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婚礼
撒拉族婚礼是撒拉族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礼仪活动。撒拉族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在每年的隆冬季节举行,从订婚到举行婚礼仪式需要经过相亲、打发媒人、送订婚茶、送聘礼、念合婚经、送嫁、回门等几个程序,大约半年多时间。 一、四个步骤 撒拉族青年男女婚姻的缔结,一般分四个步骤:首先要提亲。男家看中某家闺女时,就请媒人(一般是男的)1-2人向女家致意,如女方父母同意后,再征得闺女本人及亲房叔伯的同意;其次是纳定。第二,获女家同意后,男家择定日期,仍请愿媒人向女方家送"定茶",一般送耳坠一对,衣料一件,茯茶两封,女家接受了定茶即表示正式应允,不再另许别人。早期,女方父母应允后,还要请亲房叔伯们同媒人共吃"油搅团",吃毕,媒人还要带回一些回复男家,以示永无异论;第三为送彩礼,撒拉语叫"玛勒艾恩得尔"。男方通过媒人,按事先双方言定的数目送,其彩礼的多寡,视男家的经济情况而定。最后是迎娶,由男女双方择定吉日(大都是伊斯兰教的聚礼日,即星期五"主麻日"),请阿訇念"尼卡亥"(合婚经),致结婚训词,婚姻始得正式承认。 二、婚礼习俗 撒拉族婚俗,既古朴又喜气。婚礼一般在隆冬的黄昏举行。娶亲人(男方)一般不入家门,先在女方家门外场院守候,听阿訇诵"尼卡亥";女方长辈要迎出来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再由已婚的至亲陪伴,跪在阿訇面前,新娘在房内炕角跪听。念毕,撒核桃、红枣一盘给众人,并散发"古古麻麻"(油炸小面食),女家还要设宴招待迎娶者,迎娶者先回,次日由女方至亲中已婚的两位女眷和其他亲朋好友送新娘至男家。 送新娘前,女家要派十多个青年男子,向男家送去陪嫁和妆奁。此时,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纷纷赶来,围坐新娘四周,边看姑嫂们给新娘修面整容,梳妆打扮,边听新娘哭"撒赫斯"(相当于其他民族的哭婚调)。至掌灯时分,男方牵来一匹马或骡迎娶新娘,新娘在阿舅和叔伯们的搀扶下,一边退行,一边低头弓腰,哭吟"撒赫斯",缓缓走出大门,从左至右,绕乘骑一周,并徐徐撒完一把粮食(象征家中五谷丰登,到婆家后生根发芽),从右扶上坐骑,由至亲中已婚的两位妇女陪伴,其他亲朋好友簇拥,浩浩荡荡送去男家。这时,女方村里早先嫁到男方村庄的妇女们,端着一盘盘香喷喷的"比里买亥"(油拌的面食),在村外的道旁热情迎接,并通风报信,密告本村"挤门"的情况,使送亲者有个精神准备。 至男家门口时,鸣放礼炮,送亲男眷簇拥新娘强行骑马夺门而入,男方则闭门索礼,还要让新娘下马步行入门,你堵我冲,以此一争"胜负"。这一"挤门"习俗,至今还很盛行。进门后,大家一一上炕入席。 新娘就餐前,由至亲长辈作一番美好的祝福,然后用筷子揭开新娘的面纱,撒拉语叫"巴西阿什"。这双象征吉祥的筷子,新郎家一定要破费收回。餐毕,新郎家的妯娌们端一盆净水,前来向新娘索取喜钱。她们用筷子或手搅动盆里的水,让新娘把铜板丢在水中,象征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深扎根,结硕果。撒拉语称此为"盖吉尔桥依"。 这时,年轻人纷纷起来,把新郎的父亲、哥哥、阿舅捉起来,满脸涂上锅灰,头戴破草帽,眼挂空心萝卜镜,用木棒抬起,或让骑牦牛转圈,热闹非凡,直到讨得一笔可观的喜钱方才罢休。接着就表演"骆驼戏"、"宴席曲"。 当晚成亲,次日鸡鸣而起,新婚夫妇各依伊斯兰教进行沐浴,并盛装出门,拜见公婆和长辈,新郎赴女家拜岳父母道安。在大庭广众中,女方还要开箱"摆针线",陈列陪送新娘的嫁妆,大伙儿一一观赏新娘的精心刺绣,新娘还要给男方家人和叔伯至亲送刺绣的鞋袜、枕头等。为了表达对新娘家长及至亲们的深情厚谊,男方也拿出一部分钱财,予以酬谢。 对送亲者,先以茶食招待,路途远的,当晚分别请到本"阿格乃"、"孔木散"家去住宿,次日,始摆宴席款待。宴席毕,还要分送"肉份子",凡女方的至亲远房,不论老少都要分送煮熟的牛、羊肉一份;给新娘的父母至亲要送钱或衣料。随即,由女方一老者说几段"吾热赫苏孜"(婚礼赞词),祝愿新婚夫妇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嘱托亲家对"羽毛未丰、年幼无知"的新娘多加爱护,言传身教。 三、传承价值 在撒拉族婚礼中迄今还保留着敬献"羊背子"等古老的突厥民族婚礼习俗。这些习俗已在突厥民族后裔的生活中绝迹,却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突厥文化圈的撒拉族风俗中得以传承,因此它是研究突厥古代文化的活化石。 早先,撒拉人举行婚礼时,还盛行表演"对盖奥依纳"(骆驼戏)的游戏,这是一出以民族迁徙史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带有一定话剧特点的民族舞蹈。这种游戏多在庭院月光下进行,它既是一个热闹的文娱节目,同时又借此追溯其先民从中亚迁来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婚礼中尚有保存,但是由于社会变革,婚期缩短,这种表现形式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些老年人尚有记忆。 撒拉族婚礼仪式在清乾隆年间编撰的《循化志》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二百多年来,整个婚礼仪式程序未有太大的变化,传承体系较为完备,对研究撒拉族文化史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