中插上“甲次字木”(经幡),摆一砂锅水以示震灾,屋脊换上印有祝贺吉祥的新“甲次字木”,迎风飘扬。所有门框贴上对联,房屋木摞子墙上贴有象征吉祥的图腾画、神像宝瓶画和其他年画,牲畜圈门也贴上红纸,吉祥的海螺声悠悠扬扬,一片喜气洋洋。

这天,全家人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随后,全家人洗头、洗脚,摩梭人认为,头脚洗干净了,来年样样顺,样样好。送岁之时家中所有的磨、碓、升、筒、簸箕等家用器具里装满,寓意年年有余的粮食。一直到初三,都不推磨、不舂碓、不劈柴、不筛米,预示来年安宁祥和。

一切准备就序,当同一“斯日”(血亲家族)的成员都回到“阿窝尔”(血亲大家族本家)团圆时,喇嘛(或达巴)就在堂屋中央用鲜杜鹃叶“煨桑”(烟火祭祀),以烟驱邪,全家族人围跪于火塘前,烧香点灯,聆听喇嘛念诵辞旧迎新的祝词,以敬祖先和火铺神,并请祖先回家团圆,共度春节,达布(当家人)各取一点菜肴及鸡头祭献灶神菩萨。家人把食用油摸于牛脖上,并给牲畜喂油喂食,犒劳与人相伴的家畜。完毕,全家人才围坐在一起共享年夜饭(摩梭人平时实行分食制,年节时才共餐)。宴席上,老人念诵家谱,致送岁词,大家颂唱送岁歌,向老人祝福,为孩子祈福,祝兄弟姊妹吉祥平安。

吃罢年夜饭,年轻人去参加村里组织的打跳,小孩也随同去嬉戏,中年妇女在家为老人、小孩准备新衣裳和宵夜,守岁迎接新年。

摩梭人在正月初一凌晨有抬凤凰水的习俗。家家户户在鸡叫头遍前或一男一女、或二女轻手轻脚地点着香,拿着米花糖等果品供在河边或井边,等鸡鸣啼时,在“祈神、架柯(大吉大得)”的高呼声中舀起凤凰水抬回家食用。这时家家鸣枪放炮,吹海螺,用烧鲜松叶“煨桑”,迎接新年到来。

正月初一清早,天蒙蒙亮,就要放火花炮,迎请喇嘛念吉祥经,吹响罗布加神。吃罢早点,小孩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依次到经堂、祖母屋点油灯,磕头,拜菩萨。然后给家用中每一位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晚辈馈赠压岁钱,祈福晚辈平安吉祥,茁壮成长。

这一天,各“斯日”要携晚辈儿女,带着丰厚的礼物,到“阿窝尔”拜年;长辈给拜年的晚辈馈赠拜年礼,或衣物首饰、或金银钱币,之后男女阿夏(异居婚伴侣)的儿女们也要到父亲家拜年磕头。

大年初一,凡有年满13虚岁的孩子家庭,都要举行成人礼。摩梭人称“哩给”(男孩子举行的仪式)或“毯给”(女孩子举行的仪式),即“穿裤子”或“穿裙子”。曙光初露,达巴用面粉揉制各种动物面偶,将其放在一个装有五谷杂食的簸箕里,中间呈三角型放上一个称为“都嘎拉”的形似小寺庙的木偶,一个小铧犁,一个抹有酥油象征雪山的面偶,插上青枝绿叶,供在祖先牌位下,再点亮酥油灯,供上酒肉食物,用酒敬献灶神,吹响罗布加神螺号。达巴或喇嘛手持松香枝,蘸着净水不断洒向四方,口念祭祖经。之后,女成人者在祖母屋右柱旁(男成人者在祖母屋左柱旁),一脚踏在猪膘上,一脚踏在粮袋上,手中拿着意为今后吃用不完的银元。母亲帮女孩换去旧衣,穿上漂亮的新衣和百褶裙,系上艳丽的腰带,并盘缠发辫,佩上耳环、项链、手镯等饰物。男孩则由舅舅脱去旧衣,穿上楚巴和长裤,佩上腰刀。达巴或喇嘛念经祈祝,祝成丁者:“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寿命像江河一样绵长,身体像高山一样壮美,福寿像松柏一样常青”。成人者在舅舅或母亲的引导下向祖母屋祭祀中心“斯托”、火塘、经堂顶礼膜拜,磕头、敬酒,祈求神灵庇护,向长辈磕头致敬。长辈赠以首饰衣物,或金银钱财。在成人者所居村寨以及毗邻村寨,每个家庭都会带着礼品前来祝贺。成人者家会办宴请宾客,晚上举行盛大的“甲搓”(篝火晚会,俗称打跳)。举行过成人礼的男女便可以作为成年人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在社会或居家生活中受到尊重和礼遇,更重要的是从此便要承担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泸沽湖

摩梭人相传大年初一是狗年,初二是猪年,初三才是人过年,所以,初一和初二亲戚朋友相互拜年,从初三开始整个村子邻里间相互请客。

正月初五是摩梭人祭祀太阳神的日子,祭祀活动由几个相邻的村落集中在相应的地点举行。祭祀前一天下午,喇嘛就用青稞炒面捏出许多神像,念经作法。初五早晨,旭日东升,随着隆隆的炮声、锣鼓声、海螺声、诵经声,隆重的祭太阳神仪式开始了。男女老幼朝着东升的太阳和太阳神布画像磕头祭拜,仪式庄重而肃穆,香烟缭绕,人们争先恐后地去触摸神像,喇嘛们边念经祷告边端着“圣水”,让朝拜的人们洗头浴脸,以求神灵保佑。祭毕共餐,当晚还跳甲搓舞,纵情欢歌。

正月十二是摩梭人的“任旦”祭牧神节,这天,摩梭人家都要做丰盛美味的早餐,煮好之前腌制的猪心(必有)、猪舌、猪胸骨、香肠、猪膘肉等,备齐各种油炸粑粑和用稗子、大米、麦粒等揉成的若干个锥形祭祀物。先烧香“煨桑”祭供牧神,再由“达布”分食。这一天放牧人受到特殊的礼遇,猪心是专为其准备的,还能分得香肠、猪腿等足够五六天食用的食物。他们穿上新衣,结伴上山祭祀野炊,可见摩梭人的游牧遗风。

摩梭人的春节,不仅气氛祥瑞、热闹,而且整个过程因其古老又独特的文化习俗而呈现出隽永的魅力。

来源:《中华民族节庆》

湘西苗族:祭家仙神主扎春演“春”

 作者:龙杰 

湘西春节

过年是湖南湘西苗族最大的节日,要准备丰富的食品,如杀年猪、熏腊肉、打米粮、炒炒米,要杀鸡祭祖、“守岁”、开“财门”、敬“年神”,并举行传统的娱乐活动,即“赶年场”,主要内容有打秋千、百狮会、玩龙灯、唱花灯等。

在湘西乡下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打扫屋,二十七泡糯米,二十八打粑粑,二十九种种有,三十夜慢慢撤(撤的意思是慢慢消费、慢慢享受)。

除夕,是一年里的最后一天,旧岁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就要到来。湘西的苗家人对这天格外重视。不论出门多远,官职多高,都要回家和亲人团聚。因此,除夕也叫团圆年。

湘西苗家过年最有趣的是祭土地神和家仙神主了。土地神在寨子的高处古树下,或崖壁旁边;有全寨供奉一处的,也有家族单独供奉。祭品为香、纸、肉、果等。每家还得添上茶油,让土地堂的灯昼夜不熄。湘西苗族为祖先崇拜,只信奉祖先。祭祀由年长老人主持仪式,点香烧纸,呼唤已故长辈。然后分别在门、灶、猪圈、牛栏、水缸等处烧香烧纸祭拜各路大神。之后放鞭炮,关门吃年饭。

现今湘西苗家的年饭除了传统的鸡、鸭、鱼、肉外,还有甲鱼、海鲜等不少菜肴。一般为12道菜,表示月月红;18道菜,表示大吉大发;最多达24道菜,表示节节兴隆,事事达昌。吃年饭时忌讳外人进门(参加过年的亲戚和客人除外)。

最后要烧旺火,意为烧掉一年杂草和虫害,来年五谷丰登。全家老少围在火坑旁,听老人讲故事、猜谜语、唱苗歌。通宵达旦,热闹无比。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是湘西苗族民间最为重视的日子。主人和来客只是坐谈话,吃吃喝喝,百事不做,十分清闲自在。这天里的禁忌较多。比如,早起床意味这年特别勤劳,但不能叫人名字,否则会患红眼病;忌吹火,风大刮坏庄稼;忌扫地,龙卷风破坏村寨;忌风、雪、雾,苗族习惯用这天观天象断农事丰欠;俗称“初一放日晴,五谷抬进门”;忌动刀动针线,传说这三天动刀是破口,一年口嘴多,动针线五谷里有钻心虫危害庄稼;忌讨债;忌杀生,否则会有刀兵之灾等。

初一到十五期间,是湘西苗族民族民间文化活动集中表现时节,民间的民俗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玩龙灯、舞狮子、打秋千、踩龙舟、演绝技、上刀梯、唱花灯、打苗鼓、武术表演、唱苗歌、吹木叶、走亲戚、贺新年等。乾州春会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乾州春会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相传在远古时代,乾州是个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深山老林,居住在这里的苗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终日以打猎为生,捕捞度日。他们不知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更不知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有一年,来了个叫勾芒的人,教会乾州人种植五谷杂粮。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立春前二日,当地村民都要举行“演春”活动。到了明朝后期,每逢大年初三要组织“演春”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春”的表现形式极为讲究,按月制作“春故事”,一年12月,每月1台春,闰年13台,前5台属于传统必做的“春故事”。其中,第一台是春牛。根据60年甲子,在牛颈部标出当年的气象信息。头红为早旱,中部为中旱,尾部为尾旱;相反,颈部不同地方标出黑色,为头涝、中涝和尾涝。乾州“春”不仅是一种街头艺术,还是湘西古老农耕文化的再现。牛肚子里装五谷杂粮,“演春”结束,大汉用木棒打破牛肚,让五谷流出,表示五谷丰登,充分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第二台车为年属。如兔年扎兔,猴年扎猴。

春故事取材广泛,都与神话传说、古典戏剧、民间故事紧密相关。如杨岳斌、罗大将军、吴八月、哪吒闹海、嫦娥奔月、荷花仙子、穆桂英挂帅等等。

扎春的时间有严格要求,时间早,扎出来的春颜色老化,不鲜活逼真;时间太迟,扎不完春,开春无法“演春”。因此,每年腊月择吉日开始起扎。扎春礼数十分奇特。古时候以商业行当分扎的,一般布匹行扎“天女散花”,豆腐行扎“关公”,理发匠扎“孙悟空”。

扎春为综合性民间艺术,需要戏剧、舞台、纸扎、绘画等艺术功底。其材料并不复杂,就是用木板、桃树枝、纸张;主要工序有打架、定型、糊纸、上色、扎装。事事虽然简单,但样样要精通。这样扎出来的桃花形似盛开,极为壮观,透出春天的勃勃生机。其它工序也极为讲究。

扎春的最后步骤叫“绑春”,就是将扮演“及春故事”的角色装扮好以后,用特制的器具绑上春台。对于上春台的演员们,乾州人有一个好听的称呼叫“春伢子”,谁家的小孩能当上“春伢子”,全家都会好运,街坊邻居羡慕不已。

乾州春会

乾州游春时,12台春车浩浩荡荡,在大街小巷里穿梭,伴随着喧天的鼓乐,龙灯、狮子、蚌壳灯、彩莲灯、鱼、虾等纷纷亮相,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最奇特的美景——高杆站春,其高耸的春台,最矮的有4米,最高达5米。春台上的“春伢子”不断做出各式各样的惊险动作,那身段造型,出神入化;轻步凌波,款款生情;慷慨激昂,正气浩然;水袖扬花,栩栩如生。

“演春”以生动的造型,鲜明的色彩,独特的形式,再现了湘西古老文化的不朽魅力,充分反映了湘西人的审美情趣,揭示了湘西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少年来,湘西乾州在扎春“演春”上种下了许多希望,收获了累累硕果。2006年乾州“春会”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钢火烧龙,灯挂外梁,年俗结束。这天家家户户大摆酒席,全家团聚大吃大喝,尔后安心投入春耕生产。

来源:《中华民族节庆》

吉林乌拉街满族:杀年猪过大年

作者:邵凤丽 

“乌拉街”的全称是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位于吉林市北约30公里处。“乌拉”是满语,“沿江”的意思,整个乌拉街西邻松花江。乌拉街镇生活着汉、满、朝、蒙、回、苗、赫哲、锡伯等8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数量仅少于汉族。作为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现在乌拉街不仅保存了魁府、后府、前府等大量蕴含满族文化特色的古建,而且在节日习俗方面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民族色彩。

春节又称大年,是满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渤海国记》中记载满族祖先靺鞨人在唐渤海时期过春节的情形,“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金代女真时期,满族人更把春节当成最隆重的节日来过。每当进入腊月,满族家家杀年猪,相互请吃白肉血肠。满族俗语说“杀年猪,过大年”,杀了年猪就揭开了新年的序章。

在乌拉街满族丰富多姿的春节习俗中,杀年猪是一项能代表满族春节民俗文化特色的重要活动之一。

在满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猪占有重要位置。早在满族的前身肃慎族时,每逢重要祭日,人们就“将杀死之猪放置其上,以作为死者食用之粮”。用猪作祭品成为满族重要的祭祀文化传统。祭祀中的猪带有神秘性和丰厚的信仰内涵。

按照满族传统,祭祀时必须使用自家圈养的纯黑色公猪。献祭的公猪必须是全身黑色,无一点杂色。为了彰显祭祀的神圣性,祭祀中不可以直呼猪,而要敬称为牲;也不可以说杀猪,只能说“使唤猪”或“拿猪”。

到了祭祀的日子,人们首先将绑牲的白色布条、绳子、刀等用具统统放在西炕上。满族民居中是南、西、北连通的“圈炕”,并以西为贵,西炕上供奉着“祖宗板”。人们将用具放在西炕的意思是使其具有神圣性,是祖先意志的代表。时间到了,先由锅头(主炊者)从猪圈里将牲领出,不拴不绑,由主祭人(或萨满)领牲在前,一边击鼓一边诵神歌(即领牲神词)。牲不惊不慌,进入室内。神歌诵毕后,人们将牲用白色布条捆缚,抬到屋内南炕沿下。主祭人诵读祭文,参加祭祀的人按辈分依次跪下。祭文读毕,全体叩首起身,把牲抬到供桌前杀祭。

杀祭前要“领牲”,即先要用酒壶或柳罐在井里取出净水,不可接触地面,直接倒入酒盅,灌入牲的左耳朵里。这时,如果牲大声嚎叫,耳朵扑楞起来,即意味着祖先已经“领牲”。凡“领牲”的猪,称为“神猪”或称“神牲”。祖先“领牲”后所有人跪地叩头,感谢神恩。

杀祭时的要求非常多。人们将牲毛煺净,开膛取出内脏,将大小蹄角和牲胆放在供桌的右边,再将牲抬到供桌上,头向外,脚向右。摆放一段时间后将牲分解成12件,连同内脏一起进锅,锅里不放任何调料。锅里所煮的肉,在上供之前不许吃。当肉煮到七成熟时,出锅按头西尾东的顺序摆成整猪样,放在盘内置于西炕祖先牌位前,请下装有家谱等物的“祖宗匣子”,俗称“摆腱子”。由主祭人唱祭神歌,全族再次跪拜叩头。

献祭之后的祭肉称为“福肉”,满语叫“阿木孙”肉,也叫努尔哈赤黄金肉。人们将其再次煮熟、切开,共同食用,并邀请路过之人一起食用。“福肉”被吃得越多越好,预示新的一年大吉大利。满族人常说“头一口猪使唤完,下锅做上鞑子饭,不论亲朋行路客,大家一起来进餐,不用道谢,吃了算完”。如果有剩下的“福肉”,族人分别带回家中,不予外人,表示福气不能外流。

最后,人们要将内脏连同碎肉、稻谷等放到屋外索罗干上的锡斗里,表示敬奉对满族始祖有衔果之功的喜鹊和对努尔哈赤有救驾之功的乌鸦。3天之后,如果锡斗内的东西都被吃光,全族大喜,以为吉兆。

猪与满族春节习俗的关系一方面是与满族人的信仰文化结合在一起,作为祭祀中的牺牲,具有神圣性;一方面猪肉也是重要的节日食品,是满族人春节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

与作为神圣祭品的牺牲相比,作为节日食品,满族人将猪肉及内脏等进行多种制作,形成了具有满族特色的春节饮食。最经典的菜肴有酸菜白肉、白肉血肠、皮冻3种。酸菜白肉使用腌制酸菜和新鲜白肉,炖煮之后酸菜吸收了猪肉的油腻,使得整道菜口感清爽、不肥腻。白肉血肠的食材要求十分讲究,白肉是刚宰杀的新鲜白肉,血肠是用刚出膛的猪肠灌血而成,只有这样的食材才能炖煮出口感顺滑、细嫩的白肉血肠。皮冻是将刮净皮脂的猪皮放水熬煮,直到猪皮融化,放入盐或调料,待其凝结,分“清冻”和“浑冻”两种。现在这些经典菜肴不仅是满族人春节期间的重要饮食,也发展成为东北菜馆的招牌菜,广受各民族人们的喜爱。

满族人酷爱食用猪肉,在历史的发展中,还形成了吃“全猪席”的习俗。所谓“全猪席”即在一次宴席中使用猪身各部位的肉及内脏制作多种食品,供人食用。对于普通满族家庭而言,吃“全猪席”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最吸引人的时刻。《春明梦录•客座偶谈》中描绘了满族人吃“全猪席”的盛况,“满人祭神……祭而全猪,去皮而蒸。黎明时,客集于堂,以方桌面列炕上,客皆登炕坐。席面排糖蒜韭菜末,中至片肉一盘,连递而上,不计盘数,以食饱为度。旁有肺子、肠数种,皆白煮,不下盐豉。末后有白肉末一盘,白汤一碗,即可下老米饭者”。席间所有食品都与猪有关,猪肉、肺子、肠都变成了餐桌上的道道佳肴,让人们在一次宴席中饱尝全猪风味。

现在,乌拉街满族人虽很少能够按照传统“全猪席”的要求置办酒宴,但每逢杀年猪的时候,都要广邀远近亲朋前来聚餐,席间以猪肉、血肠、心肺内脏等为主,表达他们用最美好的食物宴请宾朋的心意。

从神圣的祭品到美味的饮食,猪与满族文化接下了不解之缘。杀年猪、过大年成为彰显乌拉街满族特色的重要春节习俗。

来源:《中华民族节庆》

赶年:恩施土家族的春节

  妻子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我是豫东的,结婚五年来,只在她家里过了一次年,却记忆犹新。

跟汉族一样,土家族的春节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不过叫法不同,他们叫“赶年”。据岳父介绍,土家族过年比汉族过年要早一天,即月大过腊月廿九,月小过腊月廿八,土家族人将这种比汉族提前一天的过年方式叫做“过赶年”,它起源于一个传说:在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中国,土家人正热热闹闹地准备着过年的一切事宜,突然,朝廷给土司王下了一道圣旨,命他调集土家族士兵赶赴东南沿海一带抗击倭寇,根据行程计算,要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就无法过年。为了让这些马上就要出发的将士也过上一个年,土司王决定提前过年。待将士们与家人团年(即团圆)后,土司王带着他们即刻奔赴抗倭前线,按时赶到了指定的地点参加抗倭战斗,并一举大败倭寇,取得重大胜利。为了纪念这次征战胜利,同时也为了表达广大民众对抗倭将士的深切怀念,每逢过年,土家族人都要提前一天,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土家族人的一种过年习俗。

杀猪、祭祀、打糍粑、做年糕、推豆腐、包汤圆……一切都在全家人的共同参与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腊月廿九这天,为了照顾我这个外地人,岳父还专门赶场(即赶集)称了两斤小麦粉,他说:“你过年要是吃饺子的话,只好自己动手喽,我们都不会,看你这个行家的身手吧,哈哈。”我脸色微红,虽然在老家年年吃饺子,可我从来没包过,更何况还要和面、擀皮,这对我这个大男人来说,简直是“巧夫难为”!他们起哄,我只好硬着头皮,本着做实验的态度,硬生生地把饺子皮弄成了,不过又厚又大,活像十几张小锅盖趴在案板上,让人哭笑不得。

除夕夜,男人们围着火炉,用大碗喝着包谷酒(玉米酿制的一种白酒),女人们则喝度数很低的甜米酒,一家人看着春晚,欢声笑语。等岳母端上汤圆的时候,我的“饺子”(姑且叫之吧)也出锅了。岳父率先夹了一只,一口才咬去了1/3,半天才吃完,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说:“要得,死面包子!”全家人哄堂大笑。  来源:汴梁晚报

青海土族:春节求福祉

土族主要居住在我国青海省的土族自治县地区。土族称春节为“新年”或“新月”,是土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前,各村寨的土族人民忙着置办年货,准备春节大半个月的食品。从腊月就开始繁忙起来,置办年货,杀猪宰羊。民间有“快腊月,慢正月,不过三十不歇脚”之说。节日食品主要有青稞酒、牛羊肉以及各种面饼等。

在除夕上午,平时借用的家具及其它物件都要自觉送还。下午将庭院打扫干净,张贴春联和钱马,堂屋正中桌上设香案,供福、禄、寿三大神,献上“酥盘”(镶有红枣的大馒头)等供品。傍晚,人们到祖坟上烧纸,晚上吃长面条,意为长寿。然后全家团聚,喝酒,吃猪头。土族人讲究全家团圆,吃团圆饭。团圆饭一般要吃细长的面条和大块肥肉,表示健康长寿,食物不缺。有的地方要举行祭祀天神的活动,即在院中烧火堆,上面放些酥油和炒面,然后全家人朝天跪拜磕头,祈祷神灵降福人间,保佑一年四季丰衣足食,万事如意。饭后,妇女和小孩听家里老人讲故事,父母给将要出嫁的姑娘戴“天头”,活动内容丰富。

子夜过后开始接神,点明灯,放鞭炮。天发亮之际老人们去村庙上香叩拜,然后人人身着新衣给长辈拜年,串亲房及亲戚。

大年初一,小孩向长辈拜年磕头。接着老人们带上小孩和礼品,走亲访友,拜年祝贺。节日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男女青少年进行踢毽子、打毛蛋等游戏活动,有的还跳欢乐的“安昭舞”。还无生育的媳妇,要在打麦场上立几架秋千,供青年人玩耍,意在祈求生子。

整个年节一般要持续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正月十五晚上撤去所供神位,焚化钱马。晚上吃肉馅或面油馅的馄饨,在两个馄饨里包进两枚铜钱,谁的碗里画上有铜钱的馄饨,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幸运。在夜幕降临之际,大门外堆放7个小麦草堆子,从厨房内点燃白天扎好的火把,引燃麦草堆,全家老小连续跳3次火堆,以法邪消灾,执火把者口喊“去了!散了!”不停地挥舞着,将火把送至山顶或某个较远距离的固定地点。年长者观看火光色彩,火呈暗红色,判断气温升高,雨量较多,丰收在望;火光淡黄,则认为气候不正常,出现旱灾。在十五晚上,还烧醋弹,在醋中放进两个烧热的小石头,冒出热气,借以消毒。

来源:半月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