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革家“阿布•阿龙”
生活在黄平县境内的待识别民族革家,过去青年男女们的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可是,男女青年们谈情说爱,交朋结友等社交活动却十分自由、公开。革家人称这类活动为“阿布·阿龙”。
革家青年的“阿布·阿龙”,主要包括跳“踩亲舞”、“对歌”、“互赠礼物”等内容。
跳踩亲舞:跳踩亲舞是亻革家青年男女春节期间在亻革家芦笙集会上的主要娱乐活动,这种集会的地点都选在革家人居住集中的村寨。而各村寨举行集会的时间有前有后。一般大村寨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这段时间举行,小村寨是农历十五至十九举行。踩亲舞是革家青年男女社交活动中一种独特的舞蹈。在集会上,当革家小伙吹起那清脆、欢快的芦笙曲步入芦笙坪时,身着盛装的革家姑娘也随即跟上伴舞。为了试探姑娘的心思,小伙子边吹芦笙边用脚跟轻轻地踩住跟在身后伴舞的姑娘的脚尖。如果姑娘钟情,她就用手轻轻地敲打小伙子的后背,算是回音。于是,他们边跳边舞,沉浸在欢乐之中。
在跳踩亲舞时,小伙子用脚跟踩姑娘的脚尖,姑娘在小伙子的背上轻轻捶打,这些举动既要协调,又绝禁粗俗。跳踩亲舞的青年男女,并不仅限于情侣之间,因为它是革家青年男女社交活动中的交际舞,即使是不相识的男女青年,也可以同场舞蹈,一场舞下来,就会成为朋友或恋人。
对歌:革家青年对歌分为室内对歌和室外对歌两种。室外对歌一般在路边、村口进行,对歌人不论相识与否,只要发现对方,即可开始唱,对歌一般是以男女各二人为一组,男两人和女两人对唱,歌词通俗如同对话,室外对歌主要用汉语,歌声高亢,曲调优美。过去,革家男女青年很多人不会说汉话,不懂汉语。但能用汉语唱歌而彼此又都听得懂,实为一奇。革家青年们的室外对歌主要是对话、传情。如:说起唱歌就唱歌,说起打鱼就下河,有鱼无鱼打一网,有娘无娘唱首歌。
革家青年对歌中的室内对歌,一般是外村外姓的男(女)青年到某村寨作客,该村寨的女(男)青年即来与之对歌,时间一般都是在晚饭后进行,室内对歌可唱叙事类,也可唱传情类,到夜深人静时,还要唱十二首为一排的排歌,排歌的内容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童话典故等,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如果唱到深夜双方情投意合时,还要唱《把凭歌》向对方要信物。
革家青年的室内对歌还可以唱革语歌,革语歌与汉语歌相比,一般都比较自由,如下面这首革语《鸳鸯歌》:“水塘绿波荡漾好养鸭,去养成双成对水鸳鸯,你们父母会生又会养,成双成对好漂亮,你用花言鸟语逗引我,你跟意中情人去成双,倾心让你情人爱慕你。害得我沉痛又悲伤。”
革家青年们的对歌,其目的是传情,他们所唱的歌除了老人们传授的以外,还有不少是即兴自编的。
互赠礼物: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革家情书。”其实,情书是男女青年用来表达相互爱慕的一种书信。然而在革寨里,男女青年传递情书的方式却不相同。他们采用的不是书信。而是一种特殊的篾制品——小竹篮。
革家女孩子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每人都准备一只能盛四斤多糯米饭的细篾篮子。它跟普通菜篮相似。只是编得小巧玲珑。被称之为“包饭篮”。
每到春节后的正月初二,在革家寨子的路上和山坡上,到处都可见到这种“包饭篮”。它里面装有糯米饭,篮子上面还搭上一张精致的蜡染花帕。这是亻革家姑娘用来赠送给自己所喜欢的男朋友的。
除了农历正月初二外,正月十五、二月二、三月十六、九月初九等,革家姑娘都会用独有的小竹篮盛上两篮糯米饭或糯米粑,送给男朋友。其中一篮要在坡上共同吃掉,另一篮则交由男青年带回家,临别时,他们都要约定送还篮子的时间地点,到时,男青年都要买些小礼物回赠给女方,表示谢意。
这样一送一还,年复一年,“包饭篮”就成了革家青年男女传递爱情的信物,自然成了亻革家青年传播爱情的“情书”。
过去,革家青年男女们“阿布·阿龙”,往往使他们中的不少人情投意合。但由于他们已遵父母之命订了亲,所以不能成婚。大多数青年只能把爱深深埋进心底,但彼此仍是朋友。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如今革家青年们已摆脱包办婚姻的旧习俗,青年男女们都能通过“阿布·阿龙”活动寻找意中人,“阿布·阿龙”这一古老而富有民族色彩的社交活动,终于充实进新的内容。